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惠风和畅,红色盈盈”,是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蜿蜒曲折的挺进师战斗小道隐匿于山林中,见证矢志不渝的红色精神。
这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美不胜收的山村水墨画。巍峨的青山历经岁月的荡涤,触动着每个过客的乡愁。
在这里,红色是最鲜明的精神地标,绿色是最亮丽的生态底色。作为全国12个重点革命老区之一的“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丽水是全省唯一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
过去,地处偏远的革命老区因“山多地少”面临发展困境。如今,山还是那片山,人们的生活却早已今非昔比。承载着浙西南革命精神的老区人民深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传承红色基因,走实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时至今日,这片红色沃土滋养的绿色种子,正茁壮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的“参天大树”。
激活产业之源
“今年,每吨毛竹的价格比往年至少高100元,大家都忙着上山砍竹子呢。”说罢,庆元县隆宫乡隆宫村农民吴必荣就带着柴刀上山了。
位于浙闽两省交界处的隆宫乡,是庆元竹木产业的发源地,全乡7.8万亩林地中,有5.3万亩毛竹林,85%的农户从事毛竹及相关产业,像吴必荣这样的农民比比皆是。
隆宫乡是一片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土地。走进黄坑村,第一眼就能看到一块雕刻着“革命老区村”的石碑。1941年8月,中共建(瓯)松(溪)政(和)特委以游击战应对敌人的“清剿”,次年3月进入庆元边境隆宫一带战斗。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如今,隆宫这片红色土地在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引领下,凭借着丰富的毛竹资源,不断做大做强竹产业,制定出台全市首个乡镇人才(劳动力)回流“十条”奖励政策,结合多元产业发展,实现年产值3.4亿元,帮助4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640余万元。
2022年,“庆元毛竹特色产业园”和“双枪隆宫小微园”在隆宫开园,不仅吸引了浙闽两省的竹木加工企业纷纷入驻,还引来了上市企业——浙江双枪竹木科技有限公司,当年的产值就超过了2亿元。
隆宫的路径选择并非个案。当下的丽水正以“名特优新”为核心,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做精做优茶叶、食用菌、高山果蔬、竹木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用现代技术撬动特色资源,把时代元素融入传统农耕,发展康养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非遗农业等。
绿意盎然的田野间,一座现代化植物工厂引人注目。厂房里,一颗颗草莓苗在精准控制的温度、湿度、光照环境下茁壮成长。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进行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
这个总投资2600多万元的数智植物工厂,是景宁梅岐乡探索“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未来农业发展新路径的成果,也是当地“红绿融合”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
梅岐乡是景宁红色革命发源地,全县最早的党支部就诞生于此。去年,丽水市首个数智植物工厂综合体在此“落户”,成功实现了草莓产业的规模化、智能化发展,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强村公司+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而在松阳县安民乡,“笋鲞”是打开当地人记忆阀门的一把钥匙。1935年5月,经过千里转战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松阳开辟浙江游击区、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因松阳人有吃乌饭、晒乌饭干的习俗,“笋鲞配饭干”很快就成了红军战士外出游击的随身粮食,陪伴红军挺进师奋力抗争,是名副其实的“红军菜”。
如今,安民生态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升级笋鲞即食产品,利用“电商直播+品牌网店+短视频+推文”在网络平台宣传引人气,不到4个月就收到了1.5万余罐的订单,笋鲞肉酱还先后获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浙派好礼”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特产生活板块铜奖等奖项。在红军战斗过的革命老区,人们正在不断续写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故事。
架起致富之桥
“红绿”融合,提质又增效。丽水深入挖掘乡村红色革命资源、绿色自然资源等本土资源,市县联合搭建“共富营地”“共富基地”“共富工坊”等共富合作平台,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对资源、土地、项目的统筹力度,通过投资、合作、招商、技术服务、入股等形式,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产业,带动村庄发展。
眼下正是香榧丰收季,走进位于松阳县玉岩镇交塘村的香榧“共富工坊”,阵阵榧香弥漫,采摘、剥壳、堆沤、洗晒、分筛、炒制……村民熟练地操作着一道道工序。“新建的香榧工坊交通便利、整洁宽敞,比以前在自家作坊加工更方便,品质也更好!”从事香榧加工20多年的吴金妹说。
