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传媒的幕后功臣,曾经是相声大师赵春田的关门弟子,辈分高到连郭德纲都要尊称一声“师叔”。

从小品界呼声最高的、到相声界名气最响的,“刘大脑袋”刘流可谓是抓住了“财富和流量的密码”。

原本可以在这两方阵营中过得风生水起,没想到他却另起山头“自立为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不是刘流与两人之间产生了什么嫌隙,或者与赵本山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但是在刘流女儿刘笑歌的婚礼上,赵本山不仅出现了,并且还是高调的出现给刘笑歌支场子。

单凭这一点,就能够看的出两人之间并不是“闹得不愉快”而分开的。

1.

刘流的童年,在哈尔滨的铁路家属院度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境殷实,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

他从小体格健壮,在学校运动会上总是被老师委以重任,展现出不错的体育天赋。

资料参考:刘流——百度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也希望他未来能成为一名运动员,于是送他去学习冰球,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冰球运动相当热门,刘流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专业冰球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比起在冰球场上挥洒汗水,他更喜欢窝在家里听收音机里的相声,那些妙语连珠、引人入胜的段子,让他着了迷。

他觉得说相声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动动嘴皮子就能赚钱,不像运动员那么辛苦,还要受天气和场地的限制。

1981年,18岁的刘流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放弃了冰球运动员的道路,跑去报考曲艺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第一次考试就铩羽而归。

但他并没有气馁,在曲艺团附近找了份杂活,一边打工,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去培训班学习相声,甚至还偷偷溜进曲艺团“偷师学艺”。

他以为自己的小动作神不知鬼不觉,其实早就被相声大师赵春田看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春田是相声界的泰斗级人物,郭德纲的辈分在他面前也要低上一辈。

他看出刘流虽然没有基础,但胜在热爱和坚持,认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于是,赵春田主动联系了刘流,表达了收徒的意愿。

这个消息对于刘流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能得到这位大师的指点,他自然求之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拜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赵春田的徒弟李金斗等人,对师父要收一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刘流为徒表示不满。

他们觉得这样一来,自己的辈分就和刘流平起平坐,甚至要称呼刘流为“师叔”,这传出去面子上挂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赵春田性格执拗,一旦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他顶住压力,最终收下了刘流这个关门弟子,并承诺不再收徒。

新入门的刘流,自然明白师兄弟们对自己的看法。

为了缓和关系,他嘴甜地称呼所有比自己年长的师兄弟为“大哥”,再加上他为人谦逊、勤奋好学,慢慢地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春田对这个关门弟子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不厌其烦地解答他的疑问,指导他的学习。

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刘流进步神速,不到三年时间,就已经可以独立创作和表演相声,并开始参加各种比赛。

1984年,刘流参加东三省曲艺大赛,在那里遇到了同样参赛的赵本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的赵本山还名不见经传,但刘流从他的表演中,看出他非同寻常的才华,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并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日后保持联系。

这次相遇,也为两人日后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进入90年代,随着电视等娱乐方式的兴起,传统相声市场逐渐萎缩,刘流的相声事业也陷入低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赵本山已经凭借与宋丹丹在春晚上的合作,红遍大江南北。

看到好友的困境,赵本山伸出了援手,为他争取到1997年春晚表演相声《扭秧歌》的机会,这次亮相,让更多观众认识了刘流。

赵本山还觉得刘流在小品方面也颇有潜力,于是在2008年的春晚小品《火炬手》中,两人再次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这次合作反响不错,但由于宋丹丹之后也宣布退出春晚舞台,刘流与赵本山在春晚的合作也就此告一段落。

赵本山意识到,单靠自己和搭档的力量,很难在春晚舞台上持续输出作品。

他开始将目光转向自己一手创办的本山传媒,并积极培养旗下的徒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给徒弟们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赵本山决定进军电视剧领域。

这个想法与刘流的转型思路不谋而合。

刘流主动请缨,担任电视剧的制作人,并参与剧本创作。

赵本山对刘流的能力非常信任,欣然同意了他的提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打造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刘流四处取经,通宵达旦地研究剧本和人物设定,虽然辛苦,但他乐在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乡村爱情》播出后,迅速火遍全国,刘流在剧中饰演的“刘大脑袋”也深入人心。

资料参考:2011-05-20中国新闻网——演员刘流:在赵本山手下工作,我一年只休8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乡村爱情》系列的持续热播,本山传媒的名气越来越大,作为幕后副总裁的刘流,也成为了赵本山最得力的助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刘流却萌生了去意。

他感觉在别人的公司打工,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他渴望拥有自己的公司和事业,自己当老板。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向赵本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本山对好友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并说:“啥时候想回来,说一声就行。”

这句看似简单的承诺,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2.

2014年,刘流正式离开本山传媒,开始自立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离开,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有人说是因为他与赵本山之间出现了利益纠纷,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功高盖主,遭到了赵本山的排挤。

面对这些传言,刘流和赵本山都没有做出正面回应,只是强调两人之间依然是朋友。

事实也的确如此,刘流的离开并非外界猜测的那样,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体制内待久了,他渴望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离开本山传媒后,刘流创办了自己的传媒公司,并开始招兵买马。

他先后签下了乔杉和修睿两位喜剧演员,并将他们收为徒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杉和修睿在刘流的指导下,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喜剧界的新生力量。

乔杉凭借在大鹏的电影《煎饼侠》和《缝纫机乐队》中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

修睿则在与乔杉的合作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开始尝试幕后创作,成为刘流的得力助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徒弟的成功,也证明了刘流的眼光和能力。

除了培养新人,刘流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演艺事业。

他先后出演了《傻儿传奇》、《越活越来劲》等电视剧,虽然这些作品的热度不如《乡村爱情》,但他也凭借精湛的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参与创作了电影《牛头不对马嘴》,尝试不同的题材和角色,不断挑战自我。

资料参考:2018-03-13山东卫视——《越活越来劲》收官不告别 刘流携“越活系列”正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刘流的女儿刘笑歌结婚,赵本山不仅出席了婚礼,还担任了证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山传媒的众多弟子也到场祝贺,这足以证明刘流和赵本山之间的情谊并未受到影响。

他们虽然不再是同事,但依然是朋友,在彼此需要的时候,都会伸出援手。

2021年,刘流回归《乡村爱情13》,再次扮演了“刘大脑袋”这个角色,勾起了无数观众的回忆。

在随后的《乡村爱情14》中,他依然继续出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是对老角色的回归,也是对过去岁月的致敬,更是对两人友谊的见证。

从一个热爱相声的普通青年,到冰球运动员,再到相声名家、本山传媒副总,最后自立门户,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刘流的人生走得坚定而从容。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也离不开贵人相助的幸运,更离不开他清醒的头脑和对人生的精准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从小就热爱相声,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放弃了稳定的运动员生涯,毅然投身到相声学习中。

即使在相声市场低迷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转型,最终在影视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其次,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学习能力。

他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始终保持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从相声演员转型到制作人、导演,再到企业家,每一次转型都非常成功,这与他善于学习和思考密不可分。

最后,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他与赵本山、乔杉、修睿等人的合作,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刘流的成功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他的妻子马兰,在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默默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让刘流可以安心地追求事业。

刘流也深知妻子为自己做出的牺牲,他一直努力工作,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刘流的成功,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中国文艺界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更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