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君
要想富,先修路。但在高铁基本普及的年代,有些城市的“高铁时代”,来得还是有点晚。
在四川,作为最后一个通高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组团)——南充,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不止是高铁“迟到”,过去数年,这座曾公开喊出“成渝第二城”目标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在GDP增速、人口等多方面,都留下了一个尴尬的背影,整体存在感明显不足。
不过,眼下,南充似乎突然“开窍”了。
今年6月,巴南高铁开通,南充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最近,又有一条与南充相关的高铁迎来新进展:
11月14日至16日,受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专家一行来川对新建南充至广安铁路开展可研咨询评估。
14日,专家组一行到广安、南充两市现场踏勘。15日至16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在成都召开。
这意味着,南广线已进入项目批复前的冲刺阶段。
接连迎来高铁加持,这座副中心的逆袭时刻,真的要来了?
01
据公开信息,南充至广安铁路,自南充北站引出,途经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广安市岳池县、广安区,终止华蓥市在建西渝高铁广安东站。
新建正线长度88.96km,设计时速为250km/h。
全线设车站5座,其中新建车站1座(高坪站),改建既有车站2座(岳池站、广安南站),接轨站1座(广安东站),利用车站1座(南充北站)。
预计总投资194亿。
在此之前,南广铁路已于2021年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今年初发布的四川《关于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也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南充至广安铁路前期工作。
不过,这条算是“计划内”的线路能够如此快推进,还是出乎意料。
一方面,它连接的是南充、广安这两个非中心城市的城际铁路,项目综合能级相对没那么高。
另一方面,南充、广安之间,已有兰渝支线连接,在建设的优先性上似乎也没那么靠前。
不过,对于长期以来在高铁上处于劣势的南充来说,这条线路的份量不可低估。
该线开通后,南充可凭借其与巴南高铁、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等,形成区域性高铁枢纽,不仅拉近与重庆、成都的距离,也更近一步巩固作为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为打造川东北开放门户助一臂之力。
02
从近年来的发展态势看,南充的确也需要通过补上交通基础设施上的短板,来拓宽发展空间。
从两个最基本的指标,可以看出南充打“翻身仗”的迫切性。
一,GDP增速掉队。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比较过,与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另一组团——宜宾-泸州相比,南充—达州组团的增速明显慢半拍。
2017年,南充-达州的GDP总量为3411.8亿元,2022年为5188.15亿元,是2017年的1.52倍。
同期,宜宾—泸州分别为:3443.4亿元和6029.34亿元,2022年是2017年的1.75倍。
二,人口持续减少。
南充,长期以来是仅次于成都的四川人口第二城,户籍人口超过700万。
但是,人口优势正在缩小。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时间里,南充常住人口减少了67万,缩水了10.69%。
这几年,这一趋势并未止住。
2023年末,南充全市常住人口551.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8万人,较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再减少了近10万。
不夸张地说,在三大副中心城市中,南充-达州代表的川北副中心,是最需要加把劲的。
那么,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自然是重要一环。
03
让人欣慰的是,在高铁建设迎来转机的同时,目前南充的整体发展态势也在出现积极苗头。
今年上半年,南充地区生产总值1283.35亿元,同比增长4.5%,比全省低0.9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增速回升到4.8%,只比全省低了0.5个百分点。预期全年,有可能追平全省水平。
了解这座城市的都知道,这几年南充在发展上的波折,与人事上的震荡不无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目前的南充也正在修复过去的生态。
一些积极的信号正在显现。如过去两年,南充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经营主体满意度均获“全省第一”。这是一个非常有含金量的指标。
要知道,南充民营经济GDP占比达63.1%,名列全省前三。今年上半年,南充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7%,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
另外,在制造业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本身有一定制造业基础的南充,也明确提出了制造业立市的目标。
今年初,南充出台了《关于开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的通知》,明确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聚焦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三大支柱性产业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成长性产业,扎实开展制造业“个十百千”攻坚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
目前,南充正大力推进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三大支柱性产业”转型焕新,持续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成长性产业”,低空经济、氢能、人工智能“三大新赛道产业”。
这样的目标,比前些年兴致勃勃提到的要打造“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应该说是更务实的。
在这些方面,南充也有一定的基础。
如目前南充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已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成功获批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像嘉陵区就拥有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等汽车汽配企业42户,其中规上企业19户,基本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于一体的汽车汽配产业集群。
低空经济方面,南充则有“双机场”优势。
04
梳理过去几年的发展轨迹,南充有几个机遇未能抓住,可以说是很遗憾的。
一是,曾明确提出要全方位融入重庆,但最终被广安“捷足先登”。
二是,在协同重庆汽车产业发展上,以银翔为代表的王牌项目,最终以烂尾告终。
那么,在今天,南充的机遇,又到底在哪里?
首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战略。
这方面,同样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宾,近年来通过产业升级,成功实现了整体城市地位的再造,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是,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改善,配合高铁枢纽的建设,把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南充的综合交通优势,放在四川省内,其实是不多见的。目前需要继续完善,并要积极推进交通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三,加快与达州抱团发展,合力打造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南充、达州常住人口仅次于成都,在全省位列二、三位,合计超过1000万,是成都三大副中心中最多的。
同时,南充、达州的城镇化率,又是三大副中心城市中是最低的。也可以说,还有较大的后发空间。
比如,可以加快产业方面的错位、协作方面,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事实上,四川《关于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支持南充、达州加快发展优势制造业,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携手打造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高地、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样板。
围绕这些目标,两市可以在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合力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也要指出的是,达州、南充、广元、广安、巴中,这五市组成的川东北地区,是成都平原以外,四川人口规模最大、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四川作为经济大省,要挖掘更大的潜力,川东北地区必须要支棱起来。而作为人口、经济大市的南充、达州,自然应该挑起“大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