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来讲《楞严经》七大本真,前面讲完了“地大、火大、水大、风大、空大”,然后是“见大本真”。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译文」:佛说:“阿难,见觉无觉知,因色空而显发。”
「解读」:这里的见,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六根,并非单指眼根的见性。所以见大也叫根大。
此见大统指六根中:“见、闻、嗅、尝、觉、知”之性,今单举见,以例余五耳。
其实也并不是只有眼睛能见,耳朵听见也是见,舌头尝味也是见,鼻子闻到气味也是见,六根都是见,都是一见精。
所以第八识里有见分和相分,这个见分就是六根之性。所以此见属于第八识见分,映在六根门头。
你眼睛见到桂花,从而知道这是桂花;你鼻子嗅到桂花香,也知道这是桂花;舌头尝到桂花的味道,也知道这是桂花,并不是只有眼见到才知道这是桂花。
前面讲的十番显见,显示此见大是真心,现在更申明见闻觉知等其它六根性,即如来藏真性。
同时也是为后面讲修证时,要从六根入手埋下铺垫,故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证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无他物。
我们修行做功夫,都是修这个见闻觉知,也就是这个见,这些后面讲修证时会详细讲到。
这里说「见觉无知,因色空有」,所以这个见觉之性原本是无知的,无能知,亦无所知。寂而常照,不立能所,本来无有。
现在因为有了色空,于是就有了能知和所知,也就是能见之根,以及所见之尘,此时就有了见分和相分。
这里单举“色空”,同时也包含其它五根的:动静、通塞、合离、生灭。
眼根因色空而有见性,耳根因动静而有闻性,鼻根因通赛而有嗅性,舌根因甜苦、淡而有尝性,身根因合离而有觉性,意根因生灭而有知性。
这就是六根之性,通常简称为“见闻觉知”,亦或者称之为“觉知”,修行修的就是这个觉知。
有时称之为“觉”,佛者,觉也;有时称之为“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色”就是万事万物,“空”就是没有万事万物,也就是无色。“色空”就是代指“色尘”,眼睛见色,或者见空。
动的时候有声音,静的时候没有声音,所以“动静”代指“声尘”。
鼻子通的时候能嗅到气味,塞的时候嗅不到气味,所以“通塞”代指“香尘”。
甜苦是有味道,淡是无味道,所以“甜苦及淡”代指“味尘”
身体与事物合则有触觉,与事物离则没有触觉,所以“离合”代指“触尘”。念头的“生灭”就代指“法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