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高密市开发区李家疃村村南的一处五层小楼已经忙了起来。拣货、打包、验单、发货……员工们在岗位上忙碌不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名叫李卓绪,看着公司一天一个样,他眼里满是期待。为啥?因为能给村里带来很大收益。
李卓绪的另一个身份是李家疃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项目就是由他牵头,与村里的能人还有邻近的3个村共同参与。据他介绍,李家疃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为李家疃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另外3个村也有数万元收入。
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直播。
李家疃村位于开发区,长期以来,这里有个怪现象:村民外出打工,腰包鼓鼓,可村集体却穷得叮当响,村里想干点事,但“手里没粮,心里就发慌”,很多想法根本没法落地。
李家疃村以前就是典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李卓绪告诉记者:“我们村集体资源太少,村里的耕地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光靠自身摘帽子,难度很大。”
李卓绪在查看劳保鞋的质量。
怎么摘掉“民富村穷”的帽子?李卓绪分析李家疃村长短板。短板与许多地方一样,缺资源、缺政策、缺办法、缺人才;但长板同样显著,那就是独特的区位条件,村庄周边劳保企业密集,仅规上企业就有4家,小型企业达80多家,李家疃村与这些企业天然“零距离”。
能不能借梯登高?2023年3月,李卓绪找到在外做电商的一名村民,村里出启动资金、出办公场所,这名村民出技术、出平台,共同注册成立李家疃村电子商务公司。启动资金去哪里筹?“村西有一个老办公室,改造一下,卖给了村民。”李卓绪说。
工作人员在打包。
“你想拥有一双物美价廉的劳保鞋吗?看看咱家这款鞋,要颜值有颜值,透气、防滑还耐磨……”走上四楼,记者看到网络主播正在向网友介绍产品。“冬春是销售旺季,一天能销售近1400双。”李卓绪介绍说。
眼下,公司员工忙,村“两委”干部也忙。公司有员工30多人,但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村干部们不但客串起了打包工,还要在周边村再招人。“上班提前了一个小时,下班延后两个半小时,必须再招人。”正在打包的一位村民直嚷嚷,“工作怎么干也干不完。”
工作人员忙着将劳保鞋打包外运。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仓库急需扩容。李家疃村先后与邻近的冯家庄、于疃和兴源街道居委会等协商,以仓库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让更多的村参与进来,同摘“民富村穷”的帽子。
“一个村的力量是不大,但各村的村集体抱成团,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冯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风云臣表示,农村闲散资产小、散、乱,又没有好的利用渠道,只能躺在那里荒废,但如果把各村的集体资产归集起来,嫁接上好的项目,就可以为集体经济赚取更高收益。
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直播。
跨村联建增加了商务公司的实力。目前,公司已承接了周边24家劳保用品企业的网销订单,下一步,公司还要筹建网络学校。“公司管吃管住,学员可以在公司实践,公司也可以减少用工投入,一举两得。”李卓绪说。开发区内还有许多木器厂,公司准备把家具也搬进直播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李婷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