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梗概是这样的:
一田姓同学,在字节实习期间,因某种不明动机破坏大模型训练,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
事后不久,最初对该实习生的处理是,把此事告知行业联盟,并交由学校处理。
但是呢,在处理期间,这个实习生是在被做实的情况下,还把锅甩给其他实习生,以此给自己洗白。
毕竟社会舆论在那里,字节冷处理不行,那就起诉赔钱吧。
公开的信息,是这样的。
更多当事人处理的信息,不得而知。但我觉得,这会让我联想到很多其它的东西,就是挺真实的。
1.认错没有,诡辩就是错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本来已经本息的事,又被这实习生自己返校后给“作”出大动静了。
其实,我不是想说实习生这件事,还是想讲“贼喊捉贼”这件事,或者说某种风气或现象把。
还真不是个例。
先来说影响,实习生本人,名校在读博士,还有能力攻击训练大模型,知错就改说不定以后还可以有更好发展。
插入一段,关于阿里云前高管吴翰清的:
15岁考入西安交大的少年班,16岁时入侵腾讯公司的内网,20岁加入阿里,23岁成为阿里巴巴最年轻的高级技术专家。
在《白帽子讲WEB安全(纪念版)》一书的前言中,他如是写道:“在阿里巴巴我很快就崭露头角,曾经在内网中通过网络嗅探捕获到了开发总监的邮箱密码;也曾经在压力测试中一瞬间瘫痪了公司的网络;还有好几次,成功获取到了域控服务器的权限,从而可以以管理员的身份进入任何一台员工的电脑。”
所以你看,同样的领域,不同的走向。
本质上,也许不是能力的问题,还是人品有问题。
犯错谁都不可避免,但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如果能在被锤死的情况下,还拒不认错,要么是蠢,要么是坏。
在这里,当事人心里或许还加了一层或许会有“导师和学校的庇护”呢?不然,我不想不出来他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底气,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2.职场红线没说的那些东西
即便公司不培养人,一般培训还是有的。
我之前两家公司,就都有岗前培训,告诉你红线、黄线什么的。
写进规章制度的东西,就得有惩奖,并且落实。
再一次说明了,凡事要祛魅,也不要把对人的滤镜代入到一件具体的事中。
这里的800万,站在个人角度,肯定是巨多的。但站在一家公司和法律的角度去看,若是诉讼成立,那也很大概率不存在公司碰瓷。
就事论事地说,如果这样的“田某某”们,能在工作中故意滋生这么大的事端,你若是平时和这样的人有过多交集,会不会有顾虑呢?
也许,现在你还能对此产生一丝同情,但要是故事发生在你们之间,可能对方就是将矛头蛮不讲理地对准你,将你推向火坑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是人的问题,还不一定就只有事的问题。
简言之,慈悲只是留给值得的人的,在别人要你“凡事都要忍”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了。
情绪稳定不是情绪压抑,不得真相的“好言”,就是“恶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