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放着一架特殊的T-62坦克。坦克左侧车体上有一个小孔,是中国军队反坦克武器击穿的,摸到这样一架坦克,就仿佛摸到了1969年那段艰难岁月。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关系还处于“蜜月期”。然而双方在共产主义前提下的意识形态矛盾越来越大。苏联希望自己做龙头老大,所有的小弟听他指挥。苏俄在自己国内发展重工业,其他的国家做轻工业和农业。这样做对苏俄的好处是巨大的,只要苏联不分裂,那么苏俄就永远能够依靠自己的重工业做老大,想让别的社会主义小弟干啥就干啥。此时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斯大林的铁腕统治虽然令部分民众不满,但是其带领人民在二战中对抗德国取得胜利,声望还是颇高的。
赫鲁晓夫则完全不同,他全盘否定斯大林,而且还对中国颐指气使。中共方面并不愿意苟同全盘否定斯大林的行动。此后,中苏双方的分歧从思想方面具现化扩大化,直到1958年,苏联提出要在中国领土和领海上建立中苏共有共同管理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这些涉及到了中国的主权问题,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坚决拒绝。要知道,苏联的海军已经比中国强大很多了,他们如果和我们“共同管理”中国领海,很难说中国到底是独立国家还是被苏联手变成了小弟。现在能提出“共同管理”,是否将来就能提出“驻军”了呢?
赫鲁晓夫也并未止步,1959年他在同中国领导人会谈时,要求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这怎么可能呢?同年12月,毛泽东提出了“修正主义是否已经成了系统”的问题。1960年4月,中共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文,阐述桂林中共关于战争与和平。无产阶级专政、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等观点,实际上赫鲁晓夫的一些问题也包含在其中,只是没有明确点出是赫鲁晓夫。6月,赫鲁晓夫则对中共进行了猛烈地抨击。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决定立即召回在我国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可以说,此时的中苏矛盾已经摆在了明面上。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后,中共与苏共的意识形态争论越演越烈。中方认为苏方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中共希望改善中苏关系继续友好往来,然而勃列日涅夫依然坚持原来的立场,还想中苏边境不断增兵,并向外蒙古派出驻军。1966年苏共召开二十三大,中共决定不派代表出席,中苏两党关系降至冰点。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中苏之间剑拔弩张,极有可能开战。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中国把苏联称为“社会主义”。
弄清楚了中苏交恶的时间与来源,那么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这场关系破裂根本上源于思想的不同。之后的领土争端是思想方面的矛盾在现实方面的体现与延伸。珍宝岛位于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且原来与中国大陆相连,只是由于江水长期冲刷带走泥土,1915年才形成小岛,在枯水期依然与中国江岸连接。由于它两头尖中部宽,长得像中国的元宝,因此取名珍宝岛。岛上的湖泊与乌苏里江连通,我国渔民早在19世纪初就上岛生活。无论从河道划分还是从历史来看,珍宝岛都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领土。
虽然苏联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但是领土主权是一个独立国家不可侵犯的底线之一,绝不是苏联说划走就划走的。且从沙俄时代到修正主义时代,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对扩大自己的领土有着难以消解的执着。另外,即便是到了今天,俄罗斯非官方意见中也还有这样一种奇怪的“黄祸论”:中国人可能会在西伯利亚地区通过先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逐渐事实上成为西伯利亚土地的占有者。而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偏见既不可理喻又以己度人。事实上,沙俄才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而到了1968年,越界行为又一次上演。苏联派出军队,抢夺中国渔民捕鱼工具且打伤中国渔民多人。
1969年1月到2月,苏军多次攻击我国巡逻队、抢夺武器。为了遏制这种恶意行为,1月24日,中央军委指示沈阳军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下令我军可以在苏军先行攻击的情况下还击苏军。1969年3月以后,苏军集结大批军队,配备了坦克、装甲车,在炮火掩护下多次入侵我国领土。坦克达到70辆,火炮380门,装甲车及自行火炮150辆,地面部队一万多人。我军也没有干坐着,立即紧张地准备起来。此前苏军就已经在中国北方屯兵百万了,这几个月来仅仅是小规模的骚扰,还没有形成如此大型的、成规模的武器群。
