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又一年的新农合缴费季,400元这个数字,成为了不少农民心中沉甸甸的负担。当医保催缴成为基层干部的核心工作,一系列“强硬催缴”手段随之出现,这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很多民众觉得新农合“不划算”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费用角度来看,400元对于一些家庭条件尚可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笔小钱,但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甚至困难的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一个家庭按几口人计算,那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毕竟在一些贫困地区,家庭月平均收入可能只有两三千元,甚至更低,这400元的新农合费用就占了月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比例。

很多人认为,新农合是一种保障,可如果在这一年中没有生病报销,这400元就仿佛打了水漂,白交了。这就好比是买了一份保险,结果一年到头没有出险,那保费就感觉浪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种想法却忽略了新农合的本质意义。新农合其实是一种风险共担机制。毕竟医疗费用的不确定性是巨大的。在没有新农合保障的情况下,一旦有人生大病,整个家庭可能会陷入绝境。比如,一个普通农民患了重病,如果没有新农合,面对几十万元的医疗费用,可能只能四处举债,甚至倾家荡产。而有了新农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经济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那些“强硬催缴”手段,虽然出发点可能是为了提高缴费率,让更多人享受医保福利,但是却从侧面反映出民众对新农合性价比的怀疑。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缴纳新农合十分划算,医保局门槛都会被踩烂”,而使用“不发奖学金、重阳节福利”这种挂钩的做法去催缴,更会让人们产生对缴费背后的质疑。

想要解决新农合断缴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去解决。一方面,政府在定价时应更多考虑到不同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或者可以设置更多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新农合价值的宣传,让民众真正理解这是一份对健康和家庭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而不是仅仅看到眼前的400元是否“回本”。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农合真正成为民众自愿积极参与的保障制度,同时避免那些不合理的“强硬催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