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萍| 个人介绍

“愿做一捧炭火,将爱继续撒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雅萍,中共党员,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21级本科生。现任校团委志愿中心薪火组组长、经管学院团委副书记(分管志愿)、“薪火计划”第十六期学员。积极参与公益与实践,参加服贸会、校庆等多项志愿服务。曾获“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清华之友——先锋奖学金、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金奖个人、寒假实践优秀个人、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五星级志愿者、社会实践优秀奖、志愿公益优秀奖等荣誉。

炭火大爱,点亮人生

从西部来,回西部去,从逆境受助到自强自助,再到帮助他人,是曾雅萍的人生轨迹,也逐渐成为了她的职业理想。

曾雅萍来自甘肃的偏僻农村,到清华报道的时候她买了一张火车票,摇摇晃晃了将近25个小时才到,加上从家出发的行程,走了快30个小时。她笑称,30个小时的距离,她却感觉用了好久好久才能触及。

曾雅萍第一次见到兴华的爱心人士,是在高二时,时任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理事长陈章武爷爷不远千里来到她们的高中,当面将资助交给学生。他们挨个走遍了每一所受助学校,从大巴山脉到祁连山脚,山路崎岖,爱意永恒。她也第一次听到了兴华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炭火教授赵家和

清华经管学院的退休老教授赵家和教授一生节俭,却从2006年起隐姓埋名捐资助学。2009年,当他发现自己已经是肺癌晚期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使用昂贵的进口药品减轻病痛,而是选择捐出自己毕生的积蓄近1500万元,成立兴华基金会。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的炭火精神温暖和照亮了无数寒门学子。赵老师去世后,基金会继承遗志走遍西部,至今累积资助8561名寒门学子。

而曾雅萍,就是这8000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明日报专题报道《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炭火教授赵家和》曾雅萍作为受助学生代表撰文

在炭火大爱的感召下,她一路奋发,终于如愿考入清华,来到赵爷爷曾工作的地方。教育公益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曾雅萍深知:如果不是赵爷爷,她可能到现在还走不出沙漠。于是她选择了接棒兴华同行,投身公益助学,展开了公益探索之旅

因为曾被温柔以待,所以希望温暖别人

在兴华,从坐在台下的听众变成讲台上分享的志愿者,从项目的参与者到组织者,在经管学院党委和基金会的支持下,她不断整合优化兴华同行,带动越来越多人投身兴华,从学院品牌扩展到全校参与。每一次交流和家访过后,她总会及时反思,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创新探索更适合实际需求的内容。从自身经历出发,她创新了结对互助模式,从单一经验分享到扩展到涵盖了学习激励、心理纾解、职业启迪在内的全方位发展关注,先后探索了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公益分享、家校联动和大中小衔接的线上公益营,以线上直播打破信息壁垒,以线下交流开展深度帮扶,以专题调研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不断优化形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切实际的公益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雅萍和队友在宁夏助学

3年耕耘步履不停,从家乡出发到全国探索,足迹遍布中西部地区……她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寒暑假奔波在公益助学路上,只为那些像她一样的孩子能有更多公平选择的机会。

一次次奔赴基层、回到乡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让她更加明确自己的理想,也更加体会到成长与蜕变。她时常会收到来自学生的书信和信息,从具体的学业问题到焦虑内耗等心理难题,每次回完长信,骑着车回宿舍的路上,她总会无比轻松愉悦,透过文字的牵引,她仿佛一次次跨越时空,和曾经那个迷茫焦虑的自己对话。她相信倾听的力量,也相信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的回信,更相信这样感受到“被看见”“被鼓励”的认同感所能带来的强大内心力量,远胜过千言万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雅萍(左二)和伙伴们担任服贸会志愿者

聚焦教育公益,曾雅萍坚定做志愿公益的服务者。在校园志愿里,从公益参与者到志愿项目组织者,从“清”年爱劳动、书信等校内志愿到校庆、服贸会等大型赛事活动志愿者,她不断用行动带动身边的同学。当看到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她的故事而更加坚定公益信念,看到因为兴华实践的社会参与而加深了社会认同和责任意识的学弟学妹,她更加坚定了一次次出发的理由。去年暑假,她带队去了湘黔调研教育公平,几经周折终于能有机会去到真正贫困的孩子家里走访,斑驳的墙壁、佝偻的老人、简陋的学习环境和早早懂事的孩子,让她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最渴望就是能拥有一台自己的书桌,唯一可以被认为是“自己的”书桌就是在学校的座位。队友们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在自己现有的任务压力之外协力发起了新的志愿项目。每次听到其中一位队友谈到那次实践让自己有了巨大触动和转变时,曾雅萍就会更进一步确认,教育者该是满怀爱的,公益更该是大爱的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雅萍和队友走访学生家庭

从关注寒门学子义务教育出发,到探索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发起公益项目聚焦全纳教育,关注孤独症患者等群体,深入探索教育公平。随着教育命题的深入更深入,她选择了继续深造,为持续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从乡村到国际,这一路她走了很久。曾雅萍代表兴华同行在亚洲高等教育论坛分论坛作主旨发言。有幸看到,一抹炭火在国际舞台上亮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雅萍作为学生公益代表在经管建院40周年庆典发言

理想做蒿且思行,烟雨一蓑任平生

站在理想与现实的岔路口,她坚定地选择了教育公益。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曾雅萍加入了清华大学第二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希望能深入一线教育实践,探索实际的教育问题

如今,曾雅萍深知自己距离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她不断观摩实践,打磨讲稿和课件,通过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她期待着和远方的孩子们相遇,也相信被看见、被认可的力量。曾经教育带着她走向更大舞台,现在她希望化作桥梁,通过教育托举更多的孩子。此路漫漫亦灿灿,然而现实的挑战终将被战胜。因为不止她一人坚信,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雅萍在井冈山河桥小学实践

因为曾被光照亮,所以希望温暖别人。在公益路上一路收获,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心捧炭火的传薪者。从西部来,回西部去,将炭火情怀带到更多地方,温暖更多人。勇做先锋,做有温度且有情怀的清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雅萍和队友开展素拓课程

这世间总有一些路,一踏上去,就知道自己永不孤单

清华之友—先锋奖学金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英雄文化专项基金捐赠设立的奖学金,旨在支持和鼓励优秀学生成长进步。该奖主要奖励品学兼优,热心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同学。该奖项自2020年设立,全校每年评选十人。

供稿 | 曾雅萍

排版 | 李 茜

审核 |王晓丽 高成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