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战士们拿起了手中的刀枪刺向敌人,文人们也拿起了手中的笔,用自己的学识给予敌人痛击。文人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名利,只为国家利益。

在上世纪,文人不仅是指有文化的人,它更指既能用自己手中的笔化成刀枪,又能用手中的笔书写文字感染他人的人。在那时,国家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志气的文人,为了国家,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了一篇又一篇对他人能产生极大影响的文章,他们甚至还用生命为后人展示了他们身上那种不畏强权、不惧死亡的文人气节,而瞿秋白就是其中的典型。

一、年幼漂泊

瞿秋白出生于1899年1月29日,他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府青果巷。他的祖上世代为官,瞿家重视后代的文化教养,其子孙几乎都接受过私塾教育,因此瞿家可以说是一个高官门第、书香世家。

瞿秋白的父亲名叫瞿世玮,他博学多才,饱读诗书,擅长绘画、剑术、医道。可瞿秋白的父亲生性淡泊,不喜名利,不爱做官,也不爱治理家业,因此家中的资产早已耗光,而瞿秋白的母亲金璇虽是官宦之女且精于诗书,但因已出嫁,她的家中也不会对她给予过多的帮助。

因此,瞿秋白一家都寄居在叔父家中,家中的开支则依靠着在浙江做知县的瞿世玮的大哥瞿世琥的帮助。就这样,瞿秋白一家在瞿秋白的叔父以及瞿世琥的帮助下,也支撑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瞿秋白

1904年,瞿秋白在其父的安排下进入私塾,1905年转入当地的冠英小学。瞿秋白从小就受他父母的影响,喜爱诗词,且其父亲还经常教他绘画、剑术、医道等方面的技巧,而瞿秋白在看到他的父母都写得一手好字时,就央求父母教他练字。时间一长,瞿秋白的年纪虽小,却已练得一手好字。

据说在瞿秋白于冠英小学就读期间,有一次学校让每位学生都上交一篇文章。学校的先生在阅读完瞿秋白的文章后,对小小年纪却能写出如此优秀文章的瞿秋白感到好奇,还叫来瞿秋白仔细询问,后来先生给了那篇文章满分。先生还将此篇文章拿给校长看,校长在看到这篇文章后也觉得满分实至名归,甚至因瞿秋白的字写得好看,又额外加了五分。

1909年,成绩优异的瞿秋白考入了常州府中学堂(即现在的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这所学堂的校长是屠元博。屠元博在留学期间加入了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这使他对国家当前的情况十分不满,也使他具有了初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回国后,屠元博应自己故乡的请求,担任了常州府中学堂的校长。

担任校长期间,屠元博聘请了多位思想进步、志同道合的同志来学校任教。此外,他还亲自多次向学校的学生们宣传民主爱国和革命思想。瞿秋白在常州府中学堂就读期间,深受校长屠元博革命思想的影响。

可在辛亥革命后,瞿世琥放弃了自己的官位,闲居在浙江杭州,自家的经济来源也没有了,只能“吃老本”,自然他也没有多余的钱资助瞿秋白一家。瞿秋白家没有了经济来源,瞿秋白的叔父家也不愿再接纳瞿秋白一家。因此瞿秋白一家人只能搬到常州府城西庙的瞿氏宗祠居住,靠着典当家中原有的资产或者借钱过日子。之后,瞿秋白多次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后来,在1915年农历正月初五时,瞿秋白的母亲因忍受不了这种整日靠着典当财产或借钱生活的日子,选择了服毒自尽。在安置好了金璇的遗体后,瞿秋白和瞿世玮各奔东西,都去投靠了家中的亲戚。瞿秋白在亲戚的帮助下,到杨氏小学读书。可这位亲戚家中也不好过,无法支持瞿秋白太久。

二、青年求学

在1916年年底,瞿秋白得到了他表舅母的经济资助,买了车票来到了汉口,瞿秋白的堂兄瞿纯白在此地的京汉铁路局当翻译,瞿秋白就一直住在了瞿纯白家中,并在瞿纯白的资助下,进入了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文及其他文化知识。

