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红军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场属于中国工农红军的奇迹。
红军主力在上百万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之下经过长达一年的艰难转战,最终到达陕甘宁边区,完成了中国革命的新生。
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主力红军转移开始,至1936年10月我军三大方面军会师为结束。
在这场伟大的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接受了残酷的考验和锻炼,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损失。
比如长征前势力强大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出发时兵力高达八万余人,但是最终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却只剩下了一万余人,损失惨重可见一斑。
不过在四支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中,也有一支队伍实力几乎没有太大损失,那就是贺龙元帅率领的红二方面军。
在四支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贺龙的二方面军是损失最少的一支队伍,可以说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完全展现出了贺龙卓越的军事素养和能力。
今天我们就聊一下二方面军的长征。
02
根据党史记载,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长征出发时,各级战斗人员加上中央纵队共8.6万余人。
在长征路上,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其中最艰难的莫过于湘江战役,最终到达陕北时仅余兵力八千人,损失有生力量90%。
红二十五军则是于1934年11月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是到达陕北最早的一支部队。
红二十五军出发时仅有2980人,但是因为人数少目标小,因此一路长征一路发展,达到陕北时全军共有3400余人,算下来人数还增加了不少。
1934年5月红4方面军长征开始是总兵力最多的一个方面军,当时红四方面军四个军加上随行的党政机关总计近10万人。
其中大部分牺牲在了长征的路上,到达陕北后西路军因为西征失败又损失了两万余人,最终保存下来的仅有1.2万人,损失有生力量也达到了80%
抛开数量较少的红二十五军一个军不算,我军长征中损失最少的却是红二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两个军团在长征之前合计约有1.8万人的兵力,到达陕北之后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之时竟然还有1.3万人,算下来红二方面军损失力量只有40%。
正如毛主席所评价:
“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晕了头......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要总结,要大家学。”
兵力最少的红二方面军为什么最终损失最少呢?其实秘诀也正是在毛主席的这段评价了“乌蒙山打转转。”,这也被后人认为贺龙军事生涯的巅峰代表。
03
1935年9月初,继围剿中央苏区之后,蒋介石调集中央军和湘鄂两省地方军围剿湘鄂川黔根据地。
此时占据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总人数不过1.8万人,面对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大军围剿贺龙也无能为力。
11月19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在中央的指示下下达了突围的命令,红二方面军主力从刘家坪和瑞塔铺地区出发开始长征。
在之后的行军作战中,红二方面军也经历了多场和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有减员,更有补充。
与中央红军的人多势众不同,贺龙很清楚红二方面军在人数上的劣势,因此不能采取死打硬拼的战斗方式,要尽可能保持灵活。
因此从长征一开始贺龙就决定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尽可能保持有生力量,保存红军的火种。
贺龙原计划从湖北进入河南,再进入陕西,但是中央红军在10月到达陕北后就给出了命令,要求二方面军沿着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走。
中央希望贺龙去把滞留在雪山草地的四方面军拉出来一起走,为此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就不得不绕大圈子。
贺龙坚决执行中央的命令,但是在具体战术上却十分灵活。
长征一开始贺龙并未往西走,而是往东进攻湖南的长沙,营造出向湘南一带突围的假象,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部队。
随后贺龙率军直接掉头往西跑一头扎进了贵州的大山中,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随后在贵州贺老总上演了著名的“乌蒙山回旋战”。
04
红二方面军的兵力高峰是在贵州黔西大定一带,在当地经过扩兵红二方面军征收了三千余新兵,兵力达到了两万人。
此时国民党军也逐渐包围了上来,面对四面合围的国民党部队,已经休整完毕的贺老总决定利用当地地形继续打我军最擅长的游击战。
在进入乌蒙山区之后,贺老总率领红二方面军在乌蒙山区进行来回穿梭,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优势调动敌人。
当蒋介石以为红二方面军东渡过金沙江时,贺龙突然折返向西北跑去;当国民党往西北追捕时,贺龙又突然南进直插安顺。
就这样贺龙带着国民党军在乌蒙山地区整整绕了一个月,最终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当然这也是源于红二方面军整体人数较少,因此可以采取这种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这也是红二方面军损失最少的原因。
到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对中央的汇报中,二军团还有七千余人,六军团还有四千余人,加上第32军两千六百多人,总计1.4万人。
到1936年10月的将台堡会师红二方面军尚存兵力1.1万余人,虽然也损失惨重,但是相比较损失了90%力量的一、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可谓是损失极小。
其实从这场长征也可以看出,虽然贺老总的二方面军占据了人少目标小的优势,但是他本人的军事才能同样不可忽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