“消息传来,叶嘉莹先生辞世,
不可推辞地,
替母亲献上一段,
对她同仁姐妹的一片敬仰。”
这是大洋彼岸的羅晋于当地时间11月25日,独家委托新报向刚刚辞世的叶嘉莹先生致以哀悼。
这一份“不可推辞”,是因为2017年12月15日,羅晋的母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杨敏如先生,以101岁高龄辞世。惊闻噩耗的叶嘉莹先生,当时委托新报独家刊发了一首悼念诗。
左为杨敏如先生,右为叶嘉莹先生。
惊闻杨敏如学姊逝世口占小诗一首,聊申悼念之情:
交谊忝同门,而今无一存。
健谈吾姊最,此后与谁言。
七年之后,在这一份追思中,羅晋祝这对师姐妹“在天堂继续谈诗感时,百年沧桑、词与远方,历经不朽”。
同仁姐妹
道出两人非比寻常的联系
生年与籍贯
杨敏如先生
• 生年:1916年7月9日
• 籍贯:泗州(今江苏淮安盱眙)
• 师从:一代词学大师顾随
• 背景:祖上清末传奇贵族,自幼就读女中,其兄为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妹妹杨苡亦是著名翻译、文学家,丈夫为两院功勋院士羅沛霖。
叶嘉莹先生
• 生年:1924年7月2日
• 籍贯:北京
• 师从:一代词学大师顾随
• 背景: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影响热爱古典诗词。
研究与文化贡献
杨敏如先生
• 在诗词创作、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著有《唐宋词选读百首》《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宋词百阕》《红楼梦讲读》等书,发表有关李清照、李白、《红楼梦》的论文多篇。早年曾有《远梦》等词集,晚年将自己与丈夫平生所作诗词,合编为《蒹葭集》。
• 她培养了大批古典文学人才。退休后,热心讲授古典文学,先后在广播电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处授课。90岁高龄时,她应邀每周一次义务讲授宋词。
叶嘉莹先生
• 融深厚的国学根底、精湛的西学修养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为一体,构建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诗学体系,在弘扬传统与文明互鉴中作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同时实现了诗学探索与人生修行的交融。
• 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几乎捐献了个人的全部财产,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迦陵基金”,以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与传承发展事业。
与天津关系
杨敏如先生
• 出生于天津,早年就读于天津中西女中,1940年在重庆南开中学任教。1947年先后在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 丈夫羅沛霖亦出生于天津。1941年在重庆结婚,证婚人为南开老校长张伯苓。
叶嘉莹先生
• 自1979年开始,每年回国讲学。先后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
• 1993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2007年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后定居南开大学。2024年11月24日,在津去世。
教课不停 是她俩晚年最大欢娱
“叶嘉莹先生享年百岁,家母杨敏如比她长了八岁,是学姐,享年百岁有一,先行一步。”羅晋向记者介绍说,母亲和叶嘉莹先生,两人同出业师顾随先生,母亲是在抗战之前毕业(1937年),叶先生是在抗战之后毕业(1945年),中间隔了抗战八年。
“师从一人,但那时是艰难各自,世事茫然,也确因一个师长和几册诗词,把两位女词人结缘成了知己。”
“叶嘉莹先生开始频频回国讲学和生活,我便常听到家母与她在电话中的交谈。”羅晋回忆说,直至2015年叶先生正式定居在天津南开大学,虽然他没有在家母处遇到过她的偶然造访,“但对叶先生我是太熟悉了。她们的谈话有诗词、有典故、有中西比较文学、有纳兰性德和李清照,也有现实的生活。”
杨敏如(左)、俞平伯(中)、叶嘉莹(右)。资料图片
回想叶、杨两位的青年学词经历,许多与顾先生相关的情结,在羅晋看来,现代人“诗和远方”的遐想,应就是这种代代在文学中永存的灵感。
“少年习诗词,叶先生是先开智,十岁上已能作诗了;家母则是在十五岁,因被竹马青年羅沛霖(羅晋之父,已故中国两院功勋院士)建议了一本《纳兰词》而开了窍。”杨敏如先生曾感叹,她比叶师妹运气好,在战前短促的美好时光遇上了羅沛霖,虽之后为他私守了十年才如愿结上婚,但一生婚姻幸福。
叶嘉莹先生此前,家庭生活艰难而不幸,这也是她回中国之前过往苦难经历的一部分。但令杨敏如先生欣慰的是,叶师妹回国后,受到善待和公众的追捧,在晚年拾回了词人的黄金时代。羅晋说,教课停不下来,这是她俩晚年的最大欢娱。
惊闻叶先生去世,羅晋曾想:“如果是家母,她会是如何思念学妹叶先生呢?”
