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定格的是一个永不可能回去的瞬间”

旧物的价值

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物质属性

更在于它们所承载的回忆和情感

那些与旧物相关的经历

故事和情感

赋予了它们

特殊的意义和珍贵性

使其成为人们心中

难以忘怀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看下面这些照片

有没有唤起大家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年代农民用脚踏水车灌溉农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汇港开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音班演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汇羊毛衫厂生产的出口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贤影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贤公社农民拔河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贤镇养蛇专业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岔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日新建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日皮鞋厂制帮车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日小商品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日农贸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日窑厂职工制砖现场

青砖灰瓦,写满岁月悠长。时光荏苒,那个年代已经渐行渐远,那时的建筑或许显得有些破旧,道路也并不宽敞,但那份邻里之间的真诚与互助,那份对生活的执着与希望,却让人感到无比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悉的街头,远去的岁月,只剩屋顶的瓦片记录时间的痕迹。70年代金汇的老街旧巷至今留在记忆里,祥和安静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金汇塘上曾经有三座桥,分别是积善桥、齐贤桥和徐里桥。1978年新挖的金汇港穿古镇而过,齐贤大量居民迁至金汇港出海口,当年跨金汇塘的三座古桥也随之拆除。在新金汇港东部重建新齐贤镇,也就是今天南金汇路和农民街这个区域,古齐贤镇的古迹已难觅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日老街,一个仿佛被遗忘的名词,年轻一代的小伙伴应该没有什么印象。老街长约六百米,两侧遍布古旧建筑,这是人民街,一条地图上找不到的街道。

地标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同的地标在城市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共同塑造着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更增强了居民对所在城市或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对金汇的记忆,必定是街上的那座钟楼。每当夜幕降临,钟楼的轮廓在路灯和月光的映衬下更显庄严,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金汇的变迁。现如今,这座钟楼依然是镇上的地标,新旧交替、日月如梭,钟表指针仍旧在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驱车行驶在大叶公路上,看到这座写着“泰南花苑”的牌楼时,这表示已经来到了泰日地区。这座石牌楼建于1997年位于大昌路南端、大叶公路北侧,这座建筑也是老泰日人乡愁的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泰日的小伙伴都知道它,原泰日镇标,该图案以拼音字母拼出“泰日”,用泰山日出、大鹏展翅象征泰日乡像展翅的大鹏,在和煦的阳光中越过田野、越过山巅,现已拆除。同样这座建筑也承载了不少泰日人的回忆。

讲到金汇,不得不提的就是“金汇桥”,金汇的历史大都与桥息息相关。有些桥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则被保留。“以前的家在哪都没有方向了。还好这座桥在,才知道,以前是住在‘桥东’,还是‘桥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10月的金汇镇石拱桥(金汇桥),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重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安桥,又名环龙桥,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位于齐贤乡南行村七组,东西跨洋泾河,现保留于大居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飞云桥,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位于泰日乡墩头村境内,东西跨文武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这些照片

是不是勾起了

大家过往的回忆

关于金齐泰大家还有什么特别的回忆吗?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报送:杨家威(金汇镇

编辑:王鹏

• end •

  • 喜报!奉贤区3个集体、4名个人获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表彰

  • “一网通办”六载风华!海湾镇宣传不停歇,让智慧政务“零距离”→

  • 喜报!奉贤两家文旅企业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称号

  • 载誉而归!庄行镇案例获评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 “逐梦航天”乐绘滑板,这么有趣好看的展览就在奉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