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县坚定改革方向,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惠及“大民生”,扎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阳实践。今天的《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权威访谈》,一起来看记者对中阳县委书记王峰的专访。
老有所养,既是国之大事,也是民之要事。
如何让老年人成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幸福群体?
去年以来,中阳县坚定改革创新、精准施策,打造出了城乡协同、分层分类、全面覆盖、持续发展的城乡养老服务新样板。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城东社区食堂,现在食堂正在准备今天的午餐。
【记者出镜】记者 张瀛帆:一进来就闻到很香。
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咱们看看他们吃什么。今天中午安排的什么饭菜?
社区工作人员:主食是荞麦圪坨和米饭,菜是两个素的、两个荤的。
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两荤两素。
记者 张瀛帆:每天都是两荤两素,感觉还挺丰盛的。这边是咱们做主食吗?
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这边是咱们社区居民来参与做主食,今天有老人家、网格员。
记者 张瀛帆:感觉还挺红火、挺热闹的。
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记者 张瀛帆:那咱们附近的老百姓来这吃一顿饭要花多少钱呢?
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我们对70岁以上的老年人县财政每天补贴7元,社区老百姓自己付6元,农村付3元。
记者 张瀛帆:这个价格是针对老人的价格吗?
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对,主要服务老年人。
记者 张瀛帆:那像这样的社区食堂在咱们整个中阳有多少家呢?
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我可以带你去看个地方,那里可以看到我们所有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全县88个村、社区,118个助餐点的实时运行情况。目前,每天的服务量已经达到4000余人次。
【记者出镜】记者 张瀛帆:这么多人,王书记,我了解到咱们整个项目叫“千万养怡”,那我们该怎么理解这四个字呢?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千万养怡”这句话的“千万”是指我们财政每年投入一千余万元,养老服务覆盖全县的千沟万壑、千家万户。“养怡”一词出自曹操的《龟虽寿》里面有句话“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养怡”就是让老年朋友们颐养天年。
【记者出镜】记者 张瀛帆:王书记,养老服务是一项基础性、普惠性的民生工程。自去年以来,咱们中阳县创新实施了“千万养怡助老”项目,可以说在养老服务方面在全市蹚出了一条新路,树立了一个标杆。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我们中阳常住人口将近16万人,70岁以上的老人有6500人。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养老问题,我们着重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个是“因地制宜”。针对城乡不同养老服务的需求,分别打造了县级护理型养老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餐厅、行政村日间照料中心和幸福小院、自然村好邻居助老小院五类机构,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县的老年人。
第二就是“协同发力”。资金保障是解决养老服务的一大难题,我们的思路是“政府主导、各方支持、群众参与”,探索出“五个一点”模式,就是政府投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出一点、子女交一点、社会捐一点。县财政每年至少投入1000万元,加上通过家庭、社会等渠道筹集的资金,可以保障养老服务点正常持续运行。
第三就是“注重长效”。我们建立了备案、卫生管理、定期考核等制度,全面加强对养老服务点的监管,确保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实现“千万养怡助老”项目的规范、安全、持续发展。同时,我们定期对全县养老服务情况进行研判,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记者出镜】记者 张瀛帆:在今年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作为20件大事要事之一,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也把“一老一小”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中阳县创新实施“千万养怡助老”项目,现在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那么站在新的起点上,中阳县将如何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呢?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今后,我们将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优化养老服务的供给,加快完善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在目前助餐、助洁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助浴、助医、助行、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提高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同时,优化床位结构,增加护理型床位的占比,加强护理员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特别是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料,推动养老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在中阳,养老生活被重新定义。在中阳,每一个微笑的背后,都有一段关于幸福的故事。而这片生机盎然的田野,便是中阳故事的新章节。黑木耳,这个不起眼却又充满力量的名字,正以它特有的方式,谱写着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中阳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挖掘、利用木耳的食用、药用和保健功能价值,发展高附加值的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先后研发出木耳饮料、木耳挂面、木耳酱等一系列新颖独特的黑木耳食品和保健品。在这里,解锁了木耳的10多种吃法。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木耳不仅是一种好的营养食品,同时也可以用于加工,比如木耳饮料、木耳挂面,还可以用作化妆品。
【记者出镜】记者 张瀛帆:真是没想到,木耳不仅能吃,还有这么多的用途。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我们现正在和江南大学、山西农大进行深度合作研发细分产品,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提升木耳的附加值和效益。
【记者出镜】记者 张瀛帆:王书记,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那么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咱们中阳是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擦亮“特色产业”这块金字招牌的呢?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近年来,我们坚定实施“特”“优”农业发展战略,在省委统战部的定点帮扶下,把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木耳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利益联结、品牌创建、高效优质,建立健全“四化一机制”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木耳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今年,全县栽植了5500万棒木耳,直接带动1万余人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同时,还带动了菌棒厂、采摘园、销售、产品包装等周边产业发展,实现产值5亿余元。
除了黑木耳,“柏籽羊”也是中阳县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我们在阳坡村,以紫云公司为龙头,带动其他有条件开发的乡村扩大生产,打造万只肉羊繁育养殖基地,做大做强“柏籽羊”品牌。去年,我们的“柏籽羊”千里飘香,走进了北航学校食堂,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
此外,我们还发展壮大核桃、生猪等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种、一镇一品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记者出镜】记者 张瀛帆:王书记,您刚才提到了阳坡村,据我了解,咱们中阳县还打造了弓阳、神圪垯、车鸣峪、阳坡塔、闹泥等等一大批有品质、有韵味的“宝藏”村落。那我们知道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文化可以说是灵魂了,那么中阳县是如何激发文化潜力,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呢?
【同期】中阳县委书记 王峰:我们注重发挥传统村落、乡村习俗特色优势,给每一个乡村都赋予一个独特的“文化IP”。弓阳村积极发展“民宿经济”,探索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剪纸艺术、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路径;神圪垯村利用特有的黄土文化景观和浓厚的民俗氛围,推动农业、康养、体育、文化“四大产业”融合发展;车鸣峪村推出了木耳主题游、研学游,让游客亲身体验木耳从栽培、生长、采摘、食用的全过程,感受木耳的蓬勃生机;阳坡塔社区做好“以工补农、村企共赢”文章,建造主题公园、游乐园、蔬菜大棚、电影院、科技馆等设施,形成了“万企兴万村”的生动实践。闹泥山庄今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设相结合的旅游康养胜地。
今年,县委县政府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乐爽在中阳”暑期乡村文化旅游月让中阳文旅火爆出圈,“纸韵传情”山西省民间剪纸学术会、“村BA·中阳之夜”音乐节,以及“诗意中国 乡约吕梁”朗诵音乐会。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食在中阳、玩在中阳、住在中阳,为农文旅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从全县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期盼出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现代化建设中阳篇章,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吕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吕梁台综合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