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苏关系看似仍在蜜月期,实际上早已暗流涌动。针对赫鲁晓夫在上台后大搞沙文主义,使得中苏关系紧张一事,毛主席会见了苏联驻华大使。当时毛主席就说了一句话“万里长城今犹在,哪见当年秦始皇”。毛主席想通过这句话说明中苏关系极其重要,赫鲁晓夫的行为等于建了一道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功绩的墙。双方理应相互谦让,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毛主席的这句话出自清朝大学士张英的一封家书,原话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写这封信的目的,也和毛主席说这段话的差不多。
康熙年间,安徽桐城,有两个名门大家,分别是吴家和张家。这两家是邻居,两家的院子中间只有一墙之隔。
一天,吴家决定盖一座新房子。由于院子里其他地方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了,于是吴家决定贴着两家中间的那堵墙建个房子。
第二天,张家的老太爷在书房里写字时,突然听到屋外传来很大的声响。一向喜欢清静的张老太爷自然受不了这样的打扰,于是把下人叫了过来:“帮我看一下外面是什么情况,怎么这么吵?”
下人出去看了后,回来报告说是隔壁吴家在盖新房呢。
“盖新房?弄这么近,这么响?他怕不是在咱们家盖的?”
“不是。他们在挨着咱们家的那堵墙旁边盖呢!”
“什么?他们也不先和我们商量一下?”
很快,张家就派了几个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墙边。他们大吼大叫着就把吴家的工人给赶走了。
这下两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吴家指责张家不应该干涉他们在自己的地皮上盖房子。但张家则认为那堵墙属于两家共有的财产,吴家要在那边盖房子最少也该通知他们一下,盖了房子后最好还得给他们赔点钱。
为了这堵墙的归属权和使用权的问题,张吴两家吵得不可开交。这事越闹越大,闹得十里八乡人尽皆知,最后闹到了县衙那里。
县令看着互不相让的两家犯了难。他晓得这两家都有人在京城做官,在本地的势力又都很大,他可不敢得罪任何一家。
因此,县令就开始和稀泥,希望两家能够搁置争议。不了了之。然而,吴家坚持要建这栋房,张家又坚持认为吴家不能随便动那堵墙。到最终双方僵持不下,整个案子也就没了什么进展。
张老太爷在家里怎么想都不是滋味,突然想起来,儿子好像在京城官至大学士。现在具体在干啥他也不清楚,不过他可以肯定的是,此时儿子的权力已经可以与过去的宰相相提并论了。
没过多久,远在京城的大学士张英接到了老家加急送来的书信。信上详细讲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加了很多具有感情色彩的字眼。总之让吴家显得像个无赖似的。
张英看完了信,不由得皱了皱眉:“老爷子那争强好胜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想了想,提笔就写了一首诗,包装成信件后就送回了老家。
信上的内容,就是开头的那四句话了。
张老太爷看到信后,佩服地说:“我这儿子,气量就是不一样。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于是,张老太爷便主动向吴家“服软”,不仅不争那面墙了,还主动在那堵墙在自己这边三尺远的位置又重修了一堵墙,表示愿意向吴家让出三尺地。
“你们家要建房子,肯定得多要点地嘛!”张老太爷叫人这么给吴家传话。
令张家没想到的是,吴家在得知张家主动让地后,居然觉得确实自己应该先通知张家,还感到有点羞愧。
紧接着,吴家效仿张家的样子,也同样撤让出三尺来。
张老太爷接到吴家那边的传话:“其实咱家盖房子也要不了这么多地,咱们也让出三尺,今后你们要的话随时可以拿去。”
吴家让了地后,张家也不好意思再去占这地了。两家很快和好如初,而中间那条六尺宽的“无主之地”,也给了附近乡亲们抄近路的方便。
时至今日,这六尺宽的路早已成了本地的美谈,得名“六尺巷”。这种搁置争议,互相理解的做法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同样也适用于国与国之间。毛主席当时引用这句话,或许就是在劝苏联方面要心胸开阔一点,不要计较于太小的得失。
比较遗憾的是,苏联并没有听取毛主席的意见。在苏方的一意孤行下,中苏关系最终降到了冰点。事实上,如果在冷战时期美苏双方都能理解“六尺巷”故事的深刻内涵,或许就不会那样剑拔弩张地空耗那么多年了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