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北京这两座一线城市先后宣告取消了非普住宅普通住宅的标准,房地产市场的又一重束缚得以解除。这一束缚此前之所以存在,如今又被解除,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

第一,时移世易,旧政策已不合时宜;

第二,形势所迫,倘若房地产市场继续这般负向循环,经济的基本面将会愈发糟糕。

当下众人关心的是,市场究竟会不会买账?我认为会,因为此次政策的针对性颇为强劲,与以往不同,并非普降甘霖,而是将优惠精准指向特定群体,借由这一群体来撬动整个市场。这个群体是谁呢?

正是那些有改善性需求且具备购买力的人群。在过去的数年中,他们的需求明显受到压抑,不管是出于保值,还是纯粹为了改善的目的。这些需求此前未受重视,只因市场泥沙俱下,他们的预期与信心几乎消磨殆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恰恰是这部分人,乃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重要的活力源泉。

以往,以 140㎡为界限,增值税和契税翻倍,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种种政策限制也使其缺乏动力去设计和开发更多风格多样的住宅产品。缺少这两方面的良好互动与配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便无从谈起。解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后,能够形成一个循环交易,就是这帮人的换房积极性得以提升,同时也会促进手头紧但有刚需的人购房,因为会空出一部分小户型

总体而言,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在存量时代,最大的问题在于促使其流转起来,降低流转环节的成本,方能让市场的“水”流动起来。在此之中,交易最为关键,若无交易量的提升,房地产市场平稳可持续运转就会沦为空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