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家族”中幡队第六次代表北京参加运动会。 北京代表团供图
11月28日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表演项目全部结束,北京代表团抖空竹队、中幡队双双取得佳绩。由常全东创始的“常氏家族”中幡队第六次参赛,顺利完成比赛任务。
1996年首次跟随师傅常全东参加运动会时,王鹏只有19岁,在场上只能站在后排举牌楼,后面几届运动会才逐渐成为主力队员。又是一届民族团结盛会,由于年过80的常全东首次未随队参赛,61岁的常立华做队伍的坚强后盾,作为大师兄,47岁的王鹏则扮演着主心骨的角色。
11月24日、27日的两轮比赛,北京中幡队先后获得9.03分、8.99分,两轮得分均位居表演项目前列,王鹏表示,“作为业余队员组成的队伍,今年的表现有点小遗憾,但也算是完成任务,有待提高和学习,以后我们再接再厉。”
由于队员都有其他本职工作,大家过去一年都在利用业余时间备战,节目整体编排一改再改,加入许多全新高难度动作,来到三亚后又有主力队员受伤,加上正式比赛面临的心理压力,全队克服了外界难以想象的众多困难,才让北京中幡再次闪耀运动会赛场。
47岁的大师兄王鹏是队伍的主心骨。 北京代表团供图
“业余队伍”秉承传统中幡精髓,家族式队伍有传承
中幡既是集观赏性、惊险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民俗艺术,也是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民间杂技。参加本届运动会的北京中幡队暨“常氏家族”中幡队,由常全东创始,传承至今已60余年,薪火相传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中幡又叫“大执式”,分为“样幡”“中幡”和“小幡”,由杆、伞、旗、尖、盖等十几个部分组成。表演涉及牙、肩、手、肘、脚等身体各关节部位,多达五十余套动作,既有保留至今的传统动作,如“霸王举鼎”“苏秦背剑”等,也有经过反复实践的高难度创新动作,如“萨式旋风”“过牌楼”等。如今更是从单人表演发展为集体表演,通过精心的编排并配以气势磅礴的音乐,达到更为宏伟壮观的表演效果。
据王鹏介绍,“常氏家族”中幡队秉承了传统中幡的精髓,仍使用10余米高、重约30斤的中幡表演,过去几十年间,师父常全东不断丰富了中幡的设计,表演起来也更加美观、靓丽。
“常氏家族”中幡队的阵容也逐渐壮大。以本届运动会北京代表团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常立华为例,61岁的他是常全东最小的弟弟;大师兄王鹏8岁左右向常全东拜师学艺,至今已接近40年;41岁的主力队员马南,是王鹏搭档最久的师弟之一;33岁的常泽、32岁的常森都是常全东的侄子,前者是常立华的儿子,35岁的张亮是常全东的外甥;30岁的廖竞博是常泽、常森等人的发小,目前也成为主力队员;15岁的李思哲、17岁的刘镡泽是队内年龄较小的两位队员,常立华的孙子这两年也开始练习中幡。
“我们这个团队比较特殊,是家族式的队伍,加上大家都是业余队员,能够传承至今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非常不容易。”王鹏说。
《幡舞盛会》节目增加了对耍对练的频率、集体动作的次数。 北京代表团供图
难度提升同时编排全是细节,《幡舞盛会》节目亮点多
多年来,“常氏家族”中幡队参加的庙会、花会演出不计其数,屡次在国内获奖,多次受邀到国外巡演,过去六届运动会参加了其中五届,均获得一等奖。今年第六次参加运动会,尽管队伍有着丰富的参赛、演出经验,但为了全新的《幡舞盛会》节目,从常全东到全体队员,大家集思广益,花了很大心思,付出很多汗水。
谈及《幡舞盛会》的总体思路,王鹏表示,“我们是北京代表团的老面孔、老队伍,但一直在力争创新,不断挑战新的难度。从开场配乐的变化到集体的动作设计,从个人的高难度动作到多人的对耍对练,再到最后的集体收尾,还有每个动作的细节,都有很多变化。”