然而事情发展到现在,既要做好打小仗的准备,也要做好小规模冲突变成大规模战争的准备。一旦苏军快速增援,大举入侵,那么很有可能中苏之间将从意识形态分歧白热化到战争敌我双方,那么中国在这样的大规模入侵下,为了保全领土很可能要付出一场血战。彼时苏联的武器装备由于同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进行冷战意识形态斗争,数量庞大且比中国先进很多。中国本来就一穷二白,1969年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经济动荡,政治动荡,碰上苏联来一场大规模战斗对我们非常不利,很有可能会战败。
我军在作战会议上共同商讨后认为,我们应注意形成纵深,在乌苏里江西侧岸上的树林中留出足够的预备部队。要知道,黑龙江地区有大量的原始森林,十分茂密,非常适合隐藏后备力量。同时我们还要把炮兵部队集中使用,以期形成局部火炮优势,撕开一个口子减弱苏军的进攻势头。且由于当时我国的军事武器装备确实落后于苏联,现有的直瞄火炮和火箭筒有可能无法击穿T-62坦克的正面装甲,应当在苏军坦克的行动路线上构筑雷场,并集合手榴弹、反坦克炮、火箭筒等配套装备。此时是3月,黑龙江纬度高且处于寒流带,冬季还没过去,气温非常低。我军还编了一套顺口溜“耳戴套脸戴帽,裤带扎棉袄,手往怀里抄,夜里执勤被偷懒,困了喝酒别睡觉”。虽然顺口溜有些地方并不是很科学,但是对于当时的部队潜伏来说,确实提高了耐力。
3月14日晚9时,按预定计划,雷场布雷完毕,留下一个班的小队在岛上潜伏。
3月15日凌晨,苏军的上岸时间很讲究,他们认为3、4点钟是人最疲倦的时候,中国军队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放松警惕。且气温很低,人更容易疲惫,这个时间上岛没人拦得住苏军。然而这个时间我军小分队已经潜伏了四个小时了,他们很快发现了苏军的行踪,前线指挥临时改变计划,向潜伏小分队增援一个加强排。炮兵部队潜伏苏军,两个炮群封锁江面。8:05,苏军沿着江面朝巡逻队发起攻击,被潜伏分队抓住苏军侧翼暴露的时机开火,后方炮群打击江面,苏军两辆装甲车被击毁,苏军撤回江岸。
9:46,苏军经过调整发动了二次进攻,正面3辆坦克。由于我方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只能采用贴脸战术阻挡苏军坦克。T-62确实是好东西,一顿火箭筒伺候还是没能击毁,车灯、天线、履带护板全坏的情况下,依然逃了出去。此后,苏军又用了纵深火炮、坦克炮,我军则使用了75毫米反坦克炮做应对,炮兵神兵天降,炸到了对岸的苏军指挥所,苏军指挥员身亡。当然我军有钢铁般的意志也不是真正钢铁般的身体,在苏军的武器优势下也没法“万炮丛中过片甲不沾身”,指挥员受伤。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熟知的重头戏——T62争夺战。3月15日我军将T-62坦克引入雷区,坦克履带被炸断,停留在珍宝岛的冰面上。我方为了抢到当时非常先进的T-62带回去做研究,在3月20日派出排雷小队上岛,却被装备了精良夜视器的苏军狙击手击中,导致排雷行动中断。苏军也不能坐以待毙,3月21日苏军成功打晕我方的护坦克战士,把足量炸药塞进坦克,却被一阵冲锋枪声吓得赶紧逃跑。
我方一看苏军这架势,明白了T-62对于苏军的重要性。中央军委下达要求:务必保护完整,供军事科研单位研究。我方紧急架设人工绞盘,配合载重汽车将坦克拖走。苏军一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带不走的你们也别想要!用炮火昼夜不停地轰炸着这辆坦克,终于把冰层炸开,坦克成了泰坦尼克,乌苏里江成了大西洋。这么冷的天,这么厚的冰层很快就会重新冻上,坦克这么重,中方就是愿意派人下水捞坦克,苏军还能在岸边往水里炸。
潜水分队到达后,连续捞了一整天,都被密集的炮火阻碍。没想到,第二天,一位潜水员从下水到出水都没有被苏军炮击!幸运之神来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军立即在当天晚上用人工绞盘把坦克拉出了江面,天亮后连坦克带钢缆全藏起来了。又依靠两台藏在林子里的拖拉机把坦克拖了回去。研究完毕,这台T62坦克便被送到了中国军事博物馆,成为了苏军入侵珍宝岛的铁证。
由于在珍宝岛战役中,我军的主要反坦克武器并不能有效打击T-62,使得中国坦克和反坦克技术知耻而后勇,快马加鞭大发展。而苏联当时的态度也确实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政府”。甚至对华强硬派——时任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主张使用核武器,“一劳永逸消除中国威胁”。所幸的是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人还没完全昏了头,毕竟中俄交恶,受益的是美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珍宝岛战斗结束,苏联就急于通过和中国谈判的方式解决边界问题。然而苏方代表所谓的“解决”只是火上浇油,死活不承认沙俄强加于中国的条约是不平等的,长达9年的谈判依然没有解决问题。而这时,中苏恩怨终于引来了隔了一个太平洋的美国——此后,中国便快速与美国交好。终于,中、苏、美形成了一个既充满矛盾又互相制衡的三角关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