玉岩是浙西南种植香榧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乡镇,种植面积超过3.2万亩,素有“浙南香榧之乡”的美称。2022年,依托浙江省香榧特色产业示范县项目,玉岩镇新建了集种植、加工、销售、文创体验、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香榧“共富工坊”,分设筛选、分拣、加工、炒制、包装等流水线,并取得了SC认证,吸引了15家香榧加工大户入驻,每年炒制香榧超过2.5万公斤,带动当地24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积极发挥“共富工坊”的党建引领作用,玉岩镇通过“工坊+支部+服务”的工作模式,组建由乡镇联系领导、驻村指导员、村干部、党员网格员组成的“红色管家”队伍,为工坊提供供需对接、用工招聘、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过去大家各自为战,常为销路犯愁。现在有了‘共富工坊’,生产标准统一了,还对接上了收购商,村民增收致富有了稳定的保障。”吴金妹说。
2022年以来,丽水突出“共富工坊”姓“党”名“工”为“民”,促进资源聚合、人员整合、事项统合、阵地融合。目前,全市已建成837家“共富工坊”,带动6万多名群众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
为推动“共富工坊”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去年5月,丽水在全省率先制定发布《“共富工坊”建设管理规范》,从党建联建、场地要求、模式要求、运营要求、品牌管理等提出科学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并以地方标准引领“百坊示范、千坊提升”行动,重点建设党建引领强、组织运行好、服务支撑好、共富带动好“一强三好”示范工坊50家,创建特色示范带16条。
遂昌箬叶资源丰富,当地推动箬叶“共富工坊”建设,从解“低小散”旧结到塑“集聚化”格局再到织“产业链”新篇,实现箬叶年产值近亿元,带动8000余名群众年人均增收1.8万元,相关做法还入选了省第二批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十大典型案例。
云和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是异地搬迁进城人员集聚社区,涉及雾溪畲族乡异地搬迁456户1495人,人口转移率达75%。当地采取“街乡共治”模式,建设推进木玩“共富工坊”建设,成功解决了一批下山转移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家庭妇女等群体的就业问题,累计向500余人发放劳务工资800余万元。
在创新运营上,丽水积极培育多元主体,组织民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强村公司担当工坊建设主力军,广泛发动“青创客”“农创客”、民宿业主、电商主播、来料加工经纪人等特色工坊。同时,因地因业建立劳务输出、入股分红、产业带动、技能帮带、平台共享等5类联结模式,探索“公司+创客+基地+农户”“资源入股+劳动就业+订单加工”等多元联结机制,把更多收益留给农民、留在农村。
打通山海之道
在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奔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淳朴的老区人民将目光投向了大山之外。通过山海协作工程,一个个地处偏远的红色乡村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携手唱响“山海之歌”,找到了缩小差距的密码。
今年年初,在遂昌三仁畲族乡小忠龙藏冬笋暨畲乡美食年货节现场,小畲味“石榴红”共富基地与正中莹石、浙江省交工集团等4家企业签订了价值20万元的年货采购协议。此前,小畲味还与嘉兴南湖、绍兴诸暨、宁波象山等地签订了价值上百万元的订单。
“去年,小畲味销售收入突破550万元,带动900多户村民增收200余万元。”算起收益,小畲味负责人程卫星喜上眉梢。小畲味的走红,离不开民族乡村“双百结对”的赋能。作为山海协作的帮扶对象,三仁利用帮扶资金,将小忠村村集体闲置多年的房屋改建成农产品展示厅和电商直播间,借互联网翅膀让“好畲味”“好畲品”跨山越海飞入千家万户。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发展项目不断落地……在省内发达市县的帮扶下,无数红色乡村开启强劲的发展势头,引燃了农民创业致富的高涨热情。平湖市援助的青田县东源口村,也是一个革命老区,近年来,当地实施“一粒种子”计划,从平湖引进蔬菜和中药材种子,而当地农民种植的农产品,也全都由平湖包销。2021年以来,村里已经发展出50亩水果玉米、15亩浙贝母种植基地。
缙云大洋镇同样有着辉煌的红色历史,著名的红十三军攻打缙云县城就是在大洋地区集结出发的。在这里,宁波工程学院推广了高山茭白复合种植模式,并指导农民利用林业资源引进食用菌产业,以错季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村民增收。如今,高山蔬菜、花卉、养殖业初显品牌效应,其中茭白种植面积已超过7000亩,年产量1.5万余吨,产值破亿元,带动了800多户村民增收。
在山海同行的路上,丽水深知,只有通过“问海借力”激活产业内生动力,缔造互利共赢、相互依存的良性发展关系,才能长此以往实现资源的“南来北往走西东”。
浙西南景宁的农产品直供浙东宁海,宁海的海鲜直达景宁山区……自宁海与景宁结为“山海协作”工程帮扶对子以来,两地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在产业园建设、优质农特产品推介销售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发展,为两地百姓架起一座“致富桥”。
几乎每天,位于景宁澄照乡的景岭农产品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里,经过产品检测和打包后的农产品都会准时乘坐“专车”抵达宁海老百姓的餐桌,这些蔬菜都贴着“景宁600”的标签。
在景宁,有150多万亩山林资源位于海拔600米的冬季雪线分界线上,海拔600米以上村庄出产的农产品被视为区域公共品牌。目前,景岭公司通过“蔬菜基地+收购网点+农产品包装+产品配送”的模式,让“景宁600”成功走出了大山。
精神在,血脉在,力量就在。“红”是最宝贵的财富,“绿”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红土地”上做足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浙西南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正越过越红火。
文章来源:源新闻·丽水日报 张李杨 朱敏 吴丽萍 叶海寿 刘婷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