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际,国民党大势已去,众多人士纷纷撤离至台湾避难。胡宗南麾下虽仍掌握25万雄师,然而这股力量已难以成为阻挡我军前进的坚固壁垒。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胡宗南的宅邸悄然迎来了两位不同寻常的访客。一番交谈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胡宗南竟情绪失控,泪水如泉涌般滑落,失声痛哭起来。
这两位到访的宾客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会让胡宗南的情绪瞬间崩溃,泪水如泉涌般倾泻而出,哭得如此伤心欲绝?
【败退汉中】
1947年,国民党实施的全面进攻策略并未奏效,反而因兵力过度分散而蒙受重大损失。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老蒋深感无奈,只能痛下决心,调整战略方向。
他深知无法彻底铲除我方力量,故而决定削弱我们的影响力。老蒋调整了战略部署,将主要攻击矛头,对准了华东与陕北这两大关键区域。
华东地区对我党而言,堪称军事要塞,部署着雄厚的兵力。而陕北,则是我党坚不可摧的抗日堡垒,党中央与诸多领袖均坐镇于此。蒋介石将主攻方向对准山东与陕北,其意图之险恶,不言而喻。
相较于华东地区,陕北所面临的困境无疑更为严峻。陕北兵力相对匮乏,然而其面对的敌人却并不比华东的轻松,甚至更为棘手。
陕北迎战的对手,正是赫赫有名的“西北霸主”胡宗南。早在1937年,胡宗南便受命坐镇西安,其势力之盛,一时无两。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岁月里,胡宗南始终坚守在西北大地,未曾踏足他方。即便战事最为棘手之际,蒋介石也未曾考虑调动这位麾下的骁勇之将,让其离开熟悉的战场。他如同一座屹立不倒的堡垒,牢牢扎根于西北,用坚韧和忠诚守护着这片土地。在最危急的时刻,老蒋依然对他充满信任,不曾动摇其驻守的决心。
过去十年间,胡宗南于西北之地默默蓄力,静待时机。蒋介石提供的军饷与尖端武器从不曾短缺,而他更是巧立名目,常以更新装备为由,从蒋介石那里额外争取到不少资金支持。
在国民党军官因战局失利而愁眉不展之时,胡宗南却显得格外从容。他所镇守的西安,仿佛被命运的盾牌保护,未曾遭受日军铁蹄的践踏与侵扰。
身处西安多年,胡宗南在老蒋的扶持下,真可谓是兵士精锐、战马雄壮。相比之下,我党在西北的势力就显得颇为薄弱,完全无法与势力庞大的胡宗南相提并论。
延安物资匮乏,难以支撑庞大的军队开支。因此,当西北野战军初建之时,其麾下仅有区区两万余众,且这支队伍中还混杂着后勤补给与文职处理的人员。
尽管这两万余人中,多数仍隶属于贺老总麾下的晋绥野战军,但这一现状无疑凸显出,延安的军事防御力量显得尤为薄弱,实力不容乐观。从这一构成不难看出,延安的军事基础尚显脆弱,两万多的兵力中,大部分仍依赖贺老总带领的野战军支撑,其军事实力之弱小,可见一斑。
当胡宗南接到指令,要他对延安发起攻势时,他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兴奋。多年扎根西北的他,对延安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早已了如指掌。
数年前,延安曾一度陷入生存困境,几乎难以为继。幸得毛主席发起大规模生产运动,犹如甘霖普降,使得延安百姓得以重获生机,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为了全力投入生产,驻守延安的部队纷纷投身于农耕与畜牧,军事训练因此被搁置一旁。随后,虽有晋绥野战军增援,但其兵力之薄弱,犹如涓涓细流,难以填补人数上的巨大空缺。
胡宗南麾下雄兵数十万众,对延安仅有的两万余众毫不放在眼里。他心怀妙计,以为只要对延安实施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便能将我党势力彻底围剿,一举擒获。
然而,胡宗南对一项至关重要的情报浑然不觉——他策划突袭延安的阴谋,早已落入我党的视线之中。为确保中枢无忧,毛主席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让延安暂时从视线中淡出。
在延安的悠长岁月里,他们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情感深厚。然而,当生死存亡的关头来临,党中央只能怀着沉痛的心情,割舍这共同拼搏过的圣地,踏上新的征程。
即便胡宗南未曾发起对延安的攻势,我党亦将主动撤离延安。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推进,我党的革命重心必然会朝着东方转移,这是大势所趋。
党中央之所以选择在西柏坡扎根,而非重返延安,自有其深刻缘由。这一决定背后,蕴含着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与战略考量,使得西柏坡成为了新的历史起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