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志愿军第3兵团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中线战场。这是一支生力军,战士们都士气高昂,都想着马上上前线和敌军打一仗。
而此前已经连续打了四次战役的志愿军13兵团退居二线休整,由第19兵团、第3兵团、第9兵团担任第五次战役的攻坚力量。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集结包括预备队在内约50万重兵在三八线附近,这是朝鲜战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彭总制定的第五次战役预计歼敌目标是吃掉联合国军5个师另3个旅(包括美军3个师、韩军2个师、英军两个旅、土耳其1个旅)。事后来看,这个目标是很难完成的,最后的结果确实也没有完成。
因为此前几次战役,联合国军是没有料到志愿军会大规模参战,所以兵力分散,给了志愿军很多围歼的机会。再加上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的火炮陆续到达战场,我军重火力有了大幅提升,所以志愿军司令部才制定了这么大的围歼目标。
三兵团的轻敌思想
第3兵团原本是由陈赓大将来指挥,陈赓大将的指挥能力毋庸置疑,可以说是有勇有谋,而且对于3兵团下辖的12军、15军陈赓也比较熟悉,所以担此重任再合适不过。但是陈赓由于身体的一些原因,没有第一时间入朝,所以第三兵团暂时交由副司令员王近山指挥。
王近山
王近山绰号“王疯子”,是中野出了名的猛将,打起仗来就不要命。此次入朝参战,王近山将军的心情和战士们一样,都想着赶紧和美军打一仗,让他们领教一下志愿军的铁拳。不过正是这种急功、轻敌的思想为后来的被动局面埋下了伏笔。
3兵团各军都是入朝首战,大部分人的作战思维还停在解放战争后期阶段,认为美军和国民党军差别不大,只要我们一发起冲锋,敌人要么投降、要么逃跑。
就在战役发起前两天,王近山赴志愿军司令部开会,在会议上对彭德怀说:“彭总,我们三兵团单吃掉美军一个师不成问题,而且至少能俘虏5000个美军俘虏兵。”
在一旁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知道王近山初来乍到,对朝鲜战场还不熟悉,于是提醒王近山说:“从前几次战役来看,美军作战方式与同样拿着美械的蒋军完全不同。”
但是邓华的提醒并没有得到王近山的重视。
1951年4月22日,彭总下达了发起第五次战役的命令,东、中、西三个战线同时发起攻势。
位于中线的王近山第三兵团也给下达了具体作战部署。以韦杰第60军担任攻坚第一梯队,第12军、15军分别在侧翼展开协同进攻。
首战告捷
韦杰接到命令后,让战斗力强的179师、181师担任主攻任务,分别进攻九陵山、地藏峰,而180师则担任预备队。
179师前身是“临汾旅”、181师则是大名鼎鼎的“皮旅”。两个师战斗力都非常强悍,所以进攻九陵山、地藏峰的战斗打得很漂亮,顺利拿下两处阵地。60军第一阶段的任务也已完成。
5月6日,彭总下达了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力求在中、东线歼敌3至5个师。彭总为了加强东线力量,将三兵团的12军调归9兵团指挥,同时将39军划归3兵团。
王近山,接到命令后,马上对第二阶段的进攻展开部署。王近山认为,39军已经打了四次战役了,对于联合国军已经积累丰富经验了,应该多让3兵团的其他部队多练练手,所以决定继续让60军担任第一梯队,15军从侧翼进行协同进攻,39军则守备后方阵地。
如果按照解放战争时的作战思维来说,王近山的部署完全没问题。但是这次3兵团面前的是美军第10军,其兵力超过五万,三百多辆坦克,还有数不清的飞机大炮提供火力支援。彭总交代的任务是第3兵团将中线的联合国军与西线的敌人割裂开来即可,但是三兵团上下总想着吃掉一部成建制的美军。
当然,如果三兵团能吃掉最好,如果吃不到,还冒险去硬吃,那可就危险了。
冒险的进攻部署
第一阶段的胜利不仅让王近山轻敌,60军领导更是如此。60军参谋长邓仕俊在作战会议上说:“尽管兵力对比过于悬殊,但全线都在进攻,敌人也不知道我们的虚实呀。”
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60军主要领导的作战思维还停留在解放战争时期,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到美军的反扑速度之快。
最后,军长韦杰在展开进攻部署时,认为179、181师都已经练过手了,决定让180师也去练练手。于是让郑其贵的180师单独担任主攻任务,179、181师作为预备队。
韦杰
这是个冒险的进攻部署,不过,如果179、181师配合得当的话,180师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可是战场变数太多,总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呀。
180师在接到任务后,师长郑其贵,政委李少清都表示坚决完成任务,于是180师匆忙地冲了出去,冲在整个60军的最前面。要知道,此时的180师人数不足万人,而对面则是随时准备反扑的数万美军。
5月16日,180师的先头部队已经跨过了北汉江,进展非常顺利。面前的美军也不过如此嘛,和此前的国民党军一样,一打就跑,180师也愈追愈深,而一场巨大的危机也正在酝酿之中。
与180师的高歌猛进不同,侧翼的15军、12军进攻都受阻,于是王近山为了加强侧翼进攻强度,决定调60军179师、181师分别支援15军、12军。
