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11月26日晚间,以色列同意与黎巴嫩真主党停火,双方达成的停火协议定于27日凌晨生效。协议内容看似是和平的曙光,然而,这份所谓的停火协议,究竟是为了暂时止战,还是为下一场更血腥、更残酷的冲突埋下伏笔?
从1982年开始,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对立就没有停歇过。以色列作为一个犹太复国主义国家,自建国以来就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尤其是黎巴嫩的关系异常紧张。那场决定性的一战,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使得真主党在伊朗的支持下应运而生,成为黎巴嫩抵抗以色列占领的重要力量。自此,真主党便视以色列为敌,誓言要将其从阿拉伯世界彻底驱逐。
多年来,双方的冲突与对立愈演愈烈,直到2023年中旬,真主党在黎以边境发动袭击,导致局势急剧恶化。以色列则指责真主党屡次挑衅,且不断侵犯黎巴嫩的主权。双方针锋相对,冲突一度陷入死局。于是,在这种极度紧张的局势下,才有了这份停火协议的诞生。协议的内容看似包含了“互相撤军”和“边界谈判”,然而,实际上这些内容都不过是拖延时间的手段而已。在深层次的政治角力下,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根深蒂固的敌意,恐怕并不会因为一纸协议而轻易消失。
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积怨远远不止边境冲突那么简单。以色列视真主党为威胁,认为其是伊朗在黎巴嫩的“代理人”,而真主党则誓言要彻底驱逐以色列,恢复阿拉伯世界的主权与尊严。如此深刻的敌对情绪,不可能通过几个月的停火就能够平息。事实上,这份停火协议或许只是双方更大冲突的暂时休止符。
停火协议的细节表明,真主党将撤离利塔尼河以北地区,而以色列国防军则将撤出黎南部地区,这无疑是为了暂时缓解军事压力,避免双方进入全面战争状态。然而,这种“撤退”的背后,却透露出双方彼此互信的缺失与深刻的不安。尤其是以色列提出的边界谈判问题,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冲突的导火索。
中东的复杂局势,使得这份停火协议充满了变数。以色列与真主党之间的敌对状态,已经深深植根于双方的历史、宗教与政治之中。对于以色列来说,真主党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威胁,而对于真主党而言,以色列是侵占阿拉伯土地的“恶魔”。如此对立的立场,注定了即便有了停火协议,双方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真正的和平。
事实上,停火协议背后的“外交博弈”才是关键。以色列和黎巴嫩的边界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真主党强硬的立场和以色列的军事压制,使得双方在某些争议地区的控制权一直悬而未决。而今,协议要求进行边界谈判,但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隐藏的是双方无法调和的核心矛盾。协议中的撤军条款,也未必能消除双方之间长期存在的敌意和不信任。
说到底,这次的停火协议很可能只是双方为避免更大冲突而采取的“休战策略”,而并非真正的和平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协议一旦遭遇破裂,冲突的烈度将可能更为激烈,届时,停火协议可能将成为双方重新开战的导火索。
历史证明,以色列与黎巴嫩,尤其是与真主党的对立,远非一纸停火协议可以轻易化解的。如今,双方暂时停战,但背后隐藏的积怨、仇恨和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中东的风云变幻,谁能预料这场停火协议背后,究竟是和平的曙光,还是更深的战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