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老师讲历史
毛主席的政治思想是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习的五年里形成的,并且在这里积累了他最早的社会活动经验。对此人们已给以公认。1913年,他在多次选择之后走进了由徐特立先生题字的湖南第一师范大门。
由于老自学,父亲不再寄钱,住的地方也让军队占了,毛主席决定再考学校,只好选择不收费的师范学校。他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此校1914年2月合并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一、全校400多名学生推荐的青年领袖
在这个学校里许多人抱怨学校条件差,住宿差,伙食差,牢骚怪话不断。但他从不参与此事,别人问他,他说:学习当然要好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没有志向与精神,条件再好也收获不大,古代不有囊萤映雪吗?为了实现他为中国和全世界受苦人谋福利的理想,继续孜孜不倦地学习,同时用洗冷水澡、游泳、爬山等方法锻炼自己的身体,以打下革命的本钱。他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结果。1917年,全校400多名同学推选他为品德、自制、胆识、言辞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模范,并成为学生领袖。
当然,毛主席首先面临的任务还是吸取知识,不过这时他已有了明确选择:他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了学习计划,把重点放在科学、史地和文学等方面的研读上,即以学习社会科学为主,反对把自然科学列为专修课。在他看来,只有革命才能解决中国的许多问题,因而对自然科学无多大兴趣也不愿钻研,他在这些课程上分数很低。
后来,毛主席改变了看法,1941年1月,他写信告诫在苏联学习的岸英、岸青:
“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毛主席从小就有的反抗素质在长沙第一师范得到充分发展。他领导的校友会首先向学校里的繁苛规则发难,28个不得如何不得如何……迫使校方修改;他倡导驱逐校长张干的活动;还多次组织游行示威,抗议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他对国事越来越关心了,救亡雄心日益勃壮。1915年5月7日,他在《明耻篇》(为揭露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第一师范学生集资编印的有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几篇文章和资料)扉页上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他的良友易咏畦病逝后,他写古体诗悼之,亦见其要负救国重任的情感,其中写道: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代怨。
涤荡谁氏子?
安得辞浮贱!
东边是岛国日本帝国主义,北边是吞食中国的沙皇,都是中国的敌人。谁来扫荡这些妖魔,斩断他们的魔爪,就靠我们,我们绝不能以为自己身低平贱就不去担当救国重任,一片雄心昭然若揭。
他还指挥只有几支真枪的学生自卫队抵抗占领学校的军阀傅良佐的溃军,居然胜利了(他当过半年兵!这使长沙免了兵灾)。他贴出招生广告,为工人和店员开办夜校,但报名人数不多,两次广告才有9人报名。到了1917年暑假,出于效仿别人和增加社会知识的目的,他开始在湖南省徒步旅行,附带调查农民,他的计划是如有可能,他要走遍全中国,借此增长知识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和何叔衡等人这时开始组织“新民学会”这种研究性团体,这是他施展自己领导才能的开端,也使他变得越来越有声望。改造中国需要时间,需要更多人团结起来。他们只乐于谈论大事——人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世界、宇宙等等,而不谈社会地位、金钱和女人。新民学会对中国后来的许多事情和命运有广泛的影响。
在此之前,毛主席已做过组织团体的尝试,他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写了征友启示,指明要交结坚强刚毅,随时准备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国家的人为友。结果得到三个半朋友:一个是罗章龙,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另两位后来变成了极端反动分子,半个是指没有明确表态的李立三,他听完毛主席的话后没提出任何明确建议就走了。
此时毛主席在政治思想上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但他肯定自己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
后来,毛主席参加了赴法勤工俭学会的工作,北大杨昌济教授写信让他组织有志青年赴法国留学。他本来也可以坐船到法国去,但他还是留在了中国,他觉得他对自己的祖国知道得还不够,在中国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留法勤工俭学简史》的学者黄利群就认为毛主席未去法国是因国内工作的需要。而毛主席自己对斯诺说:我另有计划。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
为陪送赴法同学学习法语,毛主席到了北京。和以前的习惯一样,为了多读书,他走进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管理员。当然是想得到一些钱,每月有薪金8元。尽管他在这里感到压抑——他试着想和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人物谈谈,可是他们都是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南方土话。他最后遍读了李大钊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并加入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仍然赞成无政府主义的毛主席迅速朝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五四前夕,毛主席因母亲病重从北京动身回到了湖南。
