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结婚证,还要开婚姻关系证明;原本应该取消的证明事项,却又以“说明”的形式代替……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地方,不合理开具证明的情形仍一定程度存在,一些情况说明甚至“改头换面”悄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从办手续要“证明你妈是你妈”,到开“无犯罪证明”要证明你需要这份证明……“奇葩证明”一度成为社会痛点槽点,循环证明的“无解”,证无可证的“尴尬”,不仅让办事群众“磨破嘴、跑断腿”,也让基层部门不堪重负。近些年,随着“减证便民”行动持续开展,这一情况得到遏制,群众办事正越来越便捷、顺畅。有基层干部反映,过去平均一天就要开十几张证明,如今一个月开的证明少则几张、多则十几张。用章登记册从厚厚一本到薄薄几页,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基层负担的减轻。但“奇葩证明”仍未绝迹,甚至出现了新变种,也提醒我们,要彻底告别“证明之困”,还不到松劲的时候。

作为确认个人身份、资质的凭据,证明、说明等本意在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可从实践来看,要么是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不被认可,比如结婚证明,户口本等;要么是“开证明”这摊事被一股脑甩给了基层单位。可事实上,相关规范性文件早已明确规定基层哪些证明能开、哪些不能开,对许多事情基层其实无力佐证,开了倒属于“乱作为”。比如,一些居民在办理银行贷款时,银行要求社区出具收入证明以证其有还款能力,但基层干部又该如何判定呢?可如果不开,就会影响群众办事,被指责“不作为”。“不开群众意见大,开了可能惹麻烦”,一来二去,一纸证明、说明牵出各种纠结,甚至引发矛盾,实在令人唏嘘。

难治之“证”,症结何在?首先,一些公共服务部门总想着用各种“证明”来规避责任,如此一来,这些单位倒是将责任风险降到最低了,可公众包括基层单位却增加了负担。对这样的“甩锅”行为,决不能听之任之,还需不断完善规则加以治理。其次,信息壁垒也不容忽视。大数据时代,个人或者企业身份、资质的核查本可以更加高效。但有一些单位虽积攒了大量社会数据信息,却因安全性等考量,排斥或回避数据共享。完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机制当然很难一蹴而就,但也不妨把“证明之困”当成一个切口,倒逼探索提速。

一纸证明背后,有规则更应有公心。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优化服务流程,做好信息配套,该担的责任不推诿,该担的风险不“甩锅”。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奇葩证明”“奇葩说明”。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