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呼和浩特市五大遗址:文明曙光的最初绽放
作者/孙树恒
题记:在广袤的内蒙古高原上,呼和浩特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诉说着远古的辉煌。穿越时空的长廊,我们踏入那遥远而神秘的五大遗址,探寻着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轨迹。这片土地,承载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深入挖掘、整理、阐释这些珍贵的考古成果,要让出土的文物和遗址,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清晰地呈现出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同时,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完善我国古代历史的讲述,以史育人,传承文明。 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宝贵遗产,让呼和浩特市的五大遗址,永远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一、大窑文化遗址
在呼和浩特市的东北边缘,离城市三十多公里的保合少乡大窑村,有一处古老而神秘的遗址,静静地诉说着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大窑文化遗址。这是一片与周口店猿人遗址同期,见证了50万年至1万年前古人类智慧与文明的圣地,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聆听。
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我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踏上了前往大窑文化遗址的旅程。车窗外,呼和浩特市的繁华与喧嚣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草原和起伏的山丘。秋风轻拂,草浪翻滚,仿佛是大自然在为我指引方向,引领我走向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
随着车辆缓缓驶入保合少乡大窑村,一座座古老的小山映入眼帘。这些小山并不高大,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大窑文化遗址就坐落在这些山丘之上,被茂密的植被和岁月的风霜所覆盖。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敬畏。
沿着蜿蜒的山道,我走进了大窑文化遗址的核心区域。这里的地层堆积清晰,隧石遍布,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打制石器的故事。我俯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这些石器。它们有的形状规整,有的则略显粗糙,但无论是哪一种,都透露出古人类智慧和技艺的结晶。这些石器见证了古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在大窑文化遗址中,我感受到了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狩猎、采集,利用隧石打制石器,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那些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古老生活方式,仿佛在这一刻,又重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仿佛能听到那远古的猎人们,用石头投掷野兽的呼啸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与野兽、与大自然进行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除了石器,大窑文化遗址还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无字天书、磨光巨石、双龙含蛋、百米古洞……每一处景点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解读。我站在磨光巨石前,感受着岁月的洗礼和古人的打磨,仿佛能看到古人在这里劳作、生活的场景。这些巨石不仅见证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更成为了大窑文化遗址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探索大窑文化遗址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与神奇。这些古人类虽然生活在遥远的过去,但他们的智慧和文明却跨越时空,与我们产生了共鸣。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的文化遗产,不仅填补了内蒙古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空白,更为我们研究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窑文化遗址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何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幸运的是,呼和浩特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他们加大了对大窑文化遗址的保护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将大窑文化遗址打造成了一个集观光、研学、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站在大窑文化遗址的尽头,我回首望去。这片古老的土地依然静静地躺在草原的怀抱中,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永不磨灭的历史。我深知,这段历史不仅仅是呼和浩特市的骄傲和象征,更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见证。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二、海生不浪遗址
呼和浩特的海生不浪遗址便是这样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海生不浪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中滩乡海生不浪村附近黄河北岸的台地上,是 5700年至5000年的人类生活的痕迹。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海生不浪文化与中原的仰韶文化遥相呼应,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展现出了自身独特的魅力,被考古学界赋予了“海生不浪文化类型”的美誉。
海生不浪,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神秘与浪漫。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承载着呼和浩特乃至整个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历史记忆。在这片遗址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丰富的文物遗存,从精美的陶器到实用的石器,从错落有致的房屋遗址到规整的墓葬群,每一处都透露出古人智慧的光芒和对生活的热爱。
海生不浪文化与中原的仰韶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相遇、交融,共同绘制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史前文明画卷。仰韶文化,以其发达的彩陶艺术、繁荣的农业经济和独特的聚落形态而闻名于世。而海生不浪文化,在继承仰韶文化某些特征的同时,又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这种既相似又不同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
在海生不浪遗址中,陶器是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符号之一。这些陶器不仅造型多样,而且纹饰丰富,既有仰韶文化彩陶的绚丽色彩和几何图案,又融入了海生不浪文化独特的艺术元素。比如,海生不浪文化的彩陶上常常出现鱼鳞纹、叠错菱形纹等独特纹饰,这些纹饰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寓意深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和敬畏。
除了陶器之外,海生不浪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遗物。这些遗物不仅展示了古人高超的手工艺水平,还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在海生不浪文化中,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渔猎和采集活动也依然重要。这种多元化的经济形态,使得海生不浪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然而,海生不浪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文化的宝库。在精神文化方面,它同样有着独特的贡献。在海生不浪遗址中发现的墓葬群,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这些墓葬群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布局规整,反映了古人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同时,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也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分化和等级制度。
海生不浪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有来源于本地上一个阶段的文化传承,也有来自中原仰韶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不仅丰富了海生不浪文化的内涵,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海生不浪遗址已经成为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人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的宝贵资料,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一体。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索这片神秘的土地,揭开更多关于海生不浪文化的秘密,让这段跨越了 5700 年至5000年的辉煌历史在我们心中永远闪耀。
三、白泥窑子遗址
白泥窑子遗址,便是这样一处隐匿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喇嘛湾镇东北1.5公里处河沟旁台地上的古老遗迹,它以一种质朴而深沉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数千年前人类生活的片段与智慧。
走进这片被岁月轻抚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宁静与荒凉,只有偶尔拂过的微风和远处稀疏的鸟鸣,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喧嚣与生机。白泥窑子,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泥土的芬芳与历史的厚重,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标识,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探寻其背后的秘密。
