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共卡里边我取两万五千块钱,在这耽误了我二十分钟,打了无数个电话要核实,我取钱要核实,我说我爱人住院,就说你爱人住院在哪个科,我不住院,我花这个钱,我取我自己的钱不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经过

近日,在河北邢台一位女子遭遇了一件闹心事儿。

她前往当地的工商银行某支行,打算取出银行卡里的2.5万元,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次取款行为,可没想到过程却波折不断。

当天,女子心急如焚,因为这笔钱是要拿去给住院的丈夫支付医疗费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来到银行柜台,表明取款意愿后,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需要进行一系列核实工作。

银行工作人员先是询问了其丈夫所在医院、科室等详细信息,随后便开启了漫长的电话核实流程,一个接一个电话地打,反复确认情况。

女子就这么干着急地在柜台前等待,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整耽误了20分钟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把女子气得不轻,她满心委屈与不解,自己取的是自家的钱,用途正当合理,怎么就被卡在这儿,取钱变得如此艰难呢?

在她看来,银行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她及时给丈夫缴费治病,她忍不住向媒体吐槽,指责银行的服务不合理,质疑为何正常取款要遭遇这般“折腾”。

对此,银行回应是因为她是当天进账当天取,账户被管控了取不出来得上报、核查,没有问题后,才能给她解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热议

此事经网络曝光后,迅速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与热议。

“自己转账死活转不出去,诈骗的一秒钟全部转走找不回来。”
“现在都可以线上转账,医院也有扫码支付,柜员机也能取,刚进账急取,确实有诈骗套现嫌疑。”
“前几天取五万,提前一天预约说明了情况,第二天去的时候像审犯人一样问我。”
“完全没必要取出来呀,绑定支付宝,微信,数字银行,直接扫码支付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被核实?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形势极为严峻,犯罪分子手段层出不穷,他们常常利用银行账户转移非法资金,给民众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关键一环,肩负着守护客户资金安全的重任。

在这个案例中,女子所使用的银行卡户主是其丈夫,并且该账户长时间处于未使用状态,此次钱款又是当天刚刚汇入,便要马上取出,这样异常的资金流动触发了银行内部的风控预警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担心不法分子盗用账户信息,通过操纵账户进行洗钱、诈骗资金转移等违法活动,所以按照既定的风险防控流程,必须进行详细核实。

通过询问取款用途、向相关方电话确认等方式,确保取款人就是账户本人或者获得合法授权,资金用途也是正当合法的。

像此次事件中,银行向反诈中心报备核实,在确认无风险问题后才解封银行卡准予取款,虽然过程繁琐,却也是为了筑牢防范诈骗的“防火墙”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多少钱要被核实?

按照常规的银行规定,在没有提前预约的情况下,当日取款金额超过5万元,客户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

同时要向银行工作人员说明取款的用途、资金去向等情况,银行会据此进行相应核实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现实中并非只有超5万元取款才会被关注核实,即便取款金额未达到这个标准,只要出现可疑迹象,银行同样不会掉以轻心。

比如像前面事件中当天进账当天大额取出、账户长期“沉睡”突然有资金进出、交易行为与客户过往习惯明显不符。

例如老年人平时只小额支取用于生活开销,突然频繁大额支取等,或者涉及跨境资金、疑似非法集资关联账户等复杂情况。

银行基于风险管控职责,都会主动展开核查,与客户沟通、联系相关第三方进行确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院可以扫码支付为什么还要去取钱

  • 习惯因素

部分群体尤其是年龄偏大的人群,长久以来习惯使用现金交易,觉得现金拿在手里踏实,看着资金实实在在地数出去、交到对方手上,交易过程清晰直观。

他们对现金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任感,不太放心电子支付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担心出现技术故障、网络延迟导致支付失败影响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支付限额与费用顾虑

尽管多数医院扫码支付看似没有明确限额,但一些患者及家属并不清楚,害怕医疗费用超出自己所熟知的支付额度限制,导致支付受阻。

同时,使用银行卡转账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有时会涉及手续费,而取现支付现金则可避开这笔额外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有的患者请外地知名专家会诊,专家个人偏好收取现金报酬,家属无奈只能到银行取钱满足要求。

还有就是医院网络和设备状况不佳,信号差、扫码机器故障维修等意外情况时有发生,一旦碰上,扫码支付就成了“摆设”,相较之下,现金支付随时可用,可靠性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银行角度看,严格核实流程虽给女子带来一时不便,却是严守合规底线、防范诈骗风险的必要之举,履行了维护金融秩序、保障客户财产安全的社会责任。

但从客户立场出发,女子取钱是为解燃眉之急,支付丈夫救命钱,焦急万分时刻遭遇繁琐核实,着实委屈气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警示银行在筑牢风险防控“堤坝”时,要更加注重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核实效率,利用大数据、智能风控等手段精准识别风险,减少对正常客户的干扰。

而作为普通民众,也需理解银行在反诈大环境下的谨慎用心,平日多关注自身账户安全,及时了解银行规定与业务流程变化,双方相互体谅、协同配合。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