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理到确认全程仅用3小时。作为当事人,我感受到了中国调解组织的公正和高效,这让我感到十分安心。”11月26日,蒙古国公民E某说起在二连浩特市“打官司”的经历,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的获批,对二连浩特市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近期以来,二连浩特市委政法委不断健全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搭建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组织政法各单位,以公检法司、边检等部门为着力点,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二连浩特特色的涉外法律服务创新之路,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以联动机制为桥梁贯通合力
11月13日,来自澳大利亚的塞女士在二连浩特市拨打了报警电话,起因是其骑行车辆有一处碳纤维螺丝被赵先生无意间损坏,由于损坏的配件在当地没有销售点,双方就赔偿事宜产生了分歧。
接到报案后,二连浩特市东城派出所一方面组织双方展开面对面矛盾化解,另一方面帮助塞女士联系配件经销商,没有耽误她的后续旅行安排,最终双方都为民警解决纠纷的专业能力由衷点赞。
目前,二连浩特市21个人民调解组织、12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站和4名首席法律专家工作站成为涉外解纷服务网络的重要基点,共同构建起一个覆盖广泛、反应迅速、执行有力的法律服务网络。同时,在全市大型市场、商场、超市建立了15个涉外消费维权服务站,配备38名专兼职调解员,已经成功调解涉外矛盾纠纷9起。
如今在二连浩特口岸,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作配合的联动机制让涉外法治服务落子有声,已形成了优势互补、精准研判的贯通合力。
以创新模式为引擎高效解纷
9月11日,中国公民希某某与蒙古国公民珠某因感情不和诉讼离婚,被告身在蒙古国无法到庭,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通过“云上法庭”成功调解了这起离婚案,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一站式多元化解,建立诉讼、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工作平台,通过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网上开庭等智能化方式,涉外案件网上立案率达到80%以上。
在二连浩特市,创新推出的涉外案件“绿色通道”有效解决涉外人员的“急难愁盼”问题。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为涉外案件提供“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服务。统计显示,近三年,87件涉外案件全部落实“绿色通道”,最大程度缩短涉外案件的办理周期,涉外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有效缩短至85.83天。
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涉外案件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进一步提升涉外案件的审判质量,高效解决了中蒙边境地区民商事纠纷,保障了口岸的安全稳定。
以外商需求为导向精准发力
10月31日,由二连浩特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设计研发的“边检通”备案预约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一个由蒙古国和俄罗斯800名青少年组成的研学团通过该平台实现快速通关。
伊林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姜小红说:“通关效率大大提高,鼓足了我们做跨境旅游的信心和底气。从行业来讲,二连浩特的跨境旅游更具竞争力了。”
在前段时间召开的二连浩特市涉外法律服务座谈会上,一位蒙古国企业家说,二连浩特市便利的纠纷调解解决平台和日益清晰、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不仅吸引外资企业加码布局,也不断巩固外资在中国的发展信心。
在如今的二连浩特口岸,企业和公民走到哪里,涉外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二连浩特市口岸线律师事务所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与蒙古国LB Partners 律师事务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贸易投资“走出去”及“引进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让“走出去”的企业和公民避免了“有理说不清”的状况。
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如今,二连浩特市法治建设按下了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加速键”,不断夯实的法治根基为更高水平开放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巴依斯古楞 通讯员 樊宏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