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贺龙之子因心脏病猝然离世,噩耗传来,薛明凝视着他的遗体,双眼失神,嘴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刻,沉重的历史仿佛在她心头再次回放。

她到底在重复什么?这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情感与往事?

抗战烽火正燃之际

1944年秋,一个特殊的男婴呱呱坠地。

此时,他的父亲贺龙已年过半百,按说是花甲之年,却仍奋战在抗日前线。

母亲薛明虽已28岁,但这是她与贺龙爱情结晶的第一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心有灵犀,当关向应提议给小家伙起名"贺鹏飞"时,薛明欣然同意。

"鹏飞",多么响亮而充满希望的名字啊!寄托着父母对孩子冲天之志、报效国家的殷切期望。

艰苦环境淬炼意志

就在贺鹏飞牙牙学语之时,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

之后十余年间,贺龙常年在外为国奔走,鲜有时间陪伴妻儿。

薛明肩负起教养子女的重任,她从不娇惯贺鹏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贺鹏飞从不穿新衣服,总是穿父亲改小的旧衣服,即便打着补丁也无怨无悔。

"不要攀比,要脚踏实地做人。

"母亲的教诲,贺鹏飞始终牢记在心。

幼时贺鹏飞随母亲生活在重庆,直至完成小学学业,同学和老师都不知他是贺龙元帅之子。

一次,贺鹏飞对母亲说,有同学笑话他的衣服土气,问他为何总穿旧衣服。

薛明抚摸着儿子的头,温言开导:"咱们虽然生活不富裕,但衣服干净整洁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记住妈妈的话,做人要低调朴实,学习要刻苦努力,将来长大了,你自然会出人头地,到时候旧衣服就是你的勋章。

"贺鹏飞恍然大悟,从此更加专心学习。

求知若渴酿苦涩

1957年,贺鹏飞随母进京,终于与父亲贺龙团聚。

在四中读书期间,他严格恪守母亲的嘱托,一心求学,从不挑三拣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父亲贺龙是共和国元帅,贺鹏飞从没向老师和同学炫耀,甚至上学从来不坐父亲的专车,而是与普通同学一样踏踏实实上下学。

他的衣着朴素,书包破旧,脚上的运动鞋磨损严重,但他毫不在意,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勤奋好学的状态。

1962年高考前,老师欲保送他去军校深造,贺鹏飞兴冲冲告知父亲,不料贺龙却让他放弃,凭真本事考。

第一年失利,贺鹏飞没有灰心,而是埋头苦读,终于如愿考入清华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龙叼着大烟斗,拍着儿子的肩膀说:"不愧是我贺家的儿子,就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清华难考,你却一举夺魁,以后更要砥砺前行,学业有成,报效国家!"贺鹏飞听了如获至宝,牢牢记在心间。

狂风暴雨砸梦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文革席卷而来,作为贺龙之子,贺鹏飞被扣上"臭老九"帽子,和妹妹一起下放劳动,隐姓埋名讨生活。

他们兄妹俩在货船上日夜操劳,但从无怨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鹏飞仍见缝插针学习,梦想重返校园。

幸得周恩来暗中相助,贺鹏飞兄妹得以重返求学之路。

他不知道,此时父亲已撒手人寰。

尽管生活条件恶劣,食不果腹,但贺鹏飞兄妹俩没有一丝埋怨。

船员们都被他们的坚强乐观所感染,纷纷关心照顾他们。

贺鹏飞总是主动帮船员们干活,学习驾驶、修理等各种技能,一刻也不肯松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妹妹们虽然年幼,却也在哥哥的鼓励下坚持学习,互相鼓励,砥砺前行。

正是这段不平凡的岁月,锻造了贺鹏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也让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汽修厂里练真功

1970年,贺鹏飞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甘肃汽车修配厂工作。

他始终牢记母亲教诲,一丝不苟干活,不怕脏、不怕累,什么脏活累活抢着干,工友们都亲切地叫他"小贺"。

直到他辞别,工友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小贺"竟是贺龙元帅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汽修厂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贺鹏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努力钻研业务,虚心向工友们学习,提升自己的修车技艺。

工作之余,他还自学政治、军事等知识,为日后投身军旅播下种子。

正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贺鹏飞修炼了不平凡的品质,那就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拼搏精神,和与群众打成一片、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难忘父恩泪洒衣襟

