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昭安

上世纪40年代,二战的苏德战场,打得十分惨烈。

一开始德军搞闪电战,战斗力十分强大,可到了后面就不行了。这是为何?指挥是一方面的原因,天气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士兵产生厌战情绪,士气低落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布达佩斯,德军士兵作战勇敢,抵抗坚决,冥顽不灵,给苏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事实说明,只要想打,德军士兵还是具备强大的战斗力的,足够支持他们打下去。事实也同样说明,有德军在东线抵抗到大本营投降后,接到命令才放下武器。

德军想要打,还是能打的,为什么打不下去了?若从内部找原因,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原因,是分配的原因。

德军一开始向外侵略的时候,有增粮可以吃,一天占领几百公里的地方,获胜所缴获的物资包括各类食品源源不断,十分丰富。虽然军官拿的多,但是士兵能跟着吃肉喝汤,倒也不错。如此在做增量的大前提下,尚能凝心聚气,团结一致向前看。

可是到了后来,在列宁格勒,在莫斯科,在斯大林格勒,德军遇到了苏联军民的殊死抵抗,前进1000米,前进100米,甚至前进1米,前进1个房间,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增量也就不那么好做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士兵要打仗,首先得吃饭。要让人干活,首先要让人吃饱肚子;人饿着肚子干活,哪来的力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军的伙食逐渐没有刚刚开战时候好了,可谓每况愈下。士兵们饿极了的时候,在太平洋战场上,在亚洲战场上发生过的极其可怕的事情,就在欧洲东线上演。一个基层军官亲眼看到几个德军士兵在一个刚刚死去的人跟前抽出刺刀,将其肢解,然后想办法搞搞吃了。

在这位基层军官去上级单位汇报的时候,他却发现他的上级在惬意地吃肉、喝酒、抽雪茄。此时此刻,他能产生的感情只有愤怒,他终于明白对帝国的忠心和对元首的热爱始终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他感觉到自己和他手下的士兵不过是某些人好大喜功的棋子,甚至是个数字。于是他对战争的前途产生了疑问,最终完全绝望,不想打了。一路逃跑,直到投降。

这就是德军内部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干活的人吃人,享受的人吃肉。这样的部队能打过政委带头冲锋的苏军,那真是有了鬼了。

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不能光让人好好干活讲奉献,“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人家给你干活,是因为待遇给到位了,尊重给到位了。这个道理,可谓无人不懂。虚无缥缈的东西靠不住,靠得住的是合理的分配制度。因此,在利益分配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公平,不能相差太悬殊,如此才能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创造性,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曾昭安,湖南洞口一退休干部,文学、文史爱好者,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小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