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美国媒体曝光称,G7即将联合欧盟召开一场“扩大会议”,专门商讨如何对中国动手,以及让中国为“援俄”付出代价。这件事原本就是捕风捉影,由一份所谓的“情报文件”引起的,上面说的是所谓的中国和俄罗斯联手生产军用无人机,没有拿出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当然对于欧盟和美国来说,文件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栽赃中国的东西。所以在上周欧盟外长已经开了一场会议,声称要让中国“付出代价”。
在26日多家外媒报道,欧盟即将和和G7外长联合召开会议,31个国家共同讨论对中国“动手”的问题。彭博社表示根据他们得到了信息,这些国家准备对中国采取行动,但欧盟和G7有明显的不同。欧盟现在的消息是想制裁中国的企业,也就是和这件事相关的“无人机公司”;但G7是要在“自身法律框架内采取行动”,也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对中国整体采取行动,而不仅仅限制于企业。
在俄乌冲突延宕的复杂地缘政治棋局中,欧盟与美国频繁抛出所谓“中国援助俄罗斯”的无端指责,编织不实叙事,掀起舆论波澜。这一现象并非偶然,拜登早就开始鼓动欧盟以此对付中国,到现在他们还是“跟”了。欧盟作为北约关键成员构成部分,政治军事安全很大程度“挂靠”于美国主导联盟框架。美国深谙维持欧洲对俄敌意、将冲突长期化,能强化欧洲对其军事依赖,防止欧洲“离心”自主。污蔑中国援俄,成为他们向美国奉献诚意的钥匙。
现在的问题是,欧盟到底要对中国采取什么行动,真要发动“国家级制裁”吗?在拜登即将下台的窗口期,大概率是不可能的。G7之一的德国现在已经承受不起损失了,像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因天然气供应不稳、高价困扰,被迫调整全球布局。美国则趁虚而入,借液化天然气高价倾销欧洲,成欧洲“能源救星”,填补俄能源空缺。同时,制造业回流美国呼声下,欧洲面临产业空心化隐忧,不敢继续和中国恶化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匈牙利经济学者前段时间就多次警告称,欧盟正在趁拜登默契借“援俄”莫须有罪状,从外交孤立、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等维度多维发难中国。欧盟现在被西方的反华势力裹挟其中,一是怕忤逆美国失“庇护”;二是恐中国崛起分食国际资源、市场蛋糕,削弱欧洲全球事务“话事权”。通过不实指责,妄图迟滞中国发展步伐,在国际舞台边缘化中国,所以他们的制裁更大程度上还有政治宣传的意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