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11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做事先做人 行医首重德——名中医米烈汉从医50余载,秉持医者仁心》的报道。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今年74岁的全国名中医、陕西省中医医院米伯让研究所所长米烈汉,依然忙碌在临床一线,坐诊、查房、讲课、带教、下乡……从医50余载,他始终秉持医者仁心,传承发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把一辈子都献给了中医事业。
立初心:随父学中医,为患祛病痛
米烈汉出生于名医世家,他的父亲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米伯让。米烈汉幼年便开始抄写、背诵《汤头歌诀》《药性歌括四百味》《医学三字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将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熟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米烈汉说,家庭的熏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立下了献身祖国传统医学事业、致力于解除患者病痛的志向。
1968年,米烈汉下乡到陕西省泾阳县蒋路公社徐家岩村做赤脚医生,农村缺医少药的严峻现实,让他对治病救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对医生信任、尊敬、爱戴的淳朴感情,更坚定了他从事中医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返城后,米烈汉如饥似渴地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先后到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两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医古籍整理研修班、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深造,奠定了他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1981年,他调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成为父亲的助手,从事米伯让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工作。1990年,米烈汉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20世纪60年代,大骨节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地方病,在陕西永寿县、彬县、麟游县等地区发病率较高,米伯让曾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防治研究。之后,为延续对该病的研究,为群众解除病痛,米烈汉多次冒着严寒酷暑,跋山涉水,带领课题组深入病区,详细调研,取得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后研制出了防治该病的中成药“滋骨片”。这一研究成果被列入陕西省“九五”地方病攻关计划。
米烈汉临床诊疗,以“四诊合参、谨守病机、用药师古不泥”为主要特色。从事医、教、研工作50余年来,他潜心研究、临证精审、灵活配伍,擅长中医内科、妇科、肿瘤康复、疑难杂症的治疗及中医养生等,为万千患者减轻了痛苦,带去了福音。
秉仁心:“若己所病,感同身受”
米烈汉常说,“做事先做人,行医首重德”,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精湛的医术,体恤患者的病痛,怀有恻隐之心。“若己所病,感同身受”,视患者为亲人,心系患者。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米烈汉也是这样做的。
一大清早,米烈汉的诊室外总是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他对每一位患者,问诊都是认真耐心而又详细,辨证处方严谨周详又准确,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患者一个又一个疑虑困惑,宽慰疏导他们一个又一个心结。
他的学生也曾疑惑:“很多患者不懂医学,为什么还要解释得那么详细呢?”米烈汉语重心长地说,正因为这些患者不懂医,那就更需要给他们解释清楚病情,医生多说几句话,甚至能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能让患者心里明明白白,有利于病情康复。做过赤脚医生的经历,让他深知农村老年患者到省城大医院来看一次病不容易,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
“米大夫,感谢您!”一名中年女患者一进诊室就给米烈汉鞠了一躬。饱受甲状腺功能减退困扰的她,经过米烈汉的诊治,已经服药一个疗程,这次是来复诊的。“感觉人有力气了,睡眠变好了、脱发也变少了。”像这样愁容满面而来、喜笑颜开离去的患者并不是个例。许多患者对米烈汉说:“我到您这里看病,还没有吃药,病就好了一半。”
米烈汉的门诊“一号难求”,经常会出现加号的情况。遇到或远路而来,或病情疑难危重的患者,他都尽量照顾加号,直到看完所有患者方离开诊室。工作超时、不能按时下班,对米烈汉而言已是常态,但他毫无怨言。曾有一次本该是半天的门诊时间,竟然持续了7个多小时。
10月25日这天,米烈汉的门诊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中午1点,连续接诊五十多名患者。为了不让患者久等,他只偶尔喝水润喉,不曾起来活动一次。诊疗结束时,又走进来一名青年糖尿病患者请求加号:“米大夫,我试了好多次,是真抢不到号了。”尽管已是咽干舌燥、腰酸背痛、饥肠辘辘,但米烈汉却不忍心拒绝这名患者,仍坚持为他诊治,并耐心叮嘱他一定要调整饮食作息、控制好血糖。
“米老师看病向来不用昂贵药材,只开最简单、便宜的药,这些药材总能发挥出最佳的疗效。”西安市临潼区中医医院院长赵雅峰说,米烈汉的处方被患者称赞为“花钱少、效果好”。
遇到特别困难的患者及家庭,米烈汉不仅为其诊治疾病,还常常慷慨解囊,带头捐钱、捐物、捐助药品。西安市莲湖区一名80岁的老人李某,患重病卧床不起,米烈汉多次上门为其诊治,甚至垫钱送药上门;雁塔区90岁的老人刘某,患冠心病心功能衰竭,生活不能自理,他了解情况后,三年如一日,坚持上门为老人诊病。老人及家属非常感动,给医院送来锦旗及感谢信。
即便是出席会议、义诊会诊、外出讲学,米烈汉所到之处,都会有患者慕名求诊。他再累再忙,也从不敷衍塞责、推诿拒绝,而是耐心接纳,悉心诊治,因此备受患者敬重和信赖。
持恒心: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米烈汉在继承米氏内科流派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内经》宗气理论,创立了“宗气为本,调中致和”的学术思想。作为国家级长安米氏内科流派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米氏传统诊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米烈汉深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长安米氏内科流派规模日益扩大,相继建立了门诊、病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二级工作站15个,培养流派传人、后备传人200余人,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老有所为楷模、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陕西省中医药突出贡献奖、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
“米老师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仅给学生教授医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和尊师重道的求学精神。”渭南市临渭区中医医院副院长柴娟娟说。
米烈汉对待学生、进修实习和医护人员一视同仁,严格要求、耐心指导,把诊室当作课堂,不时考察年轻医师掌握中医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正在陕西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韩国留学生权民豪已经跟随米烈汉学习两年时间了,他说:“米老师在诊疗中总能从与患者的沟通细节中捕捉到一些关键因素,他的精审临证、遣方用药、融会贯通,让我受益匪浅。”
米烈汉培养指导了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陕西省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陕西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硕士研究生等,其中不乏高级职称的中医人才,有的已成为省级名中医,多人成为当地学术带头人、科室负责人或临床骨干。
“米烈汉教授作为中医内科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无疑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作为米烈汉教授的弟子,我很荣幸能把他的学术精华与临床经验传承和发展下去。”陕西省中医医院医疗处处长、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路波表示。
米烈汉在学术上从不保守,多年来积极分享和传播学术经验,把弘扬中医药事业、传承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11月16日至17日,“全国名中医米烈汉学术经验传承班”在西安举办,线上、线下共吸引全国18万余名医务人员及中医爱好者参与。米烈汉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经方运用的精髓与感悟,还慷慨分享了其独到的治疗理念与有效验方。
米烈汉说:“坚守中医药自信,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是我的责任和担当,我将倾尽毕生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薪火相传、与时俱进、造福于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