毛主席开始研究从西方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他组织了湖南第一个马克思研究小组,这非常有利于他后来的建党工作,湖南学生联合会也成立了。不久,毛主席又筹备《湘江评论》并在创刊号上写了发刊词即《民众的大联合》一文。该刊很快深得湖南学生们的喜爱并对华南的学生运动发生影响,但它只存在一个多月。
毛主席领导学生发动了反抗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斗争,因为他查封《湘江评论》、解散了学生联合会,不准学生响应五四运动。为了扩大反张规模和争取更多人士的支持,毛主席在1920年第二次到了北京。他在北京时继续去北大图书馆读书,读到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等书,他说:从这时起,我认为自己已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此后,毛主席开始了建党工作。他慎重考虑后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决定踏上一条艰难危险而又漫长的道路。1920年12月,他告诉在巴黎留学的蔡和森,赞成他提出的中国建立共产党并以唯物史观作为共产党哲学根据的主张。1920年从北京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后,毛主席回湖南筹备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尽管他们人数很少,只有57名党员,而且也太年轻,没有足够的革命实践经验和对来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层了解,作为建立新政府和新社会的力兰不免显得艰难而又遥遥无期,但它确实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正如著名作家叶永烈所言这是“红色的起点”。毛主席是这个组织的创造者之一。他为党的目标奋斗了几十年,到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他的领导,再到1949年成为由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的领袖,并继续开辟建设新中国的道路,直至1976年逝世。
尼克松说:作为中国的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主席以其高超的战略洞察力、灵活的战术和令人望而生畏的暴力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把农民阶级当作一个革命阶级,以取代产业工人,从而修正了马克主义;他采用把士兵组成军队的办法而不是组织秘密集团进行武装暴动的办法来进行革命,从而修正了列宁主义。
我们认为还不止如此:他放弃攻打城市而在偏僻的农村点燃革命火焰,以农村武装包围城市从而夺取城市,更改了苏联城市暴动的经验;他没收地主富农的田地按人口分给无地的农民,弥补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者孙中山没有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缺陷。最关键的是,毛主席赢得了农民,唤起了农民中贮藏着巨大革命热情,而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真正了解中国。
三、农民领袖毛泽东
在中国,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革命,谁就取得了中国。“中国的民主主义者如不依靠3亿6千万农民群众的帮助,他们将一事无成”,“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没有用处”。这是毛主席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总结革命经验时说的话。确实,中国革命最雄厚的力量在农民之中,共产党数十年战无不克就是因为他们能准确反映和预期农民的根本愿望,农民们为保卫共产党分给的土地而穿上军服,帮助共产党建立了根据地,建立了武装,战胜了国内外的敌手。
这不过是个结果,毛主席早就开始了了解农民的工作。当然,他要按照党章中“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共一大规定的任务是首先从工人运动来行事。他先到了安源煤矿去宣传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很快建立了党组织并和他的战友李立三、刘少奇一起鼓动了工人罢工,但他也组织了湖南第一个农工会——岳北农工会,他的堂妹毛泽健和妻子杨开慧曾在这里工作。它比另一位农民领袖彭湃组织的农会要晚一年整。彭湃是出身于地主的留日学生,后来加入了共产党,他手下的农会会员从一开始的6人发展到10万人。曾对广东革命和北伐起过重大作用,1929年他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
此时,国共两党开始酝酿合作,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在他培养的党军——粤军首领陈炯明背叛他后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而中共也要扩大自己力量和阵线,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反帝反封建,结果孙中山决定吸收新鲜血液,把共产党的年轻娃娃们溶进国民党。毛主席和其他一些共产党人成了国民党的党员,不过,他们在国民党中的影响很有限,没能起到领导作用。但是共产党在工农运动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新崛起的革命力量和阵势。