遗址的核心区域,是那些由木柱支撑的地穴式房屋建筑。这些房屋虽已历经风雨侵蚀,残垣断壁间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先民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巧妙构思与辛勤营造。木柱深深扎入土壤,仿佛是时间的守护者,支撑着屋顶,抵御着风雨的侵袭。屋内,陶罐、陶瓮、陶瓶等生活用具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它们或圆润光滑,或线条流畅,表面多饰以绚丽的彩绘,图案既有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也有抽象的几何图形,无不透露出古人对于美的追求与生活的热爱。这些陶器,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那个时代文化与艺术的珍贵载体。
房屋周围,还分布着一些用于储藏食物的窖穴,这是先民们智慧与勤劳的又一见证。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如何有效地保存食物,确保部落的生存与发展,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窖穴的挖掘,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也彰显了他们对生活细节的精心安排。
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磨制的石刀、石斧、石铲等生产工具。这些工具虽然简陋,却凝聚了古人无尽的智慧与汗水。石刀锋利,可用于切割;石斧笨重,适合砍伐;石铲则便于翻土耕作,它们共同构成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从采集到农耕文明的转变过程。每一件工具,都仿佛是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能以及社会结构。
白泥窑子遗址,不仅是一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近距离地触摸到那段遥远而神秘的历史,感受到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在这里,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们共同编织成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后人得以从中汲取力量,思考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四、岔河口聚落遗址
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岔河口村北,黄河与浑河在此深情相拥,共同绘制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在这片两河交汇的北岸台地上,岔河口聚落遗址静静地躺在那里,闪耀着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光辉。
岔河口聚落遗址,这片占地6万平方米的广袤土地,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从外侧的大型椭圆形环壕到贯穿东西的壕沟,再到错落有致的房址、窖穴、灰坑和墓葬,每一处遗迹都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点滴和文化传承。
站在环壕之上,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为了抵御外敌的侵袭,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筑起了这道坚固的防线。环壕的雄伟壮观,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们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和守护。
而壕沟的存在,则如同一条历史的纽带,将过去与现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它见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交通往来和贸易交流,也记录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每当夕阳西下,壕沟的水面上便映出金色的余晖,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
在岔河口聚落遗址中,出土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更是让人叹为观止。陶鼎、陶瓮、陶瓶等陶器制品,不仅造型精美、纹饰独特,更展示了当时人们高超的制陶技艺和审美追求。这些陶器上的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让我们得以窥见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
与此同时,出土的石磨盘、磨棒、石斧、石刀等生产工具,也为我们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这些石器制品的精美程度和制作工艺,都证明了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石器制造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石器的存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和勤劳。
岔河口聚落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规模大、保存好、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更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状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实物资料。
2019年10月7日,岔河口聚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殊荣的获得,不仅是对岔河口聚落遗址历史价值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鞭策。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加强保护和研究工作,让它们的历史得以延续,让它们的文化得以传承。
五、后城咀石城遗址
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后城咀村,浑河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轻轻环抱着北岸的台地,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在这片被自然之力精心雕琢的土地上,后城咀石城遗址傲然屹立,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龙山时代人们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后城咀石城,距今 约 4300-4500 年, 这座由内城、外城、瓮城及外瓮城组成的庞大防御体系,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静静地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它长约1200米,宽约1150米,占地面积达138万平方米,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南临浑河,后城咀石城仿佛一位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浑河的流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石城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河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也为石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用水。而东、西、北三侧的自然冲沟,则如同天然的屏障,将石城与外界隔绝开来,为石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防御条件。这些自然冲沟不仅增加了石城的神秘感,更使得石城在战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后城咀石城的防御体系堪称一绝。内城、外城、瓮城及外瓮城四重防御,层层相扣,构成了龙山时代最为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每一重防御都如同一道坚固的屏障,保护着石城内的居民免受外敌的侵扰。内城是石城的核心区域,居住着石城的高层领导和贵族;外城则是普通居民的居住区,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瓮城和外瓮城则是石城的门户和防线,它们如同两道坚固的锁链,将石城紧紧地锁在安全的怀抱之中。而东北部的制高点位置,更是石城与外界的唯一通道,易守难攻,使得石城在战争中能够迅速掌握主动权。
除了坚固的防御体系外,后城咀石城还出土了丰富的遗物。陶器、玉器、石器及骨器等遗物,每一件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这些遗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龙山时代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宝贵资料,更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
陶器是后城咀石城出土遗物中的一大亮点。那些精美的陶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展示了当时人们高超的制陶技艺和审美追求。我仿佛能够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围坐在陶炉旁,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这些陶器不仅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温暖,更成为了他们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龙山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礼仪活动,也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而玉器和石器,则更是那个时代人们智慧和技艺的结晶。玉器温润如玉,光泽柔和,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那些精美的玉器,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龙山时代的夜空;它们也是贵族和高层领导的身份象征,代表了他们的地位和权力。石器则以其坚硬耐用的特性,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它们见证了龙山时代人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力,也记录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
后城咀石城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龙山时代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防御最为严密的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石城,更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状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它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龙山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英勇奋斗。
参考资料:魏志勇主编,陈贵明编著的《寻觅历史的文脉》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