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青海教育发展的铿锵足迹,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青海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念:

——有一种喜悦在其中,5年来全省实施大中小学校建设项目3419个,新建幼儿园94所、义务教育学校30所、普通高中14所,年均新增学位1.5万个,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提升;

——有一种信仰在其中,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广大师生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有一种决心在其中,师资力量不断强化,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美育教育不断加强,教育援青成绩斐然,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记录着青海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坚实步伐。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大思政课”常说常新

10月28日,202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市中小学思政课研讨交流会在西宁举办,来自西安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银川市和西宁市的思政课教师“同题异构”来说课,合力推动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多位优秀的思政教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分享教育案例,深入探究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方法形式,进一步推动各地、各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发展、一体化发展,入脑入心的说课展示成为一场思想的盛宴和教育的盛会。

这是全省“大思政”格局建设的又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全省各地各校不断推动大思政课常讲常新的生动缩影。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教育始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搭建学生实践育人优质平台,不断提升学校思政理论课针对性、亲和力。

深化实践育人,增强思政工作感染力是全省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领域之一。青海依据学科属性特点,整合育人资源,组织省属本科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实现基地育人资源共建共享。特别是连续组织开展四届全省高校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青海坚持多措并举,促进思政队伍人才培养。实施思政课教师学历和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培养体系,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跨学段、跨学科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利用青海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产出100项思政课专项课题,并将课题成果不断转化为提升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全省相继有27名中小学教师被列入全国典型经验名单,思政课教师育人水平明显提升。

课堂有效 操场有乐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初冬暖阳,时光正好。西宁市城北区静雅小学的体育大课间开始了。课间体操展示、快乐篮球开打、竞速跳绳比拼,大课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是城北区教育系统2024年度第六期特色项目展示交流活动。静雅小学的体育大课间已成为常态化,学校“以体育人”特色体育项目初显成效。据学校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体育特色项目实施以来,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上升到98.1%,近视率从38%下降到34%,肥胖率也在逐年下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需要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青海教育系统推动形成“五育”并举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厚植教育强国理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省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创建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发挥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中心学校的统筹管理作用,推进城乡学校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共创,整体提高育人质量。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探索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学生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支持特色高中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

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全省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四级”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体系全面形成,有效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大中小学艺术展演体系日趋完善,国防教育与军训工作全面深化,首个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覆盖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建设首批青海省新型足球试点学校,形成长期发展体系和样板,目前校园足球已覆盖30%学生群体。

各地各学校不断探索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语文作文素材、英语阅读文本、数学计算方法、科学实验探究等方式,梳理学科教学中的体育、美育、生活等元素,强化学科结合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精神引领 建强师资

教师队伍量质齐升

“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乡村教育的光明大道。”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央隆乡寄宿制民族小学教师马金宝的一番肺腑之言。这些年,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持续加强,让很多像马金宝一样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信心坚定。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青海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全省教师队伍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积极推动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地位待遇明显改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全省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书育人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破除五唯体现多元化的评价导向,坚决扭转轻教学、轻育人等倾向,重点突出师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开展“教育家精神在青海”系列活动,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全面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一个个强师举措,一项项惠师政策,一次次夯基固本的行动,提升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成为广大教师勇毅奋进的动力。在我们身边,一大批优秀教师正在以“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躬耕教坛。

来源:青海日报 作 者:王宥力

编辑:赵婕 责编:谢青玉 监制:马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