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今年65岁的寿光市民刘文科,历时13年,足迹遍及潍坊内外,建成收藏一万多件藏品的民俗馆,以此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启示后人不忘来路。11月26日,记者来到刘文科位于寿光茶博城的民俗馆,见到了他的藏品。
记者看到,他的藏品以生产类、生活类和文化艺术类居多。生产类主要是石磨、石碾、石槽等,生活类主要是旧餐具、旧钟表、旧家具、旧家电等,文化艺术类主要是旧乐器、旧字画等。这些藏品年岁短的数十年,长的达上百年,他待客用的三抽桌和太师椅,也是从民间收集来的。透过这些充满沧桑感的老物件,人们仿佛穿越到久远的年代。
刘文科阅历丰富,先后务农、参军和自主创业,年轻时便喜欢收藏老物件,后来专门从事收藏。干这一行光有资金不行,还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执着。数不清多少个日夜,刘文科独自开着皮卡车,先从潍坊本地开始,然后又到临沂、东营等地四处淘金。无论路途多远,只要寻到中意的老物件,他全身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刘文科注重利用网络加强学习,帮助自己了解老物件的年岁和收藏价值。他收藏的众多石碾、石磨涉及不同时代,远的有上千年历史,短的近百年。
民俗馆面向社会开放,经常吸引附近村庄的村民前来参观。每每看到参观者在某个物件前驻足良久,刘文科心里就特高兴,感到自己的坚持和分享有了价值。
民俗收藏已走进了刘文科生命的深处,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他每天只要不出去,都会不厌其烦地将藏品擦拭一遍。在他的感染下,周围的一些亲朋也加入进来,搞起了收藏。
“老物件是时代的缩影,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我会继续在收藏这条路上走下去。”刘文科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文图
责任编辑:瓶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