到了1917年春天的时候,瞿纯白的工作出现了调动,瞿秋白就随着瞿纯白来到了北京。此时的瞿秋白已到了报考大学的年纪,他本想报考著名的北京大学,但因家中经济较为困难,瞿纯白的薪资支撑不起北京大学的学膳费,瞿秋白就去报考了由外交部创办的北京俄文专修馆。在当时,北京俄文专修馆不收学生们的学费,且从这毕业的学生,大多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在这一时期,瞿秋白的思想十分痛苦。当时北京城内的官僚风气不正,给予了瞿秋白很大的压力。为了不受这些不正之风的影响,他断绝了一切的社交,终日埋进了诗书之中,研究古代诗词,学习老庄思想。这一段时间对于瞿秋白来说是彷徨的,是枯寂的。他不知道之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也担心自己在以后会陷进腐败的泥潭。

终于,在1919年时,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惊醒了当时的中国青年,包括瞿秋白。这场运动打破了瞿秋白原本冷清的生活,也打开了瞿秋白的社交圈,他加入了五四运动,成为了那些抗议请愿的学生们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五四运动

在后来,当瞿秋白回忆往事时,他说:“五四运动突然爆发,我也卷入了其中,原本我的生活是枯寂的,但这一次,它被打破了。我不知怎么,心里突然涌起了一股热烈的暖流,在被卷入这场运动中后,我开始向那些我不喜爱的‘腐败’叫板。”

参加了五四运动后,瞿秋白积极进行活动。他不仅加入了由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还成为了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他经常组织同学们上街演讲、游行示威或进行反帝爱国知识的宣传。

1919年6月3日,这次瞿秋白又带领着同学们上街游行示威,但这次北洋政府出兵了,他们将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多名学生逮捕了起来。在监狱期间,瞿秋白的同学来看望并安慰他。

可瞿秋白没有因被抓而感到沮丧或者放弃,他的热情空前高涨,他对来看望他的同学们说:“你们不用担心我,也不要放弃。你们要继续奋斗,坚持罢课。还要记得,在没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前决不放弃,你们要和他们抗争到底。”

1919年6月8日,瞿秋白和其他被捕的学生被释放。由于此次经历,瞿秋白成为了学生们的“中心”。他在组织同学们进行活动时,计算到了各方面,这使同学们在遇到镇压时能够及时隐蔽,他组织的数次活动都极具灵活性,同学们也都很信任他。在此时,瞿秋白就已展现出他在领导方面的天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参加五四运动的学生们

五四运动结束后,学生们心中对于革命的向往之心并没有熄灭,瞿秋白与他的同伴们依旧在 暗中进行着活动。这次运动对瞿秋白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参加这次运动前,瞿秋白的生活是枯寂的,是无趣的,是孤独的,是整日与古诗文及老庄思想相伴的;但在参加这次活动后,他的生活是鲜活的,是有趣的,是热闹的,是整日与和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相伴的。

五四运动使瞿秋白彻底从之前的生活圈中走出,使他知道了能改变当时那种社会情况的有效方法。瞿秋白在五四运动中得到了锻炼,有组织学生活动时对他组织能力的锻炼,有被关进监狱时对他抗争精神的锻炼,还有在领导学生进行运动时对他领导能力的锻炼等。这些都对他之后成为一位坚定的政治家、革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0年秋,瞿秋白被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进行采访。在此期间,他有幸与列宁进行过简短的交流并出席了共产国际三大。会议过后,列宁带着会场上几千人一起唱起了《国际歌》。看到这个场景、听到这首歌的瞿秋白,内心激情澎湃,他想将这首歌带回祖国,他想救国于危难之中,他想给苦难的中国开辟一条光明的路,让中国人民都能处于光明之下。

1921年秋,位于莫斯科的东方大学开办了中国班,专为接收来自中国的学生。在当时,作为身处俄罗斯的,为数不多的既懂俄文又懂中文的人,瞿秋白被聘进入该校任俄文翻译和班级助教。1922年春,瞿秋白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22年年底,陈独秀来到了苏联进行访问,主要为学习一些苏联的思想。可陈独秀对俄文并不精通,因此当时正处于莫斯科又精通俄文的瞿秋白,就担任了陈独秀的翻译,陪同陈独秀访问苏联。在这期间,陈独秀对年纪不大但翻译能力优秀且性情沉稳的瞿秋白,很有好感,他在访问苏联结束后,邀请瞿秋白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陈独秀

