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由徐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为徐州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有效推动徐州市减污降碳工作。
如今,徐州市通过源头管控、科技赋能、产业结构优化等方式,助力徐州减污降碳,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生态之城。
源头管控
加大污染排放管控力度
近年来,徐州市空气质量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徐州围绕产业、能源、交通等方面,加强源头防控,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日,根据徐州高新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要求,徐州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在建工地和渣土运输车辆实行动态持续监督管理,强化工地出入口管理,严格检查进出车辆车身整洁情况及每日冲洗工作台账,督促各施工单位对出入口路面进行高标准冲洗并安排专人进行监督,落实出入口专职保洁人员制度,通过多项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坚持源头治理。
图源:徐州治污攻坚
除了车辆检查工作,徐州也加强对企业VOCs排放的检查。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对辖区121家涉VOCs企业原辅材料使用种类、年用量、治理情况进行全面体检,推动全区工业涂装行业开展使用水性、粉末、无溶剂型等低VOCs含量涂料的新一轮源头替代。
此外,通过对污染物的源头管控,泉山经济开发区已经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一城青山半城湖”。泉山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涉废气和危废企业都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建设了符合标准的危废库,通过安全和环保验收,并按标准和要求执行整个危废处置过程。
在建的泉山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规划西界路与纬三路交口东侧地块,按2万吨/日设计,一期按0.5万吨/日的设备布置。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泉山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从源头上削减入河污染物排放,助力宜居城市建设。
科技赋能
推动智慧化监管
近年来,徐州通过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化监管系统,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科技力量。
徐州市交通执法支队工程质量执法大队不断推进全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扬尘治理智慧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智慧监管水平,有效地推动了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对在建工地安装PM数值实时自动监控设备、自动车辆冲洗设施、安装喷淋设施等,实时采集扬尘、噪声、车辆未冲洗、裸土未覆盖等监测抓拍数据,通过点、线、面的精准治理管控,对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现场环境进行科学、精准、高效监管和治理。
以扬尘PM10为例,平台将各工地现场每小时扬尘监测均值与全市国控点监测均值实时比对,当工地现场的PM10均值超过国控点80μg/m3时,平台将进行预警,预警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现场负责人。
图源:徐州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
同时,为了守护碧水蓝天,徐州高新区建立了一个名为“污染防治智慧指挥中心”的综合监管平台。这个平台如同徐州高新区的“天眼”,通过接入的臭氧雷达、高空瞭望、空气微站等设备,实时监控着大气、水质、扬尘等环境指标,将污染数据尽收眼底。
平台汇聚了6个污染源废水监控点、10个污染源废气监控点、53个微站点、5个大气监测站点、2个VOCs监测站点的数据。这些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智慧监管平台,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识别出异常数据,精准定位污染源,让污染无处遁形。
图源:徐州治污攻坚微信公众号
结构优化
生态与产业“和解”
如今,徐州把“美丽徐州”建设作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重要内涵,围绕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大力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传统行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115家企业压减至36家。
去年11月,徐钢集团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为了完成这场“绿色革命”,徐钢累计投入17亿元、改造工程500余项:对1310个运料运输排放源实施封闭、抑尘、收尘改造;刚出炉的铁水从暗沟流入铁水包中,实现“出铁不见铁”;烧结烟气多级深度净化系统使烧结环节彻底摆脱“污染物排放大户”的帽子。
“在徐钢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我们全程靠前服务,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驻场专项帮扶,并帮助企业获得了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补助。”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今年6月24日,全球首台矿用混动挖掘机XE650GKHEV在徐工挖掘机械智能制造基地正式下线。这台挖掘机采用全新的“青山绿”外观,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先进的热管理余热回收利用减少能耗,整机能耗至少降低15%。
图源:生态徐州微信公众号
此外,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也不断开展产业绿色化转型,坚持产品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生产制造过程绿色化、供应链绿色化,通过自动化及精准化的工艺流程,提高涂料的附着率,有效减少了VOCs排放。
文/崔欣
资料来源:生态徐州微信公众号、徐州治污攻坚微信公众号、徐州日报、徐州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