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李文忠 撰文/文如其名168
在那个充满特殊记忆的年代,生产队的一次分牛肉成为了改变我命运的契机,村里人都说我傻人有傻福。
我叫李文忠,1954年出生在一个山旮旯的小村庄。我是大哥,下面还有四个弟妹。家里世代务农,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我家劳动力少,每年挣的工分少,年终生产队分红时,我家收入就少,成为村里出名的贫困户。
虽然我家里很穷,但是父母却告诫我们几兄妹,做人要有骨气,不能贪小便宜,有时吃小亏就是积大福。我牢牢记住父母的话,在为人处事中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
我依稀记得在读小学五年级那年,有一次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刚走出校门口时,看见地上有一毛钱,便弯腰捡了起来。其他几个同学以为我要独占,就七嘴八舌地说:“李文忠,这钱是我们大家都看见的,见者有份,你可不能独占哟!”
我恼怒地说:“你们想什么呢?我李文忠是贪小便宜的人吗?我是要把这一毛钱交给班主任,由学校转交给丢钱的人。”说完,我拿着钱转身就向学校走去。
他们几个见状,赶紧拦住我说:“李文忠,你傻呀,这一毛钱可以买5根冰棒,刚好我们每人一根。”
我义正言辞地说:“不行!老师教育我们,捡到东西要还给别人。难道你们忘了吗?”他们几个听后,哑口无言,便悻悻地走了,也不等我一起回家了,其中的一个还不忘回头讽刺我说:“李文忠,就你想当活雷锋,以后,我们不跟你玩了!”
我回到学校将钱交给班主任后,才独自回家。回家后,父亲听我讲了还钱的事,非常高兴地说:“文忠呀,你这样做就对了,不要说是一毛钱,就是一块钱、十块钱,我们也不能要。那钱毕竟是别人丢的,我们自己拿了心里会不安的。”我点点头道:“嗯,我记住了。”
第二天上课时,班主任表扬了我拾金不昧的行为,要求全班同学要向我学习。这事传到村里后,有说我懂事的,也有说我傻的。我听后,只是一笑了之,不做任何辩解。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干过各种各样的农活,担任过生产队记分员、民办教师、供销社代销店售货员。由于我家没有过硬的关系,后来这些轻松的活都被别人顶替了,我不得不到田地里干农活。
这时,就有人讥笑着对说:“李文忠,你不是从小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吗?怎么高中毕业后捞不到半个公家的事做,还回来跟我们一起修理地球?”听了这些话后,我虽然心里很难过,但是表面却装作坚强,一句也不反驳他们,照样跟他们一道早出晚归地参加生产队劳动。
那时,我只能算是半个劳动力,挣不到大人的工分,按劳取酬,一天只记五分。那时的工分挺管用,在物资分配上,按分定粮、定物,村民们都适应了这种分配方式,感觉很合理。然而,我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根本填不饱肚子,但又不得不一直苦苦挣扎着。
夜晚我躺在硬邦邦的床上,感觉到眼前一片茫然,常常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李文忠,难道你一生都要面朝黄土背朝天?谁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我渐渐明白,生产队长的权力很大,有派工、督查、批评、让人停止干活的权力。一个公平的队长,能一碗水端平;若藏有私心的队长,明明你能干的活,他却另外派个人去干,你去争取,他会讲,就你有能耐,别人就不行?气得你想吐血去!
于是,有人就千方百计巴结生产队长了,不是给他递烟,就是请他喝茶;家里生活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就请队长吃饭喝酒。如果哪天队长到他家逛一逛门,背着手在房前房后转一圈,他就会有一种蓬荜生辉的感觉。
一开始,我看不惯这种贬低自己人格,巴巴托托的奴才相。后来,在残酷的现实教育下,我也慢慢适应了,自己甚至也想与生产队长走近些,说不定哪天队长一发善心,就让我干一些轻松的活。
原本不抽烟的我,也开始抽起烟来,目的是为了跟抽烟的队长套近乎,拉近距离,融洽感情。我时不时买一包贵一点的香烟放在左边口袋中,见到队长后,就拿给他抽。而自己则从右边口袋中,掏出便宜的香烟来抽。边抽边自嘲道,自己抽不习惯好烟。现在回想起来,那种奴才相是多么的可笑啊!
