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好“供需桥” 拓宽“就业路”(主题)
—— 黔西南州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副题)
黔西南日报记者 毛倪佳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提升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打造“返岗直通车”品牌……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全面、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据统计,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农村劳动力跨省务工规模保持在50万人左右。
务工群众乘坐大巴车返岗
构建“1+2+2”服务体系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
近日,兴义市民曾女士来到黔西南州兴义市人力资源市场,参加当天下午举行的“周周招聘会”。在浏览了一遍招聘企业和岗位信息后,小曾与一家企业进行了交流沟通,双方约好下周面试。
“我今天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没想到这么顺利,线下的招聘会还是更直接一些。”曾女士笑着说,自己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和小学教师资格证,目前准备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教师岗位。
公共就业服务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举措。我州着力构建“1+2+2”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提升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完善“一个园区”。以省级黔西南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主体,在8个县(市)建设分园,构建州县联动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促进岗位资源、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成立黔西南州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实施产业园入驻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培训计划,通过指导能力提升、人力资源发展趋势、人力资源数字化时代转型、人力资源升级转型等培训,累计培训235人次,参训率100%。
完善“两个市场”。在8个县(市)新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求职招聘、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人才服务等“一体化、一站式”综合服务,累计发布空岗信息38万个,提供求职登记服务9.6万人次。建立县级零工市场11个、乡村两级零工驿站152个,推动零工服务全覆盖,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发布零工岗位信息15.56万个,累计促成零工务工7.75万人次。
完善“两个站点”。整合资源建设200个“人社+”村级标准化服务站,推动人社服务下沉,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公共服务,提供培训、社保、人才等服务5.97万人次。按照全省劳务协作站体系化建设的总体部署,深化跨省区劳务协作,在东部用工集中城市建设劳务协作站15个,积极开展走访企业、岗位推荐、返乡返岗、政策咨询、存贷款金融服务等,促进农村劳动力集中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四个省份务工45万人。
组织高校毕业生进企业参观
构建“1+8+N”培训体系
提升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通过参加“黔灵女”家政公司举办的技能培训,家住兴义市洒金街道南兴社区的岑永丹走上了工作岗位,而在此之前,她是一位全职宝妈。
“我先是参加公司举办的育婴师培训,在考到初级育婴师资格证后,当起了不住家的‘阿姨’。后来,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和孩子,又参加了家政服务培训,做起了保洁工作,时间更灵活自由,收入也没有减少。”岑永丹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满意。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为此,我州全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构建“1+8+N”培训体系,不断促进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坚持“一个方案”抓引领。结合贵州省推动职业技能高质量发展“1+4”文件,落实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贵州技工、黔菜师傅、黔灵家政、黔旅工匠“四项工程”建设,探索开发符合地方产业结构、满足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需要的专项职业工种45个,组织开展多层次、高质量、特色化职业技能培训1.89万人次,开展东西部协作培训1.07万人次。
建设“八个基地”强供给。争取发改部门项目资金,建设黔西南州公共实训基地,统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支持县(市)建设7个培训基地,州级实训基地提供旅游酒店、基建、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机电一体化等5个领域24个工种的实训服务,县级培训基地开展茶艺、评茶、制茶、中式烹调师、农艺工、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40个工种的培训服务,实现州县联动、县县覆盖。
拓展“N个渠道”重培养。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推动黔西南技师学院独立办学,支持各类技工学校招生办学,鼓励各类企业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全州现有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1个、省级6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支持创业人才发展,举办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州级选拔赛,推荐参加省级决赛的项目获得三等奖5个、优秀奖8个。
开展茶叶加工技能培训
固化“四个机制”
持续打造“返岗直通车”品牌
“没想到在家里报个名就能免费坐飞机外出务工。”今年年初,兴义市雄武乡的王启富夫妇笑容满面,与28名返岗务工群众,坐上了兴义飞往宁波的免费返岗就业航班。
从2020年开始,我州开通春节后的“返岗直通车”,通过包车、包机、高铁、火车、发放补贴等多种方式,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安全、便捷、有序返岗。为做好这项就业保障服务工作,我州固化“四个机制”,持续打造“返岗直通车”品牌。
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在全省统一部署基础上,采取强组织、保岗位、保运输、优服务的做法,元旦、春节期间返乡返岗监测服务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组织开展了2024年春节期间服务务工群众“四提四强”行动。同时,春节前后15日采取“日调度”方式,其余时段综合采取半月调度、每周调度等方式,强化返乡返岗监测实效。
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在返乡阶段,强化人社、公安部门的数据比对,相关信息自上而下反馈;强化人社、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力量整合,在飞机场、汽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置返乡就业服务点807个。在返岗阶段,强化人社、交通、公安等部门的职责分工,优化人员组织、运力调度和交通安保,满足群众集中出行需求。
建立座谈关怀机制。春节前后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用好“人社+”村级标准化服务站、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等公共就业服务阵地,召开返乡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座谈会421场次,了解在外感受、返乡见闻和意见建议,累计为0.55万名群众代表讲政策。同时,以外出务工返乡群众、留岗过节群众家属为主,开展春节走访慰问1.96万人次。
建立返岗保障机制。正月初六启动返岗工作,通过“五个一批”方式(专列直送一批、飞机快送一批、包车护送一批、自驾帮送一批、政策惠送一批),帮助群众迅速返岗、外出增收。2024年春节前后,累计帮助返岗就业23.50万人,新增外出务工0.36万人。
(图片由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
来源:黔西南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