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上海第十一批第一轮“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即将完成援疆工作。一年半里,19位医疗援疆专家以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什二院”)为阵地,结合“喀什所需”“上海所能”,发挥学科优势、专业优势、集体优势,为喀什二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进一步推动喀什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提升,提升群众身心健康、生活福祉,着力将喀什二院打造成为南疆医疗高地。沪喀共建,杏林流芳,值此第一轮医疗援疆专家即将返沪之际,上海援疆公众号将持续报道19位医疗援疆专家事迹,全景式展现上海“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最新进展与丰硕成果。
与其他医疗援疆队员不同,喀什二院院长助理兼口腔科主任廖骞多了一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他既要做好上海医疗援疆的亲历者,也要做好讲述者,把上海医疗援疆队员的故事传播好,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共鸣。在喀什的一年半里,廖骞不仅照顾好了每一位来到二院患者的“口腔”,也把握住了二院宣传工作的“口径”,为患者的健康夙兴夜寐,为二院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次援疆的经历不仅磨砺了我的专业水平,也让我由小见大,由点及面,全面地拓宽了我的眼界,提升了我的素养。”廖骞说。
讲好上海医疗援疆故事 让二院有口皆碑
每一位上海援疆医疗队员都带着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远赴新疆,克服重重困难,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为新疆人民带去了健康和希望。在二院里,每一天都上演着无数感人至深的医疗故事。每当看到同事们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廖骞都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
这些事迹,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展现,更是医者仁心的真实写照。讲好这些故事,我深感责任重大,也责无旁贷。”廖骞说。
廖骞认为,宣传好上海援疆事迹、讲好二院医疗故事,就是要将这些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厚谊和无私奉献广泛传播,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上海在援助新疆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是要将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瞬间定格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医生们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付出,增进公众对医疗行业的理解与尊重,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医院新闻动态被国家级媒体刊发69条,自治区级媒体刊发167条,地区级媒体刊发93条,各级媒体采用累计345条。其中,《沪喀同心,托起“心”希望--心脏疾病团队筑牢患者护心盾》一文,入选自治区2024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最佳案例。新华社《三尺手术台,民族团结大舞台》一文浏览量158.5万,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视频《主刀医生在上海 患者在喀什》点赞量10.8万。
廖骞还积极和喀什市广播电视台“健康电台”栏目合作,邀请上海援疆专家和本地专家累计开展62期健康科普,覆盖听众达数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公众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举办喀什地区首届口腔健康科普技能大赛以及院内医学科普短视频大赛、“身边的暖医瞬间”抖音短视频征集等活动,激发了医护人员参与健康传播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健康科普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在医院年终总结大会上,通过医院视频号进行首次现场直播,1.4万余人线上观看直播,并收获14.3万点赞。
内外并举 优化工作流程 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为院长助理,廖骞日常也需要在医院整体层面,协助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领队、院长陈尉华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他深知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对于支持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性,协助办公室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他积极与各方建立沟通桥梁,深入了解当地医疗领域的实际需求与资源现状,为医疗队长制定贴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援助方案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他还通过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间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人文关怀作用。廖骞将“上海理念”贯穿于每一项任务与细节中,带领当地同事共同学习并实践高效、细致、创新的工作方法。
而鉴于喀什二院门诊当前面临的占地面积有限与人流量持续增长的双重挑战,廖骞提出对门诊诊室的布局进行一次全面而细致的重新规划与划分。将高频次就诊科室安排在更易于到达且空间相对宽敞的区域,同时设置明确的导视系统和指示牌,直观地引导患者就医。
此外,廖骞还充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患者普及就诊相关信息以及健康宣教知识,引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就诊时间,避开高峰时段,大大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减少等待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便捷与关怀。
在此基础上,廖骞还不断深化对当地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其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及业务模式,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计划,主动推动实施“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落地实施。力求通过这一创新模式,提升当地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拓宽服务覆盖面,为当地医疗健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打造沪喀口腔诊疗中心 以师带徒助力学科新突破
在接过上一任援疆专家的接力棒后,廖骞详细深入了解了喀什二院口腔科现状,面对存在的挑战与不足,他迅速制定了针对性的发展计划,实现了“华丽转身”。从一开始的只能开展基础口腔诊疗项目,到如今能够熟练进行显微镜根管治疗、松动牙弹性纤维夹板固定术等高精度的口腔治疗技术,科室的整体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2023年9月,喀什二院成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种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2024年10月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全科联盟单位。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项,口腔科在2023年业务量增长75%、业务收入增长306%的基础上,2024年再增长25%。
在新一轮九大沪喀临床医学中心的带领下,廖骞积极参与到沪喀口腔诊疗中心的建设当中,通过整合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实现“1+1>2”的效果。此外,廖骞主动对接后方医院,打造南疆首个牙颌面畸形多学科远程会诊平台,主动邀请上海九院、中华口腔医学会等 29 名国内著名口腔专家来院授课讲学 6 次、义诊 8 次、手术演示 10 例,并签约 3 名专家工作站,高水平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为学科发展提供技术力量、增添新动能;还举办了上海九院国家级继教班、7期沪喀线上讲座、26次线下沙龙,为南疆地区口腔医师拓展了诊治思路,有效推动了地区诊治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来援疆,就是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既然来援疆,就要利用好这一年的时间,多带几个年轻医师,亲手把他们培养起来,这样我才算没白来。”廖骞说。他把相当的精力放在了对科室青年医师及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上,发挥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出门诊的时候,边操作,边示教,努力让他们快速掌握手术技能,进一步规范了他们的临床诊疗行为。
与此同时,廖骞还积极鼓励科室同事积极申请各项基金项目,2023年口腔科在科研方面也硕果累累:1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和自治区科技援疆项目,累计科研经费110万,实现了喀什二院该项目零的突破、1人入选医院“高原高峰”人才计划,2人入选能力提升项目,为当地口腔科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多维度推进口腔健康,助力南疆诊治水平提升
作为援疆医疗队一员,廖骞与其他援疆专家一起,先后奔赴和田地区、上海对口支援的四县、塔什库尔干县、边境管理支队等地开展口腔卫生宣教与义诊咨询。针对口腔基础相对薄弱地区,他结合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交流与授课,将九院口腔医院的规范化诊治理念传授给当地的医师,传播到更多的边远地区,获得了当地口腔医师、技师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一致好评。
在援疆的一年半时间里,廖骞始终把援疆的第一天当做援疆的最后一天,只争朝夕;把援疆的每一天当做援疆的第一天,不忘初心。“‘申情无限、大爱兴疆’,虽然医疗援疆工作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第十一批第一期医疗队员与二院、与当地群众的故事仍未完待续。未来,我将继续做好医德医术的践行者,杏林佳话的传播者,沪喀共建的先行者,永远在服务各族人民健康的路上。”他深情地说。
(来源:上海援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