我们村地势较高,土地瘠薄,十年九旱,常常靠天吃饭。生产队决定从离村四五里路的大山里的水库引水到村里,这就需要修一条引水渠。于是,在冬季来临时,全村的男女劳动力全部都去修水渠,我也去了。但是挖水渠这活确实很累,由于土质粘重,不好挖掘,也不能一次把土甩到渠边。
我头几天感觉还行,到了第五六天的时候,就不行了。因为我从来没干过这么重的活,身体受不了,浑身大汗淋漓,心里发慌,两腿打颤,手上也开始起水泡,隐隐作痛。即使这样,我也不想休息片刻,硬着头皮,咬牙坚持,心里想要给生产队长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不到十天功夫,我就逐渐地适应了,每天超额完成土方任务,受到了队长的表扬。村民们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斗,一条简易的水渠终于挖成了,从此,我们村告别了望天吃饭的困境。
1974年冬季的一天,生产队的一头大水牛不慎摔死,经过上级批准后,生产队决定把牛肉分给全村人,分肉就在村里的晒谷场上进行。
由村里会杀猪的李水平将牛肉、骨头和牛杂碎分好,堆放在案板上。按照每户家庭人口来分,每户来一个代表,大家排成一排,会计把造好的表格摊开后,就按照表格的顺序开始叫人:“李汉洪,五口人的。”那边李水平就切肉上秤,然后搭点牛骨头和牛杂碎给他就走人。
接着,会计又喊道:“李文四,六口人的。”叫到名字的人领走了自己的那份。
“李大华,三口人的。”李大华的老婆精明过头,嘴巴又会讲。看着自家肉少颇不满意,顺口说道:“这年头还是孩子多合适,我们家光有劳动力管什么用,分这点儿肉还不够喂猫的呢。”
那边分肉的李水平接过话头:“嫂子,看人家孩子多眼红了?这会儿赶快回家和李大哥商量还来得及,赶紧弄两个带把儿的出来,分肉不就五口人的了?”在场的人听后,个个哈哈大笑。
“李光明,六口人的。”会计喊着我父亲的名字,我赶快走上前去,李水平正要将称好的一块沉甸甸的牛肉和牛杂碎放了进我的篮子里。我却做出了一个让众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我不要牛肉,只要牛骨头。
旁人都听见后,都笑我特傻,他们无法理解我为何放弃鲜嫩的牛肉而选择了看似毫无价值的骨头。在他们的嘲笑声中,我默默地把牛骨头带回家。
父母见我拎着一篮子的牛骨头回来,就问我:“文忠,你把牛肉弄哪里去了,怎么全是骨头?”
我不安的回答说:“我没有要牛肉,只要了这些骨头。”父母听后,不相信自己耳朵似的,又重新问了一句。我还是说,我没有要牛肉,只要了这些牛骨头。
父亲气得要打我。母亲赶忙拦住父亲,问我为什么不要牛肉,只要牛骨头?
我告诉父母,其实,我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油炒,牛肉并不好吃。相反,牛骨头可以熬出营养丰富的汤,汤上面有一层油,舀出来冷却后,可以储存起来,今后用于炒菜。牛骨头虽然没有牛肉直接入口的美味,但对于当时物资匮乏的家庭来说,这锅汤能给家人带来更多的实惠。
父母听了,喜形于色,还夸我头脑聪明。
我把牛油分成两瓦罐,一罐留在自己家里,另一罐送给生产队长。队长接过一罐沉甸甸雪白的牛油,就问我哪来的猪油?我就告诉队长,这是昨天分牛肉时,我没有要牛肉,而是要了牛骨头,用牛骨头熬出来的牛油。队长听后说:“李文忠,你小子脑子够灵活的,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已经三年了。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惊喜。自从那次分牛肉后不久,上面给了生产队推荐一个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村里的不少青年人都争着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优秀和能干。甚至有人暗中送礼给生产队长,希望他能推荐自己,生产队长却不置可否。
而我,当初被众人嘲笑的只要牛骨头的傻孩子,却因为一直以来的默默付出和为大家着想的品质,被村民们看在眼里。最终,我幸运地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严格地说,是中专。
当我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感慨万分。曾经的嘲笑早已化作了前进的动力,那些牛骨头仿佛成为了我人生路上的基石,让我一步步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县中医院当医生,一直工作到2014年退休。退休后,医院继续返聘我当医生。
打那以后,我更加坚信,有时候不被理解的选择,或许正是命运埋下的伏笔,只要坚守初心,未来总有意想不到的美好在等待着我们。
声明:文章来源于身边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部分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