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立即订阅

本期内容节选自《细读商业经典》读书会员课,在这一期课程中张笑宇老师解读了《智人之上》,登录吴晓波频道App,收看完整内容。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今天推荐的《智人之上》是《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今年9月的新书,如果你想要了解未来世界会怎样被信息、算法、人工智能影响,那么你要看这本书, 它让我们用全新的方式重新看待信息和人类历史之间的很多关系。

而在了解人工智能怎样改变我们的历史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信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今天我们跟着张笑宇老师,首先了解人的信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杂信息观下的三种不同真相

很多人持有的信息观,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观,即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信息可分为两类:真实的和虚假的。并且所有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去伪存真。

尤瓦尔·赫拉利说这就是简单的信息观。 而称之为“简单”的原因在于,这个世界的信息远非仅由真假构成,这种分类过于简化。

作者认为,真正的信息观念应当是一种复杂的信息观。持有这种观念意味着, 当正确理解信息社会时,应当认识到信息的真相并非单一,复杂的信息观就是要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不是只有单纯的一种真相。

尤瓦尔·赫拉利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真相。

第一种真相为客观真实,即指我们主观意志改变不了的真实。 例如,面前的这本书,是由纸张构成的,而非黄金或木材;它具有一定的重量,如果用它击打头部会感到疼痛。

这些都是客观真实的体现,因为它们是独立于个人感知和意愿之外的物理属性。

客观真实是我们最容易理解的一种真实,但它不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

与客观真实相对的,为 主观真实,即指只是主观地认为所指事物是真实的,但其实可能并非如此。 这种主观真实虽然客观上不是真的,但却对我们产生了真正的影响。

比如,在中国古典名著《三言二拍》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名书生因为赶路十分着急,但却没有地方住宿,他因此去一户人家借住。家中只有一位老奶奶,这个老奶奶虽然目不识丁,但满面慈祥。

夜幕降临,熄灯后,书生发现老奶奶在黑暗中似乎散发着光芒。

书生看到老奶奶的不同寻常,认为她肯定是一名吃斋念佛诵经的好人。于是便向老奶奶询问她平日里诵读的经文。老奶奶回答说并无特别,只是念诵六字箴言。

所谓的六字箴言,即众所周知的“唵嘛呢叭咪吽”。但是这个老奶奶的念法是错的,因为她不识字,念诵的是根据听闻而误传的版本。她就如此念诵了四十年。

书生于是告诉了她正确的念法。但第二天书生发现,老奶奶在念经的时候就非常别扭,脸上也没有了红光,神情都变得非常惶恐和不自然。

书生当晚就做了个梦,梦里面神仙告诉他:关键其实不在于念经时是否正确,而在于是否心诚。老奶奶原本是心无滞碍的,她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有了信仰,因此内心非常强大。

但你的指正却使她不再自信,她突然发觉自己从佛学里边学到的内容是错的,因此开始怀疑一切,诚惶诚恐。此时,她便不具备信仰的力量。

这个故事揭示了主观真相跟客观真相之间的区别,以及真假的相对性。

比如,某人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但他对此并不怀疑,这种误解对他而言是坚定不移的。

这种误解可以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激励他采取行动。即便理解上的错误,对于他个人而言,也具有其价值。因此,这可以被视为一种主观真实。

听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对真相的认知更深入一层,然而,还有第三种真实,即主体间真实。

所谓主体间真实,本质上是指共识。 这种真实可能没有任何现实基础,可能仅仅是想象的产物。但在你我之间,如果你我都将其视为真实,那么它就被视为存在。

这种纯粹基于共同构建的想象,同样能够极大地影响我们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80%的信息属于主体间真实。 例如货币,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张100元人民币的纸本身并不具有100元的价值,它的物理成本远低于其面值。

然而,因为我们都认同这张纸币的价值,它便在经济体系中具有了100元的购买力。

类似地,黄金和比特币等资产的价值也是基于共识而存在的。只要我们共同认为它们具有价值,它们就在经济交易中被赋予了价值。

这种基于共同信念而形成的价值,即使没有实体支撑,也能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再比如宗教,对于宗教中所描述的绝对存在,如全能的上帝或释迦牟尼,虽然无法通过实证来证实其存在,但信仰者将其视为真实。

当个体和群体都接受这一信仰时,它便能发挥作用、约束行为,让你奋不顾身地投入如宗教战争等行为之中。

这些在赫拉利看来都是共识,即一个主体间都承认的事实,所以它能发挥巨大作用。且在当前世界,有80%的情况之下是被这种主体间事实联系在一起的。

确实,世界中的信息是由多种复杂的真实性交织而成的。某些事物可能在你看来荒谬可笑,但对他人而言却具有深刻的意义。

因此,我们在认识各种事实时,要意识到真相分三种不同的情况。 在理解信息的真假时,要多想一层,判断属于客观真实、主观真实,还是主体间真实。

在作者看来,当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思考信息时,你就有了一种复杂的信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的传播与组织的关系

上述的内容即为《智人之上》这本书的引言部分,为接下来的深入讨论奠定了基础。

来到第一部分,探讨了从信息的历史角度审视人类历史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所处社会的组织方式、政治制度的运行方式,有莫大的关系。

比如,通过政治动员很多人团结起来做同一件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操控,转化为集体行动至关重要。

所以, 所有的政治系统本质上都是在生成和传递信息方面下功夫的。

古代驿站的存在,就是因为皇帝的旨意要通过它的传导实现逐级下发。

对古代基层行政有研究的同学可能知道,在皇帝的旨意发布之后,鉴于众多民众不识字,便需要专门人员来阐释皇帝旨意的具体内容,阐述皇帝所鼓励和不鼓励的行为。

在乡镇之中,这一活动构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公共生活方式。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拥有形形色色的媒体渠道,包括电视、自媒体及社交媒体等。同样,在西方社会,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影响力极为显著。

然而,仅仅拥有一本圣经并不足以获得教会的认可,也不代表一个人就是虔诚的信徒。

熟悉中世纪教会史的人应该了解,自13世纪起,教皇明确禁止私自解读圣经。即便个人具备阅读圣经的能力,并且能够理解其内容,个人对圣经的解读若与教会的立场相悖,便可能被视作错误甚至非法。

任何敢于公开传播个人解读的行为,都可能遭到教会的惩罚。因此,只有通过教会中受过专业训练的神父进行的解读,才被认为是规范的解读。

确实,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神教的、有公认经典的系统里,政治组织也需要管理信息传播的权力。通过垄断对它的解释权,以保障实现他们的目的。

这表面上看似只是关于文献的问题,但实际上,它涉及政治组织的兴衰、统治者如何引导民众思想,以及与生死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传播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组织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在理解信息跟组织之间的关系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明确信息是必须被筛选的,信息也是必须被压缩的。因为这个世界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以上内容来自《细读商业经典》,在这一期节目里,张笑宇老师进一步阐释了 人工智能发展下,信息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对未来人类社交、文化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欢迎前往吴晓波频道APP观看视频解读。

《细读商业经典》最后1天

限时8折,再赠30天

点击下图▼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