以往的开场动作多是“金鸡独立”,但一直是由个人完成,此次改为5人的集体动作,且设计了多个动作的衔接,“金鸡独立”后是“上牙剑”,随后还有“封侯挂印”“上脑剑”等,这要求所有人都必须稳定发挥,动作还要整齐划一。
全场第一个个人高难度动作是“浪子踢球上断梁”,脚踢中幡后用鼻梁接住,由王鹏来完成。由于动作本身做起来很快,为了让观众、裁判更好地欣赏,王鹏在设计动作时选择慢下来,做动作前会有两次亮相,“这样的细节设计,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老虎大撅尾”是中幡的传统动作,原本多是个人完成,脑部传幡后用背部接住。王鹏透露,在师傅常全东的建议下,他们将其改为5人配合的“隔多人传老虎大撅尾”,由王鹏传幡,中间间隔3人,最后由马南用背部接幡,“传幡、接幡的人互相看不见,不仅要传幡到位,还要接幡到位,非常考验大家的默契度。”
节目收尾则是常全东首创的“过牌楼”动作,往届的节目只是过一次牌楼,出于美观度考虑,此次改为过两次。“增加对耍对练的频率,增加集体动作的次数,突出个人的难度动作,同时调整集体、个人动作的顺序,整体难度提升了很多。”王鹏说。
北京中幡队的两次出场收获满堂彩。 北京代表团供图
主力队员顶住伤病压力,两次出场收获满堂彩
《幡舞盛会》节目的编排几经变化,队员的训练备战更是辛苦。由于大家都有本职工作,工作日下班后会不定期在户外训练,为了提前适应室内体育馆的比赛环境,大兴区民宗办协调了体育馆,供队员们在周末训练。
中幡的旗又称“招风旗”,中幡还有“不怕旱不怕涝怕刮风”的说法,户外训练自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队员们非常珍惜室内训练的机会,王鹏也非常感谢大兴区民宗办提供的场馆便利,“一到周末大家都在,牺牲休息的时间训练。”
于主力队员们而言,每次训练结束后,肩部青一块紫一块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随北京代表团来到三亚前,王鹏特意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新伤旧伤叠加在一起,身体多处部位有明显的劳损。
最让王鹏揪心的是主力队员马南的意外受伤。11月24日的首轮比赛,马南开场不久便扭伤了手腕,多少影响了后续的动作发挥,前两天在驻地室外训练时,由于风向变化,马南又意外磕到了头部,紧急去医院缝了4针,但在11月27日顶住伤病压力顺利完成了比赛。
两轮比赛下来,《幡舞盛会》的节目分别得到9.03分、8.99分,得分始终位居前列。不过,全队自我要求比较严格,觉得部分环节的发挥不太理想,比如部分动作出现抛幡的失误,因为头部流汗,“上闹剑”动作有过滑幡,第二轮最后“过牌楼”时动作没到位等。
王鹏赛后也和师父常全东通了电话,汇报了全队的整体表现,简单总结了比赛的得失,中幡表演本就极其考验队员们的体力,加上运动会的比赛氛围和花会、庙会演出不同,或者是意外,或者是紧张,一些失误确实没想到,但对于年轻队员们来说,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不过,节目精不精彩,现场观众和裁判最有发言权,《幡舞盛会》的节目长度为10分钟,两轮比赛期间,观众们的加油声、掌声不断,每当队员们完成高难度动作,原本屏气凝神的观众会不由自主地鼓掌叫好,可谓赢得满堂彩。
“既是民间的,也是大家的。”这是“常氏家族”中幡队最为看重的理念之一,他们希望在运动会的舞台上给大家呈现最精彩的表演效果,也非常珍惜在民族团结盛会上与各地中幡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再接再厉,这是王鹏说得最多的话,正如师父常全东过去数十年为传承传统中幡所做出的努力一样,北京中幡一直在薪火相传中大步向前。
新京报记者 徐邦印
编辑 肖万里
校对 杨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