此时180师的位置本就突出,而作为后方接应的179、181师又被调走,如果此时美军反扑,180师有被包围的风险。这么大的隐患,难道王近山与韦杰他们不知道吗?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肯定知道,但是他们还是冒险将两个师调走了,他们还是轻敌了,根本没料到美军的反扑会这么快。
郑其贵
而作为师长的郑其贵此时也没有丝毫察觉到危险的到来,还想着继续追击美军,寻机歼敌。
5月18日晚,180师先头部队跨过了洪川江。5月19日,美军开始反击了,双方在春川以南的高地爆发激战,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此时180师依旧没有察觉到危险,全师指战员都还想着继续歼灭更多敌人。
5月20日,180师给军部发电报,报告了此时所在的位置,并且请示继续向南追击,寻机歼灭当面之敌。军长韦杰打开地图一看,意识到180师继续向南太危险了,其附近有两个美军师以及2个韩军师。于是回电180师:“巩固已有阵地,抗击敌人。”
危险将至
而就在前一天,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前往战场前线,在指挥部召集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第9军军长霍格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决定下一步的反攻计划。
李奇微
最终决定于5月20日开始全面反攻。而且此次联合国军的反扑异常快,其采用摩托化步兵、坦克装甲部队组成特遣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急速向我军纵深进行穿插,同时出动大批空降部队,对我方占据的重要据点实施空降作战,意图分割位置靠前的志愿军。
彭德怀其实对于联合国军的反扑早有预料,所以在5月21日当即下达了各军往后撤退的命令。
但是位于中线的60军180师位置过于靠前,而且5月22日,180师又接到了一封由60军军部发来的电报,要求180师暂时不要撤退,因为后方还有数千伤员来不及转运。
这是一封致命的电报,此时180师周围是数万联合国军的部队。中线的美军第2师、第7师、陆战1师、韩6师正在快速北上,从180师两翼进行迂回穿插。
而180师直到5月24日才接到撤退的命令,在艰难地渡过北汉江后,发现四周都是敌军,此时师长郑其贵才知道180师已经被包围了,于是立马给军部发报,请求支援。
韦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上报兵团。王近山回复韦杰,要求60军不惜一切代价救援180师,于是韦杰调远在春川东北方向的179、181师立马归建,迅速救援180师。然而为时已晚,救援的道路全部被敌军封锁死了,60军的两次救援都没有成功。
5月27日晚180师已经弹尽粮绝,师长郑其贵决定各部分散突围,约定在伊川、铁原集结。可是在这关键时刻,人员一分散,军心也就散了,以至于该师遭受了严重损失。
5月29日到6月初,突围的各分队陆续归建,包括师长、副师长、参谋长在内累计归建4000余人,这其中包括事先撤退的一个完整编制的营以及后勤人员。
主席的战后调查
180师遭受这么大的损失,在朝鲜战场还是头一次,毛主席对此格外关注。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在战后就开始着手调查此事。首先毛主席就召集3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参谋长武英到北京谈话。
毛主席一起接见了王近山、武英二人,听取了两人有关于180事件的汇报。第二天毛主席又单独召见了武英,询问有关王近山指挥方面的问题。
武英回答:“王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绝不可能畏敌,不过此次作战我们三兵团确实存在轻敌思想,不把敌人放在眼里。”
随后毛主席又召见了60军军长韦杰到北京单独谈话,毛主席与韦杰的谈话时间最长,也最为神秘,整整谈了一整夜的时间,韦杰对于谈话内容也是守口如瓶。
首先是参谋长武英问韦杰谈话情况,韦杰只是笑了笑,没有透露半个字。但是此时的韦杰一改进京前的愁容满面,精神状态非常好,可以猜测此次谈话应该是非常顺利的。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毛主席对于180师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系统的了解。180师遭遇如此大的损失,主要是三兵团领导轻敌以及180师师长郑其贵领导能力不足。于是做出了如下的处理决定。
首先毛主席批评了王近山等人的轻敌思想,二是解除了郑其贵的180师师长职位,将其调离一线指挥岗位,之后调任到三兵团司令部从事管理工作。
失败并不可怕,不断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就能越来越强大。60军的180师虽然在此战中遭受巨大损失,但是战后全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铆足了劲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终于在1952年7月打了一个大胜仗,证明了180师依旧是一个能打大仗恶仗的部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