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常驻代表将于本周三讨论对俄罗斯的第15轮制裁方案。根据欧洲自由电台披露的草案内容,此次制裁不仅针对俄罗斯军工企业,还将首次将6家中国企业和1名中国公民列入制裁名单,实施资产冻结和签证禁令。欧盟外交官声称,他们掌握了"确凿可信"的证据,证明中国工厂正在为俄罗斯组装战争无人机。
然而,这一制裁方案暴露出现代军事供应链中的深层矛盾。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乌克兰正通过欧洲中间商,大量采购来自中国的商用无人机。根据《纽约时报》的调查,仅2024年上半年,乌克兰就获得了"数百万架"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及零部件。其中,来自中国广东某品牌的无人机占据了主导地位,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甚至声称他们购买了该品牌全球产量的60%。
与此同时,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无人机设备价值约1450万美元。这个数字虽然看似可观,但与乌克兰的采购规模相比却相形见绌。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局面:欧盟一边指责中国企业支持俄罗斯战争机器,一边其成员国却在充当乌克兰采购中国无人机的中转站。
更值得关注的是价格因素。这些中国制造的商用无人机在欧洲市场的售价从600欧元到数千欧元不等。这种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其成为战场上最具性价比的侦察和打击平台。即便制造商明令禁止军事用途,但这种民用技术的军事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问题的关键在于所谓"军民两用"技术的界定。当一款民用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具备自主导航能力、可以携带小型有效载荷时,它与军用无人机的界限就变得模糊。欧盟的制裁提案针对的是"为俄罗斯战争机器提供零部件的中国企业",但如何区分这些零部件的最终用途?如何界定哪些技术转让构成"军事支持"?
乌克兰的做法更加务实。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大量采购商用无人机,既规避了军售禁令,又获得了急需的战场侦察能力。据报道,乌军不仅使用这些无人机进行侦察,还将其改装成"自杀式无人机"用于打击俄军目标。这种灵活运用民用技术的做法,某种程度上比寻求高端军用装备更符合实战需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颇具启发性:"中国从未向冲突当事方提供武器,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说白了,中国出口的民用无人机从来都是商业行为,至于将这些无人机用于战场,这始终与中国方面无关,这是第三方和俄乌军队的选择。
再说了,限制了无人机整机出口,那么就会有无人机的零部件出口,限制了零部件出口,那么原料就会出口,何况民用无人机的零部件,包括许多关键电子零部件,都是市场上的通用型号零部件,中国没有责任,也没有必要为了俄乌问题限制自身的合理贸易市场行为。
全球供应链错综复杂,哪怕是美国军队,轰轰烈烈搞了这么多年的供应链“去中国化”行动,迄今为止也没有办法保证美国军队的装备不含有中国生产的零部件或者原材料。许多大型装备的零部件又上万个,涉及几千家供应商,如果算上二级供应商,甚至三级供应商,动辄上万家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对于美国严格的审查制度来说已经是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乌克兰军队,或者一些帮助乌军的一些北约机构,又有什么能力阻止俄罗斯进口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