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悄然兴起了“共享菜园”,这一新鲜事物迅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让不少久居城市的人有机会走进乡村,亲身体验种菜的乐趣。
如今在桂林,越来越多的村集体和企业也都积极投身其中,纷纷打造起各具特色的“共享菜园”。与此同时,“城市农夫”这一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享受着劳作与收获的双重喜悦。
“共享菜园”越来越多
近期,叠彩区大河乡群力村通过微信平台向广大市民发出“来大河乡群力村种地吧”的邀请,这标志着群力村推出的“共享菜园”项目正式亮相。该项目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也是继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之后,桂林市第二个由村集体经济开发的“共享菜园”项目。
群力村的“共享菜园”紧邻叠彩区花卉基地的彩虹步道,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在现场,几位市民正兴致勃勃地为他们的“责任田”除草、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市民种植的菜地。
群力村党支部副书记阳利强介绍,群力村“共享菜园”于今年10月18日正式启动运营。他们将1.3亩土地精心划分为40块约为15平方米的小菜地,供市民租赁认领。项目运营不到一个月,就已经订出近20块小菜地。
叠彩区大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卢智宏介绍,群力村推出的“共享菜园”模式,是在该村闲置耕地上的一次创新尝试。该模式既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又实现了闲置土地的合理利用,更增加了农民收入。“群力村的‘共享菜园’仅是大河乡的一个试点,乡政府在经费、农业技术人员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卢智宏表示,“接下来,我们将鼓励更多村将闲置土地利用起来,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共享菜园’项目涌现。”
市民在“共享菜园”享受种植乐趣。
在万福东路旁的桂林首个“共享菜园”——窑头村“共享菜园”,同样生机勃勃,各小土地块前都竖立着“地主”的姓名牌,在姓名牌后面,基本都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且长势良好。
窑头村党总支书记杨生发介绍,窑头村“共享菜园”总面积10亩,被划分为280块小菜地进行出租。目前,出租率已经接近90%,还有很多市民在洽谈中。“这两年城市越扩越大,很多人都想找机会亲近自然,并带孩子体验一下种地的传统,所以‘共享菜园’也越来越受市民们的喜欢。虽然天气慢慢冷了,但是也抵不住大家的热情,再过段时间,我还怕地不够分呢!”杨生发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除了群力村和窑头村外,秀峰区的呆萌“共享菜园”以及临桂区的星哲“共享菜园”等类似项目也都在如火如荼地运营中。目前,这些项目的出租率均在60%以上,各方都对“共享菜园”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市民更爱亲力亲为
记者了解到,桂林各个“共享菜园”提供的服务各具特色。
群力村“共享菜园”为市民提供了半托管认养与全托管认养两种灵活的认养模式。其中,选择半托管模式的市民需要自行负责菜地的种植、日常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而出租方则主要提供技术指导和日常浇水等维护服务。相比之下,全托管模式则更为省心省力,市民在选定自己心仪的菜品后,所有的种植、施肥及日常管理工作均由“共享菜园”的专业团队负责,还会统一进行采摘并配送到家。
窑头村“共享菜园”则提供四种各具特色的服务套餐。基础套餐需要自行购买种子并负责菜地的日常养护工作;第二种套餐,农场会负责种植、管理及采摘,但种子、肥料等农资物品仍需市民自行购买;第三种套餐则是在第二种套餐的基础上,农场额外负责提供种子和肥料等农资;第四种套餐是农场提供一站式全包服务,从种植到收获全程负责,且承诺仅使用农家肥。
在采访过程中,多家“共享菜园”的负责人都表示,大多数市民在租赁菜地时都更倾向于选择最基础的套餐,自己种植和管理维护菜地。
在窑头村“共享菜园”,家住瓦窑村的市民黄女士表示,租赁菜地种植蔬菜并不是为了追求多少产出,而是更加看重自己料理菜地,亲自施肥除草,享受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她感到愉悦和满足。
他们为何乐当“城市农夫”
不仅要花钱租地,还要自己亲力亲为播种施肥,这群被称作“城市农夫”的人,为何如此热衷于种菜呢?他们究竟被什么所吸引?针对这些问题,不少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来这里租赁田地的市民,各有各的初衷。”杨生发解释道,“有的是追求天然绿色,他们觉得通过自己的双手种出来的菜更清甜;有的是周边村子里没有土地却又热爱种菜的中老年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寄托;还有的则是年轻人,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来到农田,享受农耕文化,同时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
市民在打理菜地。
家住大河坊的李女士,在群力村的“共享菜园”里租赁了一块小菜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她就品尝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第一波生菜。“我和朋友们出去野餐,都是带上自己种的生菜,那味道吃起来就是甜。”李女士说,受她的影响,身边两个朋友也准备过来租赁菜地,互补种植的品类,共同享受种植的乐趣。
而家住桂林融创城的秦女士,在窑头村“共享菜园”租赁了一块15平方米的小菜地,至今已经快两年了。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所以对田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租赁了一块地,经常会带着女儿一起来菜园劳作。“每次带着孩子过来种菜都让我倍感放松,忘记了工作的压力。我也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蔬菜是如何生长的,让她们知道种植的艰辛与不易。”秦女士表示,孩子在与土地亲密接触后,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了,也学会了融入集体、互相配合。
“‘共享菜园’的兴起,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而言,为他们提供了忙里偷闲、放松身心、亲近自然、体验劳动乐趣的机会。这种模式的流行,在某种意义上,不仅缩短了现代社会中因快节奏生活而逐渐疏远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通过鼓励人们结伴前往、共同参与劳作的方式,使人们能够建立起真诚与纯朴的友谊,满足了都市人内心深处对真挚社交关系的渴望。”桂林和谐心理咨询学校校长谢裕中说,“‘共享菜地’不仅开启了城市田园生活的新篇章,更成为了连接都市人心灵、促进社会和谐的一股温暖力量,其积极的社会意义不言而喻,是非常值得倡导与推广的。”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刘琪)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