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寒气愈盛。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冬季有利于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多病原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同时也是诺如病毒肠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慢性病患者更需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做好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
专家提醒,要注意防寒保暖,寒冷天气外出时,戴好帽子口罩和手套,并注意随身携带好相关急救药物;重点保护头部不被冷风侵袭,减少冷空气对鼻腔和呼吸系统的刺激,保护手部不被冻伤。
注意出行安全,防滑防跌倒。低温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容易结冰,民众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确需出门行走时要穿防滑鞋,尽量选择没有结冰的路面。行走时建议重心放低,集中精力,双手不要放在口袋里,缓慢步行,尽量避开路面浮冰和积水。
注意防摔防砸。要减少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尽量选择步行或公共交通工具等出行方式,老年人非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在使用手杖、轮椅等助行设备时,注意路面湿滑,行人要高抬脚,缓慢踩,降低摔倒的风险。要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避免砸伤。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脱落伤人。
预防心血管疾病,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增加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民众,一定要加强防护,减少外出,特别应避免在雨雪严寒天气外出晨练。要按时服药,规律作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身体指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应急药物。同时应调整心态,合理饮食,防寒保暖,适量运动。如遇不适,及时就医。
防冻伤,持续严寒或湿冷天气容易导致冻伤,好发于四肢末端、面部和耳廓等部位。预防冻伤应穿戴保暖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特别应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指、脚趾、耳朵等处,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同时要保持皮肤干燥,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多吃些高热量的食物,也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多喝热饮,有助于保持体温;要经常观察皮肤,尤其是耳、面部和手部等裸露部位,查看有无出现苍白、僵硬或失去知觉等,如果已经出现了冻伤症状,应立即转移到温暖的场所,用身体温度温暖冻伤的部位,同时尽快就医,进行紧急处置。
做好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或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类传染病。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等,多经飞沫和接触传播。建议市民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去医院就诊时,应主动佩戴口罩。孕妇、低年龄儿童、老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根据疫苗接种的适用条件,积极接种相关疫苗。
要预防诺如病毒肠炎。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是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上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较多。目前尚无有效的抗诺如病毒药物,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它属于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预防诺如病毒建议勤洗手。尤其是饭前和便后,做好个人卫生。做好通风与消毒。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大对公共场所清洁与通风的频次,对呕吐物要注意规范化处理。饮食上要注意生熟食分开,洗净瓜果蔬菜,食物务必煮熟。
除此之外,专家提醒我省地处国家的最北端,天气寒冷,每年冬季是居民使用取暖设备的集中期,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和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环境中的一氧化碳由煤、天然气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氧气的释放和传递,导致低氧血症,引起机体组织缺氧,严重者则可能危及生命。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4%~0.06%时,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会出现轻度中毒症状。因此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至关重要。如何预防?建议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方式。如果室内采用煤炉、炭火炉等方式取暖,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燃气、煤气热水器,经专业人员安装并检测合格后使用;使用时保持通风,使用后注意关闭;定期检修,如发现有问题及时更换。不要在车里开着空调睡觉;不要在车库内长时间开着汽车发动机。如发现可疑患者,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同时呼叫救护车,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刘菊
编辑:刘奕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