三、回国革命

1922年12月21日,应陈独秀的要求,瞿秋白辞去了东方大学的翻译及中国班助教的工作,在收拾完自己的行李后,启程回国。1923年1月13日,瞿秋白回到了北京的住处。

回国后,瞿秋白担任了刊物《新青年》《前锋》的主编以及《向导》的编辑。在这些刊物上,他发表了许多政治方面的文章,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情进行分析,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十分伟大的贡献。

在此期间,他将自己在莫斯科听到的《国际歌》也带到了中国。他想让祖国人民都能唱出这首歌,经过无数个夜晚的努力,瞿秋白终于将《国际歌》翻译为了中文。他在翻译时想着:“ 如果中国的无产阶级人民在唱出这首《国际歌》时,能与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人民发出一样的音调就好了。”因此他将“international”音译为了“英特纳雄耐尔”。这首歌被翻译为中文的消息被毛主席知道了。

毛主席在某次见到瞿秋白时,说:“瞿秋白同志,听说你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了?”

瞿秋白说:“是的,前不久刚翻译完的。”

毛主席说:“我也觉得我们唱《国际歌》的时候用中文比较好,又不是所有人都懂俄文。那你能教下我吗?我想学这首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泽东

瞿秋白说:“当然,我这就教你这首歌的唱法。”

不仅如此,回国后的瞿秋白还应邀担任了上海大学行政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他向内整顿学校的师资队伍,向外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还着手制定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他坚定地想将上海大学创办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

因长期彻夜不眠地工作以及忧心国家大事,瞿秋白身患重病,住进医院。可就算在病中,他也不忘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一份力量,他在病床上写下了一本书,他认为这本书能为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情况指出一条明路。

1928年5月中旬,瞿秋白来到了莫斯科,并在当地找好住处后留在了莫斯科进行组织安排的工作。此时国内在王明的带领下,开始谩骂甚至攻击中共代表团。王明甚至将所有的错都扣在了瞿秋白的头上,瞿秋白位于国内的家人都受到了波及。

1930年8月,瞿秋白在莫斯科的工作被取消,他带着妻子回到了中国。约莫半年后,瞿秋白 因各种原因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此后,他就与妻子留在了上海养病(肺结核),并进行着一些文艺创作或俄文名著翻译。这期间,他与鲁迅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31年5月开始,瞿秋白就与鲁迅开始了文字上的交流。他们经常为苏联某一经典名著上的一句话该如何翻译而通信,甚至彻夜交谈。1932年夏秋交接时,两人见面了。因瞿秋白身患重病,治病费用昂贵,所以家中经济困难,鲁迅在得知此消息后就一直在经济上给予瞿秋白帮助。他还多次掩护瞿秋白,避免瞿秋白的身份被人知晓,两人之间的情谊就这样越来越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鲁迅(油画)

1934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而当时党内还在受着王明“左倾”思想的影响,不肯听从毛泽东等人提出的建议,就这样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在红军长征前,身在上海的瞿秋白接到了党发布的指令,命他离开上海前往瑞金。

1934年2月5日,瞿秋白来到了瑞金。党组织经讨论,任命他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等职位。红军即将开始长征前,为了自身的疾病不加重,也为了迷惑敌军,给敌军造成红军们还在中央苏区的假象,瞿秋白不准备与红军一起进行大转移,他向党组织提交了留在瑞金进行游击战争的申请,党组织在经过讨论后,同意了这一请求。

四、不幸被捕

瞿秋白顺利留在了瑞金。瑞金的医疗条件并不好,在那待了一段时间后,瞿秋白身上的病日益严重。他虽想坚持留在瑞金进行革命,但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1935年2月,党中央考虑到瞿秋白的身体状况,决定派人护送瞿秋白从瑞金转到香港,之后去上海求医。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与护送他的人来达了福建省长汀县濯田区水口镇小径村。这时位于当地的反动保安团发现了他,瞿秋白与护送他的人本想突围,但未成功,他们都被抓起来了。这时的瞿秋白化名林祺祥,职业是医生。因瞿秋白本人对医学方面特别是肺部疾病方面亦有研究,所以在被捕期间即使经多方盘问,可他的身份并未暴露。

