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教育观念的革新使得家长们很早就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鼓励和认可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特别是那些在严格教育环境下长大的父母,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鼓励之下,变得自信满满的,不再重蹈自己童年时因缺乏自信而错过的种种机会。
因此,这一代的家长们更倾向于对孩子不吝赞美,诸如“你太厉害了”“宝贝,你可以的”“你太棒了”,已成为了日常交流的常态。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鼓励是否真的能触及孩子的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自信与力量?
有些家长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孩子的反应却与他们的期望背道而驰。越是受到鼓励,孩子面对挑战时反而越显得胆怯和退缩。
例如,有的孩子在尝试学习新技能时,一旦遭遇失败,便可能一蹶不振。家长在旁安慰:“没关系,再试一次,你一定能行的!”但孩子却可能因此更加崩溃,甚至决绝地表示:“我再也不想学了!”
为何家长的鼓励,在孩子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正是本文要深入探讨的话题:虽然鼓励对孩子至关重要,但错误的鼓励方式,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在挫折面前更加无助和退缩。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鼓励方式,确保它们能够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与自信。
01 这两种鼓励方式对孩子无效,需要注意避坑
1.浮于表面的鼓励
每当孩子遭遇挑战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你可以的”“你最厉害了”……
然而,我们或许没有想到的是,许多事情并非仅靠说“你可以的”就能达成的。
尤其是在孩子屡次尝试未果后,这样的鼓励反而变成了一种无形的负担。
有位母亲分享了她的困惑,孩子面对数学难题时总是显得畏缩不前,她尝试用各种方式为孩子打气,但孩子的情况并未有所改善。
问题的症结并不仅仅在于孩子的拖延或抗拒,更多的是孩子对难题的恐惧和对失败的担忧。
简而言之,这是信心与能力的匹配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说“你可以的”,无法为孩子带来实质性的信心提升,反而会让孩子更加质疑自己的能力,因为这样的鼓励暗含着父母对成功结果的期盼和担忧。
在孩子看来,自己必须得成功,失败是不被接受的。
此时压力并没有变成动力,因为此时孩子的内心并无底气,反而在这种“鼓励”下更加担心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进而对难题和失败产生更深的恐惧,最终选择逃避。
当孩子对某项任务表示抗拒时,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或者任务难度确实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因此,空洞的“你可以的”,实际上是一种忽略孩子真实感受的敷衍式鼓励。
2.否认孩子所遇困难的鼓励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有些家长在鼓励孩子时,经常会说:
“这件事很容易的,你试试看就知道了。”
“这没什么难的,很简单啊!”
“你看别的同学都做到了,你也没问题的。”
家长这样说的出发点是好的,家长试图让孩子相信,他所面对的问题并不复杂。
然而,孩子和我们所想的却截然不同,在他看来,家长所传递的信息是:你真没用!
家长和孩子的想法完全不在一个点上。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犹豫不决,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没有足够的把握去应对,进而产生逃避心理,并伴随着害怕或焦虑等情绪。
如果我们忽视了孩子的这些真实感受,一味地强调问题的简单性,孩子不仅不会感到被鼓励,反而会觉得更加无助和沮丧:
“我觉得好难啊,但爸爸妈妈却说很简单,难道是我太笨了吗?”
这样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中,认为自己无能且无助,从而放弃努力。
02 孩子面对挑战时的心理需求
在孩子遭遇挑战时,我们的支持需细致入微,充满温情与耐心。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在公园里迷路了,她四处张望却找不到出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父母发现后急忙寻找,当他们找到小女孩时,警察也刚好赶到。看到警察,小女孩显得更加害怕和紧张。
这时,她的父母轻声安慰她:
“别怕,警察叔叔是来帮助我们的。”
“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可以克服这个小小的困难。”
然而,这样的安慰似乎并未给小女孩带来多少安慰,她依然紧紧抓着母亲的手,小声地说:
“可是我还是好害怕,我想回家……”
孩子的话虽然简单,却透露出她内心的真实感受。
对于孩子来说,未知和陌生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他们感到害怕、无助是完全正常的反应。如果我们简单地鼓励他们加油,或者强迫他们勇敢面对,这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这些孩子其实非常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完全可以先认可孩子此时的情绪,比如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也曾有过害怕、无助的心理……
此外,现实中有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在没有做好心理建设的情况下,就强行让孩子参加各种冒险活动,。
当孩子表现出害怕和退缩时,家长则责备孩子不够勇敢。
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反而会破坏他们的安全感和对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的恐惧感加剧,最终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当孩子面临困扰和不安时,他们最需要的是被看见、被接纳和被保护。
我们家长需要向他们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无论何时何地,家长都会在他们身边给予支持和陪伴。
毫无疑问,这是孩子心理上最需要的安全感。
因此,在鼓励孩子时,我们应首先尝试着理解他们的感受,而不是轻视或忽略他们的恐惧和不安。
03 触动孩子心灵的三种鼓励方式
那么,到底是何种鼓励方式,才能够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呢?
1.耐心倾听,接纳情绪
你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将关注点聚焦于他们的情绪之上,承认并接纳孩子诸如愤怒、伤心、失望等负面感受的合理性。
在《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
孩子忧心忡忡地说道:“我明天要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了。”
相比简单的鼓励:“加油,别紧张。我相信你一定能讲好。”孩子其实更希望听到父母说类似这样的话:“你听起来好像很担忧啊,我猜你现在肯定希望比赛已经结束,而且自己还表现得非常出色。”
孩子有时仅仅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而父母的认真倾听或是帮助孩子准确表达感受,往往就能带来积极的变化。
因为你没有否定他们的脆弱和退缩,这种被接纳和认同的感觉,能够极大地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2.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号:父母会与孩子一起共进退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痛苦,你都会陪伴在他们身边共同面对。
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畏难情绪。
相比空洞的鼓励,如果你能站在他们的角度,陪伴他们一同面对挑战,将更能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和鼓舞。
以孩子初次学习滑冰为例,他们在尝试时往往需要大人的扶持和帮助。
当孩子感受到你在稳稳地扶着他们或是在一旁保护着他们时,他们就会因为有安全感而更加放心地去尝试和学习。
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一直为孩子代劳,而是在孩子感到压力时及时给予他们安全感和陪伴。比如:
“别担心,我们一起慢慢想办法解决。”
“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努力尝试的!”
这种适度的帮助能够避免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从而让孩子积累更多积极的经验,慢慢变得更自信。
3.多关注过程和细节表现,不过分强调当下结果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理论中,曾提到过一个重要的概念:“努力追求卓越”。
这个概念给了孩子无限的发展空间。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在鼓励孩子时,也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这种积极心态。
许多孩子由于自尊心强或是受到父母对结果的过度关注,导致他们认为做事情必须一蹴而就、马上成功。
比如孩子在学习画画时,如果一开始画得不够理想,他们可能会沮丧地说:“我画不好!”
那么作为父母,可以向孩子表示:“你只是现在还没有画好而已。”
同时,父母要更关注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细节和付出的努力,比如指出他们某个部分画得特别好,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线条或色彩搭配,都可以给予肯定。
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注和认可,还能激发他们的内在信心,并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
只有父母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无助感,并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和支持,才能帮助他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做好以上三点,相信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对自己充满信心有勇气,敢于去尝试各种挑战和可能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