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11月27日电 (孙书宇)深圳,在这座以创新著称的城市里,有一批曾经承载过一代人记忆的工业遗存,这些旧址见证了深圳逐渐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
如今,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工业旧址通过更新改造的方式重获了新的生命力,这些迎来第二春的工业旧址不仅是深圳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见证,更是为当代城市经济增长注入发展新动力的重要角色。
近日,人民网“中外记者看深圳”调研团走访金啤坊艺术街区和罗湖区清水河铁路工业站,深入了解深圳如何以独特的创造力重新定义这些旧工业遗存。
金啤坊艺术街区
金啤坊艺术街区位于罗湖区东晓街道的东昌路,曾是深圳本地人熟悉的原金威啤酒厂所在地。金威啤酒厂曾为深圳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然而,当工业转型升级的大潮席卷而来,金威啤酒厂的生产属性逐渐褪去,留下的是具有鲜明工业特征的厂房和设备。
2019年都市实践研究团队从场地的社会可持续性出发,对金威啤酒厂工业遗存再利用,经过创新改造的金威啤酒工业厂旧址于2022年以“金啤坊艺术街区”的新面貌向公众开放,它以啤酒文化为主题,在保留原啤酒生产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注入了文化、艺术和生活元素,赋予了旧址新的功能和定位。这不仅仅是对工业旧址的再利用,更是一场让工业旧址与城市新生文化融合共生的实践。
位于金威啤酒厂旧址内的一家酒吧,巧妙地将遗存的酿酒设备融入装饰设计,赋予酒吧空间以独特的工业风情。人民网 孙书宇摄
罗湖区清水河铁路工业站
罗湖区清水河铁路工业站,原为广九铁路上的一座火车站,上世纪60年代,为保障香港居民的生活需要,“供应港澳鲜活商品三趟快运货物列车”(751、753、755次列车,简称“三趟快车”)于1962年正式开行。
深圳工业站,作为“三趟快车”抵港前的最后一个铁路中转站,承担着对鲜活物资的转运与调度任务。2010年6月16日,随着755次列车在郑州北站完成最后一趟供港任务,“三趟快车”结束了其长达48年的特殊使命,承载着深港合作记忆的铁路线驶入了历史。
尽管“三趟快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深圳工业站的价值却没有因此消逝。如今这里已被打造成深圳工业站·深港文化创艺街,有全国首家“三趟快车”专题博物馆。在“三趟快车”博物馆,公众可以通过“三趟快车”时间轴、运行路线图,回顾这段跨越深港的时代记忆,而馆内还原的上世纪80年代调度室场景,更将昔日深圳工业站的日常工作一一再现,呈现出深港合作的时代缩影。
清水河铁路工业站以全新的面貌,沿着轨道延展的方向,继续承载历史记忆,连接未来篇章。
深圳工业站保留的站台设施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昔日繁忙的景象。人民网 孙书宇摄
这些改造后的旧址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变化,更是一座城市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在深圳,旧址的创新改造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