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又有考古新发现!
近日,
肇庆高要区在开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实地调查中,
在一处山上10米左右范围内发现了
40多题摩崖石刻和数幅岩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要文普队 许晓玉 摄
新发现石刻中,
年代最早的
为宋咸淳戊辰年(1268)。
该处题刻刻字:
“淮西黄岗叶X咸淳戊辰孟春望日
祇此XX谩留记耳。”
结体用方形或长方形,体势整齐,
字口深峻,沉稳大方。
该石刻也是高要区
目前发现最早的摩崖石刻。
此外,该处还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道光二十二年(1842)、咸丰九年(1859)、光绪丙子年(1876)、光绪十四年(1888)等不同年代的摩崖石刻等。最大石刻纵37㎝、横17㎝。石刻与石刻间刻有神人像、瑞兽图等岩画。最大岩画纵10㎝、横7㎝。此次为高要区首次发现岩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要区首次发现岩画。高要文普队 潘坤云 摄
据高要区文普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石刻不仅记录了
人们当时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这些摩崖石刻和岩画,
是古代先人留给我们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要文普队 潘坤云 摄
截至目前,
高要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已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点312处,
普查中新发现文物点3处。
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查率达到69.7%。
来源:多彩肇庆、肇庆融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