在改组后的国民党中,毛主席担任上海执行部组织部书记。他认为什么事也不做的高级官员太多了,走出首府去的人太少了,这样影响国民党从群众中获得国民党革命的力量。在他的建议下,国民党中央执委成立了农民部,不久农民讲习所开始工作。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工作是彭湃完成的,他是第一、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负责人。
在1925年1月举行的中共四大上,毛主席要求建立工农联盟,以应付突然变化。他还建议共产党应该训练自己的农民干部和发动农民,并把这种训练遍及全国而不是局限于国民党掌权的地方。这确实是一个“自私”但有远见的主意,以至后来的国民党历史学家司马璐在《中共党史暨文献资料》中指责中共是利用国民党的身躯发展自己的势力。
尽管毛主席的意见未被重视,而且又离开了领导岗位,他还是开始了组织农民的活动。1927年,他回到湖南清水塘,一边养病一边发动农民,开始感受到农民的力量。“以前,我没有充分意识到农民中阶级斗争的程度。五卅运动后,湖南的农民变得很有战斗性了。我离开了我休养的家,发动了一个把农民组织起来的运动,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会。”他自己认为他在湖南期间组织了本省伟大的农民运动的核心。他亲自建立了韶山农民党支部,其中有32位成员被蒋介石屠杀,其他人都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共产党在工农运动上的成功加速了国民党内部阵营的分化,新右派出现了,被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护的蒋介石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利,向共产党步步紧逼。最后不惜实行清党政策,与中共决裂。后来他成为大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中国国民党的总裁和中华民国总统。
毛主席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不得不进行斗争,其武器就是对农民的清醒认识。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国民党部的《政治周报》呼吁人们重视农民问题;他写《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在农运讲习所中主讲农民问题如农村教育、农村革命形势等,不断地强调发动农民的必要性。实际上,毛主席成了共产党内重视农民运动的特殊人物。
他确实成了中国农民的代言人和领袖: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农民部部长、全国农民协会负责人、湖南省第一次农民工人代表大会主席、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然而这些头衔与他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造成的影响相比却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他到湖南五县作了32天的考察后得出结论说:农民运动好得很,不是糟得很,正是农民们,将推翻几千年来剥削制度的基础和贪官污吏的墙脚。他号召农民们组织自己的武装和自己的政权,打倒一切豪绅地主,再踏上一只脚。他要求共产党们站在农民运动的前面,领导他们,这样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根据地在中国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毛主席率领几百人占领了井冈山并把它扩大成有21个县300多万人口组成的中央苏维埃地区,进而挫败了蒋介石数十万军队的连续“围剿”。虽然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但史诗般的长征之后,根据地在陕北重建,与蒋介石周旋十年而使之无可奈何;后来,根据地又被推广到抗日战争中,借此顽强地阻滞了数十万日本兵的步伐并最后战胜了他们;在与蒋介石决战的解放战争中,根据地同样成为共产党胜利的决定性保证。陈毅说:我们的胜利是根据地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可是,根据地初建时却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人们不知道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或者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证根据地不被消灭。南昌起义失败了,尽管它还打着国民党的旗号,但它没有发动农民,也没有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以致当地老百姓说这支起义部队与蒋介石的军队一样。但它确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民党的第一次武装反抗,由此创造了红军和解放军的最前身。8月1日也被当作建军节来纪念。周恩来说:南昌起义的主要错误是没有采取就地革命的方针,没有根据地。失败也就必然了。广州起义的失败同样是因为没有走向农村,它完全是一次按照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方式实施的暴动,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仍坚守广州,最后大败。
除此之外,革命的共产党人还面临着如何作战的问题、土地革命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等,仅凭革命勇气和胆量已远远不够,要达到目标,尚需艰苦的探索。
这一切问题的解决要归功于毛主席。他的同志们给他过启发、帮助和完善,但他总是最早或最好地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是他首先退向农村,最终找到一条致胜之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