2017年岁末,杨敏如先生去世时,叶嘉莹先生曾独家委托新报,遥寄哀思。当时,她这样写道: 交谊忝同门,而今无一存。健谈吾姊最,此后与谁言。
“至此,权当家母与叶先生的的心切共鸣吧。”羅晋认为,叶嘉莹先生的离去,是一代词人的绝迹,“祝他们师姐妹在天堂继续谈诗感时,百年沧桑、词与远方,历经不朽。”
遇见的欣喜 一生践行追随顾师
顾随先生,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
“叶先生和我母亲,两人的情谊和对词的共鸣,是从同一个老师顾随先生处反响出来的。”羅晋有着自己的解读,他认为,师从顾先生,两位都是少女青春,早早就被顾先生的词句激荡着,“那时的女知识青年,悟性或高,几句诗词,就能启发浪漫情怀。”
少女时代的杨敏如。
杨敏如先生曾有这样的记述,自己13岁在天津读书时,见到教授的几何老师在黑板上随笔写下半阕诗词,就迷上了,随时记住,始终不忘:“少岁吟诗,中岁填词,把牢骚徒作谈资,镇常自语,待得何时。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
只是不解那个“愁”字。“到燕京中文系二年级时上了顾先生的课,母亲读到顾先生的《行香子》,原来正是自己所熟记的那首,越发追随年轻才华横溢的顾随老师。”
17岁时,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叶嘉莹后来回忆:
“我自己虽自幼即在家中诵读古典诗歌,然而却从来未曾聆听过像先生这样生动而深入的讲解,因此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
1943年顾随先生(中坐者)及学生们,后排右二为叶嘉莹。资料图片
杨先生和叶先生,也就用一生的实践,践行追随顾师的初衷。
一阕《踏莎行》 相隔67年的唱和
羅晋告诉记者,母亲晚年将自己与丈夫平生所作诗词合编为《蒹葭集》,“其中,居然记载了一件师生唱和往事。”
杨敏如先生与羅沛霖先生。
2010年岁末,当时羅沛霖先生病瘫住院,抑郁间,杨敏如忽奉嘉莹师妹书札,并示《踏莎行》二词,杨先生“乃大感悟,烦恼立除,仿佛亲聆先师谆谆温谕,师妹款款挚语。”
这两首《踏莎行》,杨先生这样记述:1943年,叶嘉莹师妹正在北京辅仁大学从羡季师学唐宋诗。在课堂上,得羡季师仿雪莱诗意之断句,课后,是成《踏莎行》词一首。
烛短宵长,月明人悄。梦回何事萦怀抱。撇开烦恼即欢娱,世人偏道欢娱少。软语叮咛,阶前细草。落梅花信今年早。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母亲当时的感觉是,‘嘉莹师妹深于诗词,词风蕴藉闳约。余夙心倾。上阕后两句,深豁志人。以为颇类先师声口,谨受教矣。’”
另一首顾先生的《踏莎行》,最早是他1943年困居沦陷之北京,清操自守,取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后二句“Shelley , Ode to The West Wind: If winter comes, shall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意,吟成二断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也是春寒了。
直到新中国成立,1957年,顾先生在天津师范大学任教,全词而成:
苦水填词,时常叹老。如今看去真堪笑。江山别换主人公,自然白发成年少。柳柳梅梅,花花草草。眼前几日风光好。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也是春寒了。
“始得佚词《踏莎行》手稿。师弟之缘、诗文之重。跨越时空,延绵今古。得无志耶!”杨敏如先生感叹之余,也踊跃奉和一章《踏莎行》,以迎新春伊始:
遥夜沉沉,佳音杳杳。一衰一病同林鸟。漫吟“和泪试严妆”,向人开口强言笑。月有阴晴,阳光普照。一生福寿何尝少。“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念诵“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羅晋也声音低沉。
跨越时空67年的师生唱和,
三人均已离去,
唯文字与词人的情谊,
留驻后人心中。
叶嘉莹先生在讲课中。新华社发
采写编辑/ 新报记者 单炜炜
图片 / 除署名外均由被访者提供
值班编辑/ 徐丹
审校 / 窦怀国
责校 / 王永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