1935年4月初,万永成(当时的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妻子被国民党抓获。因惧怕国民党对她进行刑罚,她说出了她偶然听到的,中央执委会委员瞿秋白已在福建长汀被抓的消息,不过她因对具体情况不清楚,并未说出瞿秋白的具体面貌及瞿秋白的假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瞿秋白

国民党根据从徐氏这得到的情报,对国民党在福建长汀县抓捕的人员进行排查,后在曾当过收发员,因被俘虏而变为叛徒的郑大鹏的指认下,他们知道了“医生林祺祥”就是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之一的瞿秋白。

得知了瞿秋白的身份后,国民党反动派如获至宝,他们赶紧将瞿秋白从小径村押到长汀县城。起初,他们只想劝降瞿秋白,并从瞿秋白口中得知中国共产党的某些重要机密。

他们对瞿秋白说:“瞿秋白,如果你能说出中国共产党下一步的计划或者其他重要信息,那你就是国民党的大功臣,你身上的病我们会全权负责,还给你高官厚禄,让你下半辈子都不用再担忧了。”可瞿秋白只是面无表情,不置一词。

国民党不仅每日都会派人来劝服瞿秋白,还会用昂贵的食物来款待他或者给予他大量的钱财,想让瞿秋白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己,可瞿秋白依旧不为所动。

到最后,他们给瞿秋白用上了刑法,想逼迫瞿秋白说出他们想要的信息。可瞿秋白依旧不肯说出一个字。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时,不论国民党反动派对瞿秋白做出什么行为,瞿秋白的革命信心依旧坚定,他始终不肯吐露中国共产党的任何消息。

最后,国民党反动派见瞿秋白怎么都不肯松口,他们放弃了对瞿秋白的收揽计划,决定将他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瞿秋白

1935年6月18日清晨,瞿秋白写下了自己的绝笔诗。在整理了自己的衣着后,前往了刑场(即长汀中山公园)。瞿秋白经过了一个亭子,他在这喝了国民党反动派为他准备的“断头酒”。这时出现了几位脖子上挂着相机的记者,见状,瞿秋白让记者们先停一下。待他取下了眼镜,双手背立,姿态从容,这才面对记者们说:“你们可以拍了。”

拍照结束后,瞿秋白继续走向了刑场,这一路上,他反复歌唱《红军歌》以及由他翻译过来的《国际歌》。终于,瞿秋白走到了刑场,他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个地方。随后,他找了个舒适的地方盘腿坐下,转过脸对身后持枪的国民党员们说:“开枪吧!

随着几声枪响,这位为了革命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持笔战士,倒在了草丛中,牺牲了!

瞿秋白牺牲的消息传到他的好友鲁迅那时,鲁迅流下了伤心的泪,他拖着病痛的身体,夜以继日地校对着瞿秋白离开上海时留在他那的译文集《海上述林》,并将这本译文集寄到了日本进行出版。毛主席在得知瞿秋白牺牲的消息后也流下了泪,并对瞿秋白的行为表示了高度赞扬。

瞿秋白一生未有子嗣,只有一位由第二任妻子杨之华从前夫那带过来的养女瞿独伊。瞿独伊第一次见到瞿秋白时,她才3岁。那时她刚到瞿秋白家,很害怕,但这时一位温文儒雅又极富才学的人出现了,他说:“不要怕,我以后会是你的爸爸。”在长时间的相处后,瞿独伊渐渐地将瞿秋白当成了她的亲生父亲,现在,她的父亲牺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瞿秋白(右一)、瞿独伊(中间)、杨之华(左一)

得知瞿秋白牺牲的消息后,瞿独伊内心悲痛万分,她无法接受这个消息,她也不想再留在这片令她伤心的土地上,她带着母亲杨之华前往了苏联,想等她心情平复后再归来,可这一 去,就是20多年。

瞿秋白的牺牲让多少人为之流泪,也让多少人悲痛万分。瞿秋白先生是一位极具风骨的文人志士,他用他的一生为我们展示了身为文人的风骨,也为我们证明了文人墨客在战争年代也可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