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军侵华的战火已经蔓延至全国,社会各界的人民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如火如荼,却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涂作潮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地下工作者。
- 一天,涂作潮正在与邻居打牌时,突然听到一声耳语:“老兄,老实说,你是不是共产党?”这个问题让涂作潮心中一紧。
- 那么邻居为何会这么问?涂作潮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涂作潮190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贫苦木匠家庭。他从小生活在木屑飞扬的简陋作坊中,看着父亲为生活四处奔波的身影,早早地学会了坚韧与勤勉。
17岁那年涂作潮毅然加入革命工作,成为一名热血青年。凭借缜密的心思和对技术的天赋,他被周恩来发掘,走上了一条充满隐秘和危险的地下工作道路。
从此涂作潮以“木匠”为代号,用一双巧手和聪明才智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1928年中共中央为了加强通讯能力,决定建立无线电通讯网络。周恩来经过深思熟虑,选中涂作潮,将他送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无线电技术。
在那里涂作潮刻苦钻研,掌握了当时最前沿的无线电通讯知识。
1930年,涂作潮学成归国,凭借所学技术与战友们在上海装配出第一部无线电台,并成功接通香港,实现了中共历史上第一次远程无线电联络。
在上海,涂作潮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调度电台设备,同时指导苏区无线电建设。
但在抗战前期,上海的形势日益复杂。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监控,以及日本特务机关的步步紧逼,让地下工作者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为了掩人耳目,涂作潮化名蒋林根,在中共特科的帮助下开设了一家木料厂,表面上与苏联人做木材生意,实际上却是党组织的无线电维护中心。
涂作潮从小与木头打交道,开木料厂对他来说得心应手,再加上他流利的俄语能力和圆滑的交际手段,厂子经营得有模有样。
苏联专家频繁进出木料厂,也因为“生意”关系没有引起外界怀疑。涂作潮成了一名看似普通的生意人,一个“好木匠”。
不过1937年,这个伪装经营多年的木料厂却因一次偶然事件差点暴露。
- 一天,涂作潮正与邻居们打牌消遣,突然一位邻居凑到他耳边轻声问道:“老兄,老实说,你是不是共产党?”
-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涂作潮心中一紧,但他脸上没有一丝异样,轻描淡写地回道:“这话可不能乱说,会掉脑袋的!”
- 然而邻居并不轻易放过,接着说道:“不止我这么想,大家都在议论你。你三十多岁了,有厂子却没有妻儿。没有妻儿也就罢了,连个女人都没有,还频频和苏联人接触,能不让人生疑么?”
涂作潮意识到自己的单身身份的确引人注目,但依旧不动声色地解释道:“我在老家早已有了妻子儿女,只是上海局势危险,我不敢让他们过来,等情况稳定了一定带他们拜访大家。”
他的话暂时打消了邻居的怀疑,但涂作潮深知,这个问题不能被忽视。
当晚涂作潮立刻向组织汇报了此事,为了让他的身份更具可信度,组织迅速安排他“相亲”。
几天后,涂作潮见到了张小梅,一名30多岁、丧偶且带着孩子的纺织厂女工。
对于涂作潮来说,张小梅温柔善良,是个合适的“挡箭牌”。
而第一次见面时,张小梅也对这个老实稳重的“木料厂老板”心生好感。两人很快成婚,从此过上了表面平静的夫妻生活。
张小梅并不知道涂作潮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叫“蒋林根”,两人相处久了,张小梅渐渐发现丈夫并非普通的生意人。
每天忙完厂里工作后,涂作潮总会独自待在一间屋子里长时间不出来。张小梅隐隐觉得丈夫背后隐藏着秘密,但从未追问,只是默默支持和陪伴。
1942年上海局势骤然恶化,涂作潮的一名爱徒李白因叛徒出卖被捕,特务机关的网越收越紧,党组织紧急命令涂作潮撤离上海。
临行前,涂作潮向张小梅坦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原以为妻子会感到愤怒或恐惧,没想到张小梅却平静地说道:“你是我的丈夫,你做什么,我都支持。”
听到妻子的话,涂作潮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他紧紧拥抱着张小梅和孩子们,万分不舍地告别,并嘱咐道:“如果我不在了,你就去找毛主席,他会管你们的!”
随后涂作潮辗转来到根据地,担任电台主任,继续为党贡献技术和智慧。
涂作潮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恩来的接见。在敌后艰苦的环境中,他为无线电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思念妻儿的心情却如潮水般涌动。
张小梅在组织的安排下带着孩子迁往苏州避难。丈夫不在身边,她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生活异常艰难。
终于一年后,局势趋于稳定,涂作潮得以与张小梅重聚,从此夫妻二人再未分开。
新中国成立后,涂作潮选择过简朴低调的生活。
他主动申请不担任领导职务,只做一名普通报务员,甚至申请降薪。他始终恪守原则,从不以功劳向党组织提要求。
直至去世,涂作潮和张小梅都没有过奢求,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初心。
涂作潮的一生,是为革命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一生。
他以木匠为代号,利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在隐秘战线上搭建起无数通向胜利的桥梁。而张小梅,这个平凡却伟大的女性,则用自己的包容与支持,默默守护着丈夫的信仰与梦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