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州高中,桂平高中教育学校的NO.1,民间也称之为桂平的第一高等学府。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虽然在桂平出生,成长,但当年考高中时,浔高考不进去,平时人家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所限,所以一直都没机会进去 逛过 。刚好今年浔高一百二十年校庆,举办了庆祝活动,就趁着人多开放,就混进去转了一圈。
一是切身感受一下浔高校庆的喜庆气氛,二是作为桂平人文的书写爱好者,也想找找看,这所学校里有些什么少被提及的人文故事可以写写。转到在学校最里面,看到了一个景观,两棵榕树立在两个“石墩”上面,并且枝繁叶茂的,很有生命力。
浔高人称——状元树。有诗为证:
榕下求学三年余,
落笔成书写青春。
一朝高考登金榜,
不成状元也成材!
那浔高这两“树”两“墩”的自然景致,是如何形成的,这“门墩”背后又有些什么样的故事呢?
其实,这“两墩”,实际是一个校门口的立柱残留遗迹,虽然,现在这里是属于浔州高中的校园,但此“两墩”曾经组合成的校门,却不是浔州高中校门,而是1946年筹建,1947年开学的广西省立浔州师范的校门!
早在清末,社会动荡,世界大变革,科举教育已经落后于世界,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寻找教育兴国的道路,于是近现代新式教育开始在全国慢慢推行,地处边陲之地的广西在这方面也走在了前列。
光绪壬寅年(1902年),当时的浔州知府张祖祺听从浔阳书院山长陆尔奎的建议,以浔州四县(桂平,平南,贵县(今贵港 ),武宣)之力组织筹办了浔州师范讲习社,这是广西师范教育之始。
正是这个开端,慢慢的,近现代新式的师范教育在广西各地慢慢出现。
到1908年,广西第一师范学堂在梧州成立,这是广西第一所“省立”师范学堂,由梧州府,浔州府,鬰林州,平乐府共同筹资兴建,所以,后来又叫“四府师范学堂”。
民国以后,由于各种历史事件影响,改朝换代,加上地方的教育改制,等等,“学堂”改为“学校”,当时的广西省府拨款改制新办成为了“广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38年,由于抗战的影响,学校西迁,“广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西迁到容县,重新改组成立了浔梧鬰师范学校,主要由浔州,梧州,鬰林出人出力出资维持教学,并主要招收三区域的学生。
直到1946年,经过三地协商,决定分迁回各地办学,原属“浔州”部分的学生,迁回浔州,即回桂平城选址办学,成立“浔州师范”。
经过桂平地方的筹组选址,决定在城西北的北较场边划地建设浔州师范学校,并于1947年正式开学。除接收原浔梧鬰师范学校“浔州籍”学生外,还面向原浔州府四县招生,招收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有教职员八人,校长张八峰,属省立。
学校先后共招四届七个班,但在1950年,新时代开始,当时广西省府调整师范学校设点,因此,浔州师范被撤销,没毕业的学生被拨到梧州省立师范继续学习。
浔州师范学校被撤销了,但学校建筑则被保留下来了。
直到1956年,桂平县调整学校布局,把在今天桂平一中位置的浔州高中搬迁至原浔州师范校址,并把学校前面的北校场一并划给浔高,作为学校建设用地,由此,原浔州师范学校的建筑成为了浔州高中的一部分。
在后来学校的建设中,浔州高中把原来的浔州师范学校的校门,部分校围墙给拆了,重新沿北较场边缘建设浔高范围,也就是今天浔高的围墙,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间,加上后来的岁月风雨,校园之内,原来的浔州师范学校的校门没有拆彻底,最后留下了两个门墩。
据恢复高考的后的七七,七八届浔高学生留言回忆,他们见到的两门墩,原来是摆了两棵榕树盆景,他们的记忆中,毕业的时候,两棵榕树盆景,已经有三四米高,那时的树根还没有向下发展,树是树,墩是墩,分得还是很清楚。
经历了三四十年岁月的风,时代的雨,他们记忆中的两盆景,如今已经成为了两棵大树。至于浔州师范的历史,当中甚少有人提起,不为人知了。
关于这一切,只有两门墩默默的记忆了。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