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驱动 凝聚奋进力量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医院独特的精神滋养。”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党委书记王晓东表示,合作共建以来,“文化塑院”被齐鲁德医提升至战略高度。2022年,齐鲁德医以“我爱德医,做奋进德医人”为主题的文化建设年活动拉开序幕,齐鲁德医高质量发展大讲堂正式开讲。讲堂通过邀请国内外各学科专家莅临医院开展专题讲座,助力提升医务人员执业能力与创新意识。同年,“德州市百名医师健康大讲堂”线上科普讲座同步上线,58期科普栏目,各平台累计观看人次达1670多万,全方位打响“家门口”国家级医疗建设平台新招牌。

2023年,齐鲁德医制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文化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25年)》,召开高质量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千人培训会,承办全市医师节庆祝活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文化凝聚共识、传承精神、塑造品牌、引领发展。

2024年,齐鲁德医文化建设年再度升级,启动“做卓越德医人,推动一院三区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年,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成投用为契机,召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学术交流会;开展“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德州市书画摄影名家齐聚中心院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共话发展;组织德州“健康杯”迷你马拉松,吸引社会各界的2500余人同场竞技,切身感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成效。

文化引领 升级就医体验

“医疗是民生之需,构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精准破解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齐鲁医院与齐鲁德医合作共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王晓东表示,齐鲁德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将“文化塑院”融入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从解决一件件“小事”做起,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从硬件设施到服务细节,齐鲁德医竭尽全力让每一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尊重与关爱。2022年3月,齐鲁德医获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示范单位,共协助老年患者就诊25万余人次;2023年2月,开通德州市首个公立医院健康服务热线“2512345”,累计受理患者电话超过7.1万人次;2023年,在门诊设立住院一站式服务中心,持续推行“全院一张床”理念,仅当年便为患者跨科协调安置床位3380余人次;2024年9月,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惠民服务,以“小切口”推动医疗服务品质“大提升”,帮助群众好看病、看好病。

文化育人 彰显责任担当

“在文化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人’的主导作用。”王晓东介绍,在文化建设主体的转变上,齐鲁德医从自上而下多向扩散转为自下而上的集中凝聚,通过医院精神大讨论和价值理念征集行动,提炼出了“医道从德、术业求精、勤学笃行、惟志惟诚”的院训。2023年,齐鲁德医创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报(内刊)》,成为医院干部职工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2024年,医院确定了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院歌,进一步增强了医院文化的感召力和认同感。

德州医院还注重发挥文化对“人”的引领塑造作用,积极外派优秀医疗团队进行援疆、援藏、援川、援渝等医疗支援工作,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三进一走”“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三十余期,真正将优质诊疗技术和高效便民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

齐鲁德医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先进单位”“敬老文明号”“爱婴医院”“共建德州希望小屋爱心单位”等荣誉称号,创新开展的“互联网+慢病线上开单、医保支付、送药到家”模式被作为典型案例全省推广。

从“一纸蓝图”到“逐梦新篇”,合作共建三年来,德州医院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塑造了一套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的齐鲁德医文化体系,为医院长足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在优秀文化的引领下,齐鲁德医正抢抓合作共建机遇,朝着鲁西北、冀东南医学高地和“五满意”医院的目标昂首迈进,奋力打造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齐鲁样板。

德州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1月15日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开启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也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以下简称“齐鲁德医”),列入“齐鲁医学”的一部分。

“共建近三年来,我们派驻优质管理团队和学科专家,实现行政、临床、医技科室全覆盖,深入推进‘人才、技术、品牌、管理’四平移,助力德州医院在卫生健康事业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表示,自2022年开启合作共建新征程以来,齐鲁德医在团队建设、医疗服务、社会责任履行等多方面深度融入文化元素,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为守护区域人民群众的健康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4德州“健康杯”迷你马拉松在齐鲁德医中心院区开跑。

刘通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