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母亲河养育了华夏儿女,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论中华文明,古代发达于黄河流域,文化艺术的中心在北方的长安和洛阳,宋元以后逐渐南移至长江流域以十朝故都金陵为中心的江苏地区。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自古文化昌明,人文积淀深厚,历朝历代,绘画艺术无比辉煌,在中国绘画史上名流星布,千古流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苏经济发展积累雄厚实力,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艺术发展奠定雄厚实力,促进了江苏美术吞吐扬弃、守正创新,继往开来、气象更新,使江苏美术被誉为中国美术“半壁江山”,从古至今诞生于江苏的画派几乎占据了中国绘画流派总数的一半左右。
所谓“艺术”,是哲学与科学的抽象实体,有时被称为精致艺术或美术,指凭借技巧、意愿、想像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器物、环境、影像、动作或声音的表达模式,达到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的人类用以表达既有感知且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的过程。
艺术品决定了艺术家和欣赏者的存在,艺术品作为中介使艺术和世界产生关联。一般而言,书画艺术鉴赏具有三个递进层面:第一层面是视觉印象;第二层面是笔墨技艺;第三层面是精神感悟。作为精神消费品的艺术作品,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即通过作品让人与世界即社会与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审美的“审”是动词,主体是人;“美”是客体或对象。美是属于人的美,审美现象是属于人的现象,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引用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关于品牌的论述认为,人们需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解决的场景问题,以及场景中激发的情感和生活意义。
有鉴于此,江苏美术如何推进海外传播与交流?海外传播与交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方紧密合作,实现江苏艺术家与优质作品、海外欣赏者与展示平台、现代展陈技术与传播渠道等元素的深度整合,才能形成真正的海外传播合力,提升海外传播效能。其中应有之义,应当聚焦体现江苏美术鲜明特色的核心意念,塑造具有高标识度的海外传播品牌,充分展示江苏美术的无穷魅力。
“中国江南,江苏美术”——应当也无疑是江苏美术海外传播的文化符号与品牌魅力。《忆江南》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纵向上看,历史上唐宋以来中华文明由北南渐,江南成为“谁不忆江南”的富庶之地;运河时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是令人神往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创造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苏南模式”;新时代现代化示范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苏南样本”。学者认为,江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南文化则是中华文化最富人文魅力和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成为无数人的精神家园,读懂江南就是读懂中国。
依据相关权威研究显示,从有着“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人”之称的顾恺之,到南朝五代画家董源,山水画则开始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涵,以描绘江南景色见长,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流派;元代迎来江南水墨山水画的高潮,涌现了“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其中黄公望以他最著名的《富春山居图》成就首屈一指;被后世称为“明四家”的沈周、文徵明、仇英和唐寅也广为人知,也被称为“吴门四家”;明代画家王绂、作画强调写意的董其昌、包括八大山人在内的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以及清代的“扬州八怪”等也颇受关注。
进入20世纪,具有现代教育色彩的无锡美术专门学校诞生,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吴观岱、胡汀鹭、徐悲鸿、钱瘦铁、杨令茀、贺天健、周怀民、钱松嵒、吴冠中……众多江苏大家注重美术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进一步夯实了江苏美术重镇的地位;崛起自江苏画坛的“新金陵画派”,则是以傅抱石为首的江苏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反映现实,是对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开拓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画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新金陵画派”发扬民族绘画传统,力行深入生活,实现了中国画笔墨语言与时俱进的发展正式崛起,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江苏美术影响全国的一个重要的绘画流派;进入新时代,“新金陵画派”愈发大放光彩,始终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他们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回应与追问,也有对当代艺术的吸收和推进,更有对当代人审美的尊重与表达,将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综上所述,事实上,江南秀美的水乡山川,江南灵秀的人文传统,江南神韵的丰富多彩,从自然的江南到人文的江南,从传统的江南到现代的江南,从具象的江南到意象的江南,从古至今一直是江苏美术的源与流,“江南水墨”成为江苏美术的创作源泉与鲜明特征。推进江苏美术的海外传播,凸显“中国江南”精神内核与艺术特色,具有极高标识度、认知度,美誉度,具有极大传播力、接受力、影响力,应当是江苏美术海外传播与交流的优选实现路径。
围绕如何凸显“中国江南”特色传播江苏美术魅力,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言:
一是明确受众,实现精准传播。江苏美术在推进海外传播与交流中,应当首先明确传播对象受众群体,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与反馈,实现建立在有效需求基础上的精准传播。据相关数据,现在旅居海外的华人约7000万,由于特殊的人文血脉,海外华人应当成为江苏美术海外传播与交流的首选受众群体。
二是强化特色,实现品牌塑造。历经从古到今一代代艺术家的智慧凝聚与潜心创造,江苏美术在海内外享有美誉,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应当接力发力,进一步聚焦并强化具有地域标识度、全球认知度、传播直达度的鲜明特色,聚焦“中国江南,江苏美术”这一核心概念,发力打造文化符号,持续释放品牌魅力。
三是开辟渠道,实现有效触达。随着时代的变迁,“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过往,再香的酒也要注重推广。江苏美术扩大海外传播与交流影响力,应当广泛开辟品牌营销渠道,比如充分利用我国设在海外的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文化中心等机构,也可沿着高质量共建的“一带一路”与“走出去”企业合作,实现有效传播。
四是注重创新,实现智能链接。随着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红成为重要国际传播主体,如何打造国际传播内容IP,发挥知名IP品牌具有的天然传播力,从而降低海外传播的阻力,成为国际传播新趋势。江苏美术界应当促进艺术家善于运用高科技手段,使AI助力海外传播,不断扩大传播覆盖面,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何建华,现为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原副院长,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此文系根据11月17日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通大学联合主办的“江苏美术的海外传播与交流国际研讨会”上发言整理而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