直到1974年,贺鹏飞才在周总理帮助下回到北京,与母亲、妹妹失散多年后重逢。

当得知父亲已于1969年病逝,贺鹏飞悲痛欲绝,泪洒衣襟。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传承父志,报效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母亲更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回想父亲生前对自己的教导,贺鹏飞百感交集。

他常常对母亲说:"我虽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

父亲是我永远的榜样,他为革命流血牺牲、鞠躬尽瘁的精神,是我一生的财富。

我一定会传承父志,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不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薛明听了热泪盈眶,连连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贺鹏飞更加勤奋刻苦,不负父母殷切嘱托。

戎马倥偬建军功

1977年,贺鹏飞参军入伍。

他在部队中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迅速成长为军事专家。

1988年,以优异成绩晋升为少将。

4年后,他被调任海军副司令,负责新装备建设。

他想起父亲生前叮嘱要重视海军建设,更是殚精竭虑投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海军任职期间,贺鹏飞肩负重任,动脑筋、想办法,竭尽全力推动海军现代化建设。

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废寝忘食地研究,出色地完成了新型舰艇、潜艇等多个重大项目,赢得了上级的高度赞誉。

然而,繁重的工作压力和不合理的作息,也为他日后的心脏病埋下了隐患。

但贺鹏飞毫无怨言,他常对战友们说:"能为国防事业尽绵薄之力,是我毕生的荣耀。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生死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购航母操碎心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反对声浪一片,但贺鹏飞敏锐洞察到拥有航母对祖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机缘巧合,苏联解体,半成品航母"瓦良格"号流落乌克兰,正待售卖。

美国从中阻挠,但在爱国商人徐增平协助下,中国终于拿下航母。

贺鹏飞听闻成交,喜极而泣。

不久,他就永远阖上了双眼……

为了争取到这艘航母,贺鹏飞和战友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和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向上级据理力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重重阻力,贺鹏飞没有气馁,而是千方百计想办法。

他深知,一旦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的航母之梦就可能再次成为泡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瓦良格"号终于易主中国。

贺鹏飞虽然功成身退,但他为国家航母事业奠定的基石,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黍离之悲谁人知

2001年3月28日,这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日子,贺鹏飞又临时加班到深夜,轻手轻脚上床睡下,生怕吵醒妻子。

第二天,妻子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仅55岁的贺鹏飞,不幸溘然长逝,徒留亲人悲痛万分。

贺鹏飞的骤然离世,犹如晴天霹雳,让亲朋好友难以接受。

他的妻子悲痛欲绝,几度晕厥。

战友们也是泪水涟涟,不舍昔日并肩作战的好兄弟。

然而,最令人心疼的还是年迈的薛明。

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已是95岁高龄,她本已失去了爱郎贺龙,如今又要送别爱子贺鹏飞,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人们不禁感叹:贺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何等壮烈,又何等凄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离死别常事新

一直身强体健的薛明,听闻爱子噩耗,愣怔半晌,泪如泉涌,悲不自胜。

葬礼现场,她望着儿子遗体,泣不成声:"鹏飞啊!你怎么也像你父亲,撇下我就走了,你们怎忍心如此狠心啊!"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在场无不动容。

薛明先后经历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之痛,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尽管家中发生了如此巨变,但薛明并没有一蹶不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深知,儿子虽英年早逝,但他为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敬佩和怀念。

薛明强忍悲痛,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大事,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儿子的葬礼上,她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一辈说:"鹏飞虽然走了,但他爱国为民、刻苦钻研的精神,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希望你们能传承他的遗志,刻苦学习,报效国家,不辜负他对你们的殷切期望!"薛明的大爱情怀,令在场官兵无不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母巨舰慰亡灵

儿子魂断,航母梦却圆。

2002年,贺鹏飞等人拼死拼活拼来的"瓦良格"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中国。

泪眼婆娑中,薛明告慰儿子在天之灵:"鹏飞!你的努力没有白费,你安息吧!"见证着新中国航母梦一步步实现,薛明悲喜交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辽宁舰"冲破重重阻碍,最终建成服役时,薛明欣慰地抚摸着儿子的遗像,喃喃自语:"鹏飞,你看,你为之奋斗一生的航母梦想,终于成真了!祖国正在一天天强大,人民海军的航母舰队,正驰骋海疆,捍卫国家主权。

你虽然没能亲眼目睹这一天,但你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吧!"