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又到了玉米制种企业产品包装生产线最繁忙的时候。在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里,伴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经过严格筛选的种子,即将被包装成精美的产品,发往各地。
“你看,这条线是我们2014年引进的,现在还需要部分人为干预,而那一条线就完全不需要了。”总经理陈乔保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台更新的、全自动化的包装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说起公司的发展历程,陈乔保如数家珍。17年时间,从改制之初的5人发展至今天的274人;销售量从原来的822吨增长到1.9万多吨;销售额从987万元增长到4.5亿元;推广面积从原来的35万亩增长到1200万亩……从他的口中,我们也逐渐了解到如今罗平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完成好省委、市委关于种业振兴的工作要求,近年来,罗平县积极推进当地企业与大北农集团等国家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种子“芯片”的研发与推广,不断开拓销售市场,合力推进种业振兴,助力曲靖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作为罗平县种业振兴的领头雁,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主动扛起社会责任。“我们非常重视新品种研发工作,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来做好这件事。”据陈乔保介绍,大天种业拥有3个研发团队、1个玉米研究所、1个企业技术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不仅自主研发了“西抗18”“大天006”等90个玉米新品种,其中“罗单566DT”更是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转基因品种,标志着大天种业在转基因育种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今,玉米制种行业普遍面临着盲目施用化肥、高品质种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差等问题。而一个县域企业如何做到能在西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陈乔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陈乔保认为,要想推动制种行业良性发展,首先应该构建起一个良性循环机制。
经过考察与走访和不断探索,大天种业率先构建出一个玉米制种与肉牛养殖、油菜花种植、食用油销售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即:玉米制种产生的副产品如玉米秸秆等可以作为肉牛的饲料,肉牛养殖产生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玉米、油菜花等作物的种植,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玉米制种与油菜花可以进行轮作,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之间的养分互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油菜花籽榨取的食用油经过售卖后资金反哺用于产品研发及生产。这一机制不仅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科技创新也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让记者直观感受公司的科研氛围,陈乔保带领记者参观了研发中心,旁观了课题组实验过程。“我们采用传统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单倍体技术和全基因组检测,显著提高了种子研发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这些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种子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一直以来,我们销售的种子都是我们自有专利认证的好产品!”陈乔保眼中满是自豪。
“我们这代人,一定要把耕地保护好,才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陈乔保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大天种业的带领下,罗平县构筑起“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制种基地发展到3.74万亩,不仅联结带动1.5万户农户增收致富,还把保护耕地的责任落实到了每一片农田。
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丰收的希望。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在良性循环的带动下,罗平县高原特色农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文诗 殷洁 博达 杨子双
罗平县融媒体中心 赵娜
责任编辑 刘自学
责任校对 陈思帆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