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出生的冯志峰,似乎与天空有着不解之缘。
从雏鹰砺翅到呼啸云海之巅,冯志峰近三十载的军旅生涯是在天空中度过的,2500余小时的飞行时长,是他对蓝天无尽的热爱。转业后,投身上海航天局,冯志峰却依然志在空天。
"以前,我常和战友们在空中执行任务,我们代表的是国家,代表的是空军。现在,我和团队的同志们成天扑在技术岗位上搞科研,我心里想的还是国家,还是部队。"谈及自己的绕不开的空中事业,冯志峰笑着说,"这种感觉真的让我很踏实。"
能飞天越洋,能指战决胜,也能逆风起航
走进冯志峰的办公室,金色奖杯上几行字映入眼帘:"几度沙场练兵,数载运筹帷幄。能飞天越洋,能指战决胜。"这是冯志峰三十载军旅生涯的缩影。
1992年9月招飞入伍,冯志峰从"首战用我"的一线部队战斗员,到运筹帷幄的军委机关"高参",再到"沙场点兵"的战役指挥员,冯志峰成为了空军刀尖飞行部队——战功卓著、英雄辈出的"王海大队"第27任飞行大队长、特级飞行员。
2002年6月2日,是冯志峰飞行生涯中的"首次"。他穿行在蓝天沙海之间负责驾机和导弹发射。
"截获目标!""允许发射!"随着按下发射扳机,导弹在脱离机身的瞬间,拖着橘红色的光焰飞扑荒漠深处的靶标。
试验任务成功!
这一年,冯志峰不过29岁。此后,凭借极限的训练、极致的操作,冯志峰带领队伍取得了多项"第一",也经历了多次豪情万丈、刻骨铭心的高光时刻。
2021年5月,冯志峰毅然转业至上海航天局第八设计部,他要在这里开启人生的第二个战场。对于冯志峰的选择,曾经的战友们多有不解。只有他自己知道,选择的道路看似有很多条,但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要听从内心的召唤。
他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然而,科研工作不是靠一腔热血就可以完成的。
刚转业到岗时,冯志峰心情激动之余,对于新领域项目工作的开展却一筹莫展。曾经理想中的事业真的到了眼前,却不知从何开始。一连串问号在脑海盘旋。摆在眼前的目标是,要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搭建近八十个复杂系统仿真模型等仿真资源平台并完成鉴定……千头万绪却无章可循,一切从零开始,要怎么入手呢?
冯志峰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那段时间,他每天吃饭散步都在思考,誓要找出一个答案来。他深知,从无到有,需要克服认知障碍,需要打破沟通瓶颈,需要打通利益壁垒,需要全盘战略布局,而这一连串的难题需要一项一项去攻克。
他明白,自身的优势是有着充分的战训实践经验。"我们研发工作,也要像在空中执行任务时那样,要融合技术和战法,既要做战斗员,也要做指挥官,要具备感知态势、临机决断、运筹帷幄、指挥胜利的能力。"
于是,冯志峰牵头组建协同研发团队。顶层设计层面,他带领技术骨干把握实际需求,反复推敲论证,引入先进技术,创新探索方案;底层执行层面,他身先士卒,勇挑重担,积极沟通协调,争取优势资源。
终于,规模庞大、耦合关系极为复杂的项目工程有了头绪,项目论证工作短期内取得质的飞跃,领域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奠定了这支团队在该领域的抓总地位。
冯志峰没有沉浸在成绩和掌声中,他清醒地认识到,挑战才刚刚开始:"要真正发挥领域融合的实力,变我们的劣势为领域的竞争优势。"
解锁人生梦想的另一半拼图
一次小小的成功的背后,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努力。
项目工作常常面对的是未知和挑战,失败和挫折如同家常便饭。冯志峰和他的团队从未叫苦叫累,更未轻言放弃,军人的意志在冯志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军人的品格也影响着整支队伍的斗志。"有时候觉得累了难了,抬头看看身边还在努力着的战友兄弟,他们陪伴的身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让我充满动力。"冯志峰说。
"用户思维"是冯志峰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对项目工作的开展是如此,带团队也是如此。
在任务分配时,冯志峰常常鼓励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束缚和限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让每个人都能在专业知识上进步,在能力层次上提升。"
冯志峰还从项目工程需求中挖掘创新点,结合工程研究实践进行人才培养,让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得以直接转化和应用,在收获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起到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的作用。
经过项目的实践锻炼,多名年轻设计师在"摸爬滚打"中成长为项目攻坚的中流砥柱,多名青年骨干获评"院青年质量标兵""院项目立功""院优秀共产党员""院优秀共青团员"、"院青年科研基金优秀课题"等荣誉,为项目持续成功奠定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如今,冯志峰的项目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虽然他不再翱翔蓝天,但航天科研工作将带着他的梦想,探索更为广阔的天地。冯志峰感慨道:"曾经我的飞行员生涯就好像是在拼我人生的梦想拼图,而转业后的技术之旅,则像是解锁了人生梦想的另一半拼图,虽然还没拼完,但我很期待这块拼图之后呈现的样子。"
作者:
文:郝梦夷 章晴晴 编辑:顾洋 责任编辑:何易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