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t

引言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蔡锷也在云南发动起义,10月30日,昆明北较场,重九起义的枪声划破夜空。

然而,就在这场注定写入历史的战斗前,意外却发生了——朱德所在连的连长临阵脱逃,带着两个排士兵逃跑了!

年仅25岁的朱德站了出来,独自追赶逃兵,硬是用三寸不烂之舌把人劝了回来。蔡锷得知后,拍板:“从今天起,你就是连长!”

朱德凭什么?又是怎样在战斗中一步步杀出一片天地?答案全在这段烽火岁月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学徒到军人,朱德的转折点

1896年,一个寒冬的早晨,十岁的朱德背着破旧的书包,沿着蜿蜒的小路走向席家砭私塾。他每天都得早起干活,然后再步行八里去上学,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和同龄的孩子们最大的梦想不过是吃饱饭。然而,这个小小少年却在席先生的课堂里,听到了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故事。“富国强兵”“救国救民”这些宏大的词语,第一次种在了他幼小的心里。

1906年,摇摇欲坠的清朝废除了科举,朱德毅然考入顺庆府中学,接触到了更多的新思想。这段时间,他从张澜校长那里学习了维新变法的理念,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国家的未来在年轻人手中。

年轻的朱德不愿在家当个老师庸碌一生,国家危难,他想要参军为国!但奈何四川当时穷到一个讲武堂都没有,朱德只能到云南想办法进入云南讲武堂。

两年后,他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是一条彻底改变命运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讲武堂,那可是当时中国培养军事人才的“黄埔军校前身”。朱德刚进校的时候,还是个瘦弱的年轻人,甚至连标准的军礼都不会。

但他的好学和毅力很快让他脱颖而出。课堂上,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野外训练时,不管是扛枪还是攀爬,他都咬牙坚持。教官们都说,这个川北来的小伙子绝对有军官的潜质。

更重要的是,朱德在讲武堂遇到了蔡锷。这位湖南来的知识分子,表面上文弱儒雅,内心却是一团革命的火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蔡锷的影响下,朱德不仅学习了军事技能,还通过阅读进步书刊开拓了眼界。

从《华盛顿传记》到《日本明治维新》,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到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这些书让朱德明白,真正的强国之路,绝不是守着腐朽的封建制度,而是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新国家。

1911年8月,朱德从讲武堂毕业,被分配到蔡锷的部队担任副目(相当于副班长)。他以见习身份进入新军的实际战斗序列,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积蓄力量。

重九夜起义,朱德的临危担当

1911年10月30日,云南昆明北较场,夜色如墨,寂静中夹杂着隐约的脚步声。新军的士兵们正在搬运弹药,为即将到来的起义做最后的准备。

突然,意外发生了——朱德所在连的连长,竟然带着两个排的士兵临阵脱逃!这对于一场精心筹划的起义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传到朱德耳中,他脸色一沉,但很快冷静下来。他毅然决定亲自去追逃兵。一个人追两排兵,谁都觉得这事儿不可能。

然而,朱德就是凭着他的真诚和决心,硬是追回了这些士兵。据说,当他气喘吁吁地站在这些人的面前时,只说了一句话:“你们是想永远做奴才,还是跟我去打出一片新天地?”

士兵们愣住了,他们没有想到,一个普通的下级军官竟然能说出这样有力的话。片刻后,所有人默默地跟着他返回了驻地。

蔡锷得知后,不禁感慨:“这样的年轻人,才是真正的军中之才!”他当即决定提拔朱德为连长,让他带领部队冲锋在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昆明北较场时,夜已经深了。士兵们快速整队,朱德冷静地向大家分发弹药。他知道,这场仗不能再有任何闪失。

就在这时,另一个意外又发生了——清政府的侦察兵察觉到了异常活动,正在沿街巡逻!革命党核心成员蒋尊簋意识到,必须提前行动,否则整个计划可能彻底暴露。

10月30日凌晨,革命的枪声终于在昆明响起。朱德率领自己的连队冲向楚雄门,在火光中高喊:“跟我上!”士兵们跟随他,展开了一场对清军总督衙门的突袭。

楚雄门是清政府总督衙门的屏障之一,也是昆明城的战略要地,失去这里,整个清军的防线将瞬间崩溃。

朱德冲锋在前,带头砸开总督衙门的大门,还生擒了逃跑的李经羲。这一仗不仅让起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也让朱德一战成名。

蔡锷慧眼识人,朱德崭露头角

起义结束后,蔡锷被推为云南军都督,朱德因战功显赫,被正式任命为连长。从副目到连长,这看似一步之遥,却需要非凡的胆识与能力才能跨越。而蔡锷的提拔,正是对朱德这一切的认可。

蔡锷常说:“治军之道,不仅在于纪律,更在于人心。”朱德显然深得此道。在他的连队里,他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和士兵们同吃同住。

他曾对士兵们说:“我们是在为国家打仗,不是为个人争名夺利。我饿着,你们也饿着;我吃饱了,才会让你们饿肚子。”士兵们因此对他十分敬重,愿意为他拼命。

蔡锷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朱德。他说:“像朱德这样的年轻人,不仅勇敢,而且能打胜仗,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在蔡锷的指引下,朱德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

护国战争期间,他挑选敢死队,在棉花坡战役中取得关键胜利,更是一战封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朱德与蔡锷的关系远不止师生那么简单。他们是战场上的战友,也是思想上的知己。朱德曾在回忆录中写道:“蔡锷先生教会我做一个真正的军人,不仅仅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蔡锷对朱德也评价极高,认为他质朴而有正义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种相互的欣赏与信任,让朱德在革命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1916年,蔡锷英年早逝。朱德在得知噩耗后,痛哭失声。他说:“没有蔡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正是这段深厚的师生情谊,让朱德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始终秉持着蔡锷的理想,为国家的独立与人民的自由奋斗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追回逃兵、指挥起义、被任命为连长,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却是他一生辉煌的起点。年轻的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气与能力,也为辛亥革命和后来的革命事业注入了不屈的力量。这段烽火岁月,不仅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将军,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革。

参考资料

从此天涯寻正道—青年朱德纪事.人民政协网.202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