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海音

林海音本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父亲是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1918年3月18日,她出生于日本大阪,5岁随父母迁居北京,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北京被她视为精神上的故乡之一。

1937年,林海音从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在《世界日报》做记者、编辑。1948年11月,回到台湾,此后受聘于《联合报》副刊、担任主编。1960年,出版小说集《城南旧事》,书中通过英子对往事的回忆,反映了作者本人对于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如去知道林海音的名字就是通过《城南旧事》,不过最初并不是小说,而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事实上,如去对于这部电影的情节,除了记得一个年轻人偷人东西来供养弟弟上学以外,其他也几乎全忘掉了,唯一记得清楚的是电影里的那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当然,这首歌实际上和林海音并没有多大关系,它是李叔同先生的作品;不过,如去的确就是通过这首歌记住林海音这个名字的。

林海音结婚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海音结婚照

关于林海音,如去还知道的一个事情是“纯文学”。林海音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期间,曾培养和帮助了很多年轻的作家,但也因此给自己带来过不少麻烦。

如,她在副刊上曾发过一首题为《故事》的诗,诗中说:

  • 从前有一个愚昧的船长
    因为他的无知以至于迷航海上
    船只漂流到一个孤独的小岛
    岁月悠悠,一去就是十年的时光
    他在岛上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富孀
    由于她的妩媚和谎言,致使他迷惘
    她说要使他的船更新,人更壮,然后启航
    而年复一年,所得到的只是免于饥饿的口粮
    她曾经表示要与他结成同命鸳鸯
    并给他大量的珍珠玛瑙和宝藏
    而他的须发已白,水手老去
    他却始终无知于宝藏就在他自己的故乡
    可惜这故事是如此的残缺不全
    以致我无法告诉你那以后的情况……

结果这首诗被人举报,说其中“愚昧的船长”系影射蒋介石,“飘流到一个孤独的小岛”明指台湾,“美丽的富孀”暗指当局接受美援,“她的狐媚”是说美国用美丽的谎言欺骗当局……于是,此诗被当时的台湾当局认定存在严重的政治问题,诗的作者“风迟”(本名王凤池)被抓了起来,坐了三年又五个月大牢。

但实际上,林海音发这首诗纯属偶然:当天的副刊编好后,发现遗下一小块空白,而这一短诗正好能补上空白,于是临时就从抽屉里拿出来补发了。就林海音谨小慎微的个性,“常常夜半惊醒,想起白天发的稿子,有何不妥吗,错字改了吗”,是不可能把明知有反“总统”内容的作品拿出来刊出的。

当时,由于她未曾有过“通匪”的前科,且在文坛上有极高的知名度,故当局放了她一马、让她“在和平的会谈下辞去职务”了事。离开主编十年的《联合报》副刊后,林海音觉得有加强独立自主的必要性,因而不继续在官方监控的媒体供职,而是在1967年1月,自己创办了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

林海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海音

纯文学这个概念最先就是由林海音提出的,意思是提倡不含政治及商业目的地创作文学。不过尽管这样,林海音从1967年2月起,还是在《纯文学》开设“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专栏,勇敢地冲破当局不准宣传大陆文人的禁区,先后介绍了庐隐、周作人、凌叔华、郁达夫、俞平伯、朱湘、鲁彦、孙福熙、孙伏园、夏丏尊、罗淑、戴望舒、许地山、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宋春舫、徐志摩等作家的作品。

不过,《纯文学》最终也是没有逃脱停刊的命运。香港版《纯文学》主编王敬羲在纪念林海音的文章中是这样说的:《纯文学》的终止“是受一宗政治大案的牵累。主持人为了避祸,不惜‘自废武功’,最后停了刊”……

2001年12月1日,林海音女士因中风病逝于台北振兴医院。此去经年,如去愿作家安息!

写到这里,如去忽地自觉对于林海音先生的一句名言有了新的认识,这句名言是:“有人得意,看背影就可以知道;有人失意,听脚步声就可以知